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军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1篇盐酸
  • 1篇盐酸环丙沙星
  • 1篇药代动力学研...
  • 1篇药理
  • 1篇正常人
  • 1篇沙星
  • 1篇肾上腺
  • 1篇肾上腺素
  • 1篇升压效应
  • 1篇内注射
  • 1篇中枢性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注射
  • 1篇网膜
  • 1篇膜下
  • 1篇菌系

机构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徐晓军
  • 2篇李家泰
  • 1篇陈琼
  • 1篇韩济生
  • 1篇于英心
  • 1篇侯杰

传媒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年份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盐酸环丙沙星的正常人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八例男性健康志愿者交叉口服二个厂家生产的盐酸环丙沙星作药代动力学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微生物法测定血、尿标本。结果两种盐酸环丙沙星都于服药后1小时达到高峰浓度,其中HPLC测定浓度分别为1.995、1.759mg/L;微生物测定浓度为2.332、2.121mg/L。盐酸环丙沙星在体内代谢药一时曲线符合二房室模型。半衰期为5.7小时。肾清除率占总体消除率的40%~50%,24小时内两种产品原型药物在尿中的回收率分别为52.5%、40.2%。该药的肾清除率为25L/h,两种环丙沙星药代动力学特征基本相似,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徐晓军陈琼侯杰李家泰
关键词:环丙沙星药代动力学药理
呋苄青霉素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呋苄青霉素是由我国开发成功的一个酰脲类青霉素。本项研究采用微生物法,以狗和正常人为受试对象,以氧哌嗪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为对照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3个药的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式模型,呋苄青霉素较其它对照药具较高的即刻血浓度和较低的肾清除率。用微生物法和放射自显影法测定的呋苄青霉素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汪明,呋苄青霉素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尤其在肺、肝、肠中的浓度明显高于羧苄青霉素。
徐晓军李家泰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射肾上腺素在横断脊髓大鼠中的中枢性升压效应
1989年
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射肾上腺素(1~4μg)引起横断脊髓的大鼠血压升高,并有量效关系,这一效应可被静脉注射神经节阻断药溴化六甲双铵(1mg)所消除。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射酚妥拉明(30μg)和哌唑嗪(15μg)预处理可对抗肾上腺素的作用;普萘洛尔(30μg)和育亨宾(15μg)则无效。结果提示,肾上腺素作用在脊髓内的肾上腺素能α_1受体上,具有中枢性升压作用。
徐晓军于英心韩济生
关键词:肾上腺素脊髓蛛网膜下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