徐生梅
- 作品数:21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池州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网络学习环境下师生交互不足问题探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学习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网络学习环境下也出现了师生交互不足的问题。本文论述师生交互不足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加强师生交互的必要性,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网络学习环境下师生交互不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以解决互联网教学中师生交互不足的问题。
- 徐生梅王文广
- 关键词:网络学习环境师生交互远程教育
- 论教师道德对教师幸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教师道德是教师幸福的源泉,教师道德对教师幸福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总体上是趋于一致的。教师道德与教师幸福,“不一致”是“例外”,“一致”才是“常规”。
- 徐生梅
- 关键词:教师教师道德教师幸福
- 国内两种常用幸福感量表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试用报告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考察了国内常用的两种幸福感量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适用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幸福感问卷》(MHQ)和《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SWBS—CC20)对550名农民工的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MHQ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a=0.908),其中9个因子的a系数范围从0.757到0.864;SWBS—CC20内部一致性a系数为0.793;MHQ、SWBS—CC20与效标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但均未达到中等相关;MHQ和SWBS—CC20的因子分析对于农民工幸福感的适用性均未能达到良好。结论:两种幸福感量表对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幸福感的测量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群体针对性较差,编制出一套适合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幸福感的测量工具迫切且必要。
- 徐生梅吴小贻杨荣虞佩旋
- 关键词:农民工幸福感
- 高校辅导员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与幸福感的关系被引量:1
- 2018年
- 为了解高校辅导员领悟社会支持、自尊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探究高校辅导员自尊在其领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以及综合幸福问卷,对272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高自尊水平的高校辅导员领悟社会支持、幸福感都极其显著地高于低自尊水平的高校辅导员;(2)高校辅导员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幸福感两两变量之间都存在非常显著正相关;(3)自尊在高校辅导员领悟社会支持基础上对其幸福感回归效应显著,为二者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
- 徐生梅胡明露汪枫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幸福感中介效应
- 教师幸福意蕴的探讨被引量:2
- 2008年
- 教师幸福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精神态势。双重、发展的教师伦理是其内在的规定性;而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亲身性和不可分配性又是其显著特点。
- 徐生梅金维才
- 关键词:教师教师幸福
- 高度参与式班级管理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究高度参与式班级管理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成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安徽C高校两个本科平行班的98名大学生为被试,其中1班为高度参与式管理,2班为传统的班级管理,运用大学生道德人格形容词评定问卷(UMPAQ)问卷对被试进行两学年的跟踪研究。结果表明:(1)高度参与式班级管理对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成长显著优于传统班级管理。(2)高度参与式班级管理在大学生道德人格成长的"刚正无私"、"诚实俭朴"两个维度提升的效果显著,而对"不道德性"和"与人善良"这两个维度上提升效果不显著。(3)大学生道德人格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结论:高度参与式班级管理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成长有促进作用。
- 王文广徐生梅胡兵
-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人格
- 高三学生高考焦虑问题分析及对策被引量:5
- 2009年
- 徐生梅束仁龙
- 关键词:高考焦虑
- 农民工幸福感结构及问卷编制
- 2018年
-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深入访谈、专家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农民工幸福感结构,并依此编制了农民工幸福感问卷。在此基础上运用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农民工幸福感的结构和问卷的信效度等测量学指标进行验证。
- 徐生梅崔立中王文广
- 关键词:农民工幸福感问卷编制
- 关怀教师生命:生命教育的深度观照
- 随着生命教育在我国推行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的生命性不断得到认可并逐步达成共识,为此,学生生命在教育实践中得到了极度的彰显。而相比对学生生命的关照而言,对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的主体--教师的生命关怀则被不同程度的遮蔽。 本研...
- 徐生梅
- 关键词:教师管理生命质量人文关怀
- 文献传递
- 基于“以问题为中心、以课程为模块”高校课内实践教学模式探究被引量:7
- 2013年
- 为了改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状,结合池州学院教育系2011级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探索,构建了"以问题为中心、以课程为模块"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问题为中心、课程为模块"的课内实践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核心问题"把专业课程分成不同的课程模块,模块内的课程围绕"核心问题"联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高效课内实践教学模式,其中"核心问题"是由对专业课程在具体实践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汇总、分类、聚焦形成的。实现该模式的具体策略可以从技能训练和早期科研训练两个方面展开,其中技能训练包括案例教学、课堂实训和课前演讲;早期科研训练包括开题报告、参与学术沙龙和撰写研究报告。
- 徐生梅吴小贻
- 关键词:课内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