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军 作品数:36 被引量:145 H指数:7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可穿戴设备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可穿戴式手术导航系统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临床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Google组和明德组两组,接受吲哚菁绿作为淋巴示踪剂后分别使用可穿戴式手术导航系统和明德系统进行检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结果 (1)在Google组中,平均完成活检需要的时间相比于明德组所需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oogle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和灵敏度均与明德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检出前哨淋巴结(SLN)数量上Google组低于明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Google眼镜的可穿戴式手术导航系统具有便携、实时及准确的特点,其检验的检出率、准确性和敏感性等方面效果并不亚于目前正在应用的明德系统,而且在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有更好的效果。 裴静 岳健 徐晓军 许骏 张敬杰 王本忠关键词: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腺癌根治即刻胸大肌包裹假体植入乳房重建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胸大肌包裹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对28例0、I、II期乳腺癌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于胸大肌后方植入硅胶假体重建乳房,并根据冰冻切片结果决定是否保留NAC.结果 28例早期乳腺癌均保留了NAC,术后随访2~18个月(中位随访期:15个月),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对称,优良率达96.5%;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保留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用硅胶假体行即刻乳房重建,能达到满意的乳房美容效果,是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的方法. 任敏 汪英 王本忠 王劲 裴静 徐晓军 颜蕴文关键词:乳头乳晕复合体 假体 乳房重建 保留皮肤及乳头乳晕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即刻乳房重建 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乳腺癌治疗的进展,对乳房以及胸部组织的手术切除呈缩小趋势,乳房重建正逐渐兴起。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我们与整形外科联合,开展了保留皮肤和乳头乳晕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配合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游离移植即刻乳房重建矫治Ⅰ、Ⅱ期乳腺癌1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王本忠 任敏 张敬杰 王劲 余士炳 徐晓军 裴静 颜蕴文 许骏 徐军关键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重建 乳头乳晕 保留皮肤 改良根治术后 皮瓣游离移植 乳管内隆起样病变定位针引导下的微创手术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乳管镜和乳腺定位针对乳管内隆起样病变的诊断和指导微创手术的价值。方法对168例不伴有乳腺肿块的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其中45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行美蓝染色,手术切除蓝染腺叶或区段并送术中冰冻;73例乳管内隆起样病变行乳腺定位针定位,乳晕弧形切口手术切除定位针及周围1cm腺体组织一并送术中冰冻。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者结束手术,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导管内癌行单纯乳房切除联合一期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自体再造术。余50例乳管炎患者予以庆大霉素冲洗。结果美蓝组:冰冻及术后病理诊断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40例(88.9%),乳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4.4%),导管内癌1例(2.2%),另2例为腺病(4.4%),腺体切除容量为(41.31±1.18)ml;定位针组:冰冻及术后病理诊断导管内单发乳头状瘤65例(89.1%),乳管内乳头状瘤病5例(6.8%),导管内癌3例(4.1%),腺体切除容量为(20.37±0.84)ml。两组在腺叶切除大小容量上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62.187,P<0.05)。10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3个月复查,无溢液症状及明显不适。结论定位针引导下的乳管内隆起样病变手术切除范围小,创伤小,乳房外形基本无改变,手术切除率和病理标本检出率高,误诊和漏诊少。 许骏 王本忠 任敏 张敬杰 王劲 徐晓军 颜蕴文 蒋文杰microRNA-100对乳腺细胞和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负调控作用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microRNA(miR)-100对乳腺细胞和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直接负调控作用。方法免疫组化和q-PCR检测临床乳腺癌组织标本、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miR-100的表达水平差异。利用慢病毒载体筛选建立稳定低表达miR-100的细胞株MCF-10A和高表达miR-100的MCF-7细胞株。检测比较上述细胞中miR-100对正常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癌细胞活力、平板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正常乳腺组织和细胞系中miR-100表达水平明显比乳腺癌组织和乳腺癌细胞中高;成功构建稳定下调miR-100表达的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上调miR-100表达的乳腺癌细胞MCF-7,显示抑制其表达后乳腺细胞的增殖能力上调;相反,上调其表达后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行为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增殖水平的减弱。结论miR-100的表达和乳腺细胞的增殖水平负相关,并且直接负调控人乳腺上皮细胞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提示其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潜在有效靶点。 徐绍莲 何晓刚 张露 汪刚 罗涛 徐晓丹 徐晓军 徐晓军关键词:乳腺癌 恶性转化 雄激素受体在三阴型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3年 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组在分子遗传学上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占乳腺癌病理类型的15%~20%。TNBC对内分泌治疗及抗HER2靶向治疗不敏感,早期易发生复发转移,预后较差。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是细胞核类固醇受体家族成员,其在TNBC中异常表达,并有望成为TNBC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和TNBC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就AR在TNB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未来TNBC患者诊疗提供新思路。 骆广涛 汤为香 叶元滋 徐晓军关键词:乳腺肿瘤 雄激素受体 血清CEA与CA153动态监测对乳腺癌复发转移早期诊断价值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4 2009年 为了观察乳腺癌手术前后血清CEA及CA153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取144例乳腺癌外周静脉血,采用多肿瘤标志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检测CEA及CA153水平。结果:144例乳腺癌术前血清CEA/CA153阳性率与其年龄、受体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53与临床分期、腋淋巴结状况显著相关,CEA无显著相关。CEA/CA153在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转移组明显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01)。CA153和CEA阳性频率与复发转移显著相关,χ2=39.968,P<0.001。从CEA、CA153出现首次阳性到复发转移间隔时间为56d~7个月,平均3个月。初步研究结果提示,CEA及CA153动态监测是监控乳腺癌复发与转移较好的预警指标,有利于临床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张敬杰 王本忠 王劲 徐晓军 裴静 颜蕴文胸大肌包裹假体置入一期乳房重建在保留皮肤的乳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胸大肌包裹假体置入乳房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28例0、I、II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于胸大肌后方置入硅胶假体重建乳房,并根据冰冻切片检查结果决定是否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2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保留了乳头乳晕复合体,术后随访2~18个月,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对称,优良率达96.5%。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用硅胶假体行一期乳房重建,能达到满意的乳房美容效果,是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的方法。 任敏 王本忠 王劲 裴静 徐晓军 颜蕴文关键词:假体 乳房重建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张月君 王本忠 王劲 徐晓军 颜蕴文 裴静 张敬杰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乳腺癌 CK19 即刻DIEP皮瓣移植在乳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中应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即刻腹壁下动脉穿支游离皮瓣(DIEP)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即刻DIEP皮瓣乳房重建。结果20例再造乳腺均成功,所有病例随访2~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未见腹壁疝和腹壁膨出发生。重建乳房外形丰满,与健侧对称性尚可,弹性良好,患者自我满意度高。结论即刻DIEP皮瓣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重建,具有皮瓣血运良好、重建乳房外形满意、腹部供区并发症少,可同时达到腹壁塑形等优点,是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一种理想术式之一。术后综合治疗不影响皮瓣成活。 颜蕴文 王本忠 张敬杰 徐晓军 许骏 徐军关键词:乳房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