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柳凡
- 作品数:36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巢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新型农民培养过程中的社会政策突破
- 2009年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培养新农民。培养新农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种政策的支持。其中,新农民的培养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作用。但现行的社会政策在培养新农民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困境,要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作用,必须就关乎大局的社会政策进行新的突破。
- 包先康朱士群徐柳凡
- 关键词:新型农民社会政策
- 新时期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之所见
- 教师是大学发展的命脉,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体发展,也影响着大学发展.从个体角度看,新时期的大学教师应强调个人角色管理,在教书育人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并加强过程的反思与研究,同时,还应在对外合作交流中多面向拓展...
- 徐柳凡史国东朱明
- 关键词:教师群体
- 文献传递
- 文化自觉、符号体系与参与模式——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发展策略被引量:8
- 2008年
- 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升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这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之本,这方面媒体、学校教育、家庭、社区均有着重要的责任;二是重建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在这方面,企业、商家和政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三是转换传统节日的参与模式,将封闭型的"血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转换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开放型的"业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这会对传承与创新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长远的意义。
- 董金权徐柳凡
- 关键词:文化自觉传统节日文化
- 清末民初自开商埠简论被引量:6
- 1995年
- 清末民初,中国宣布自开了许多通商口岸。这些自开口岸,在中国近代商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外交乃至整个近代社会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 徐柳凡
- 关键词:自开商埠清末民初帝国主义列强商业贸易《东方杂志》通商口岸
- 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构
- 2009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点意义的会议。全会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恢复并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晰了价值评价标准,为价值体系的重构确立了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原则;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转移工作重心,为价值体系的重构奠定了实践基础;全会开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并由此逐步科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为价值体系的重构奠定了理论基石。
- 徐柳凡孙前梅
-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方法论原则
- 经济维度与道德维度之辩证统一:生产力标准的本真精神及其当代启示
- 2014年
- 邓小平提出的生产力标准不仅内蕴深邃的经济维度,亦内蕴深厚的道德维度,经济维度与道德维度之辩证统一是生产力标准的本真精神。现阶段,我们应以辩证思维方法立体化、系统化地探究并解析生产力标准的双重维度,深刻领悟其本真精神,并准确把握这一本真精神对于当代中国发展所具有的深远现实意义。
- 徐柳凡
- 关键词:生产力标准经济维度道德维度辩证统一
- 转型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探被引量:16
- 2006年
- 转型时期社区文化获得了较快发展,文化建设日益由单一向多元化演进,文化资源渐趋市场化,社区文化的功能得到体现。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也存在社区居民参与自主性的阙失、社区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开发利用不够等诸多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推进社区文化的发展。
- 徐柳凡
- 关键词:社区文化文化功能文化建设
- 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回归与外延伸展被引量:9
- 2008年
- 传统节假日的法定化只是为我们复兴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开端,中国传统节目文化要得以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上作是紧迫和重要的:一是重建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实现传统节门文化的内涵回归,在这方面,企业、商家和政府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二是转换传统节日的参与模式,将封闭型的“血缘共同体参与模式”转换为适应现代生活的开放型的“业缘共同体参与模式”,实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外延伸展。
- 董金权徐柳凡
-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共同体法定化
- 农村社群文化组织发展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农村社群文化组织作为农村社区文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联结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政府、农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独具特点和优势。在繁荣农村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重要地位与作用。解决目前农村社群文化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加强内部的组织建设和优化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入手,发挥农村社群文化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整体功能。
- 徐柳凡马剑虹
- 关键词:外部环境
- 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努力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被引量:3
- 2018年
- 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厘清发展思路、以审核性评估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扎根地方、服务地方,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闯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
- 徐柳凡
-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