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海
-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民政》编辑部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我国自然灾害综合协调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一个完善的自然灾害综合协调机制包括基本理论、组织机构和管理框架等三个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综合协调机制,但还存在机构缺乏强制力、信息保障不力、投入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减灾救灾综合协调中的信息沟通、技术保障、运作规范入手,构建自然灾害综合协调管理框架,并在法律制定、机构设置、信息保障、资金支持等方面加强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建设。
- 祝明徐富海
- 关键词:自然灾害管理框架信息沟通
- 特大暴雨中城市减灾短板凸显
- 2007年
- 7月18日17时30分,当暴雨开始倾盆而下时,没有多少济南人意识到,灾难正在向他们逼近。可能没有人能想到,一场3小时的暴雨,竟罕见地使山东济南的中心城区几成泽国,37人因此丧生……
- 徐富海
- 关键词:特大暴雨城市减灾中心城区
- 戈尔获奖的真正意义
- 2007年
- 在电影《不可忽视的真相》中,戈尔自嘲式地自我介绍,“我就是那个差点当上美国总统的人”。没有当上美国总统,不能为美国人民服务,不能不说是戈尔一生难以忘怀的遗憾。但这次,通过为全球环保事业服务,戈尔却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世界最高权威的好评。有失就有得,这句话在戈尔身上得到了体现。10月12日,戈尔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是对他多年从事环保活动最高的奖赏。
- 徐富海
- 关键词:诺贝尔和平奖美国总统环保事业环保活动美国人
- 修史编志 存史资鉴——民政部召开“两志”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2009年
- 2009年2月17日,民政部召开《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灾区生活志》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社会赈灾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委会办公室派员出席了会议。
- 徐富海
- 关键词:民政部编纂抗震救灾大地震
- 精雕细琢出精品 翔实准确编佳志
- 2009年
- 2008年10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为落实胡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述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工作了,存史资鉴,国务院办公厅于2008年11月6日召开会议,部署《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繤工作。
- 徐富海
- 关键词:抗震救灾工作精雕自然灾害地震灾害大地震
- 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民政范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心语
- 2015年
- 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
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进取、扎实工作,7月20日至24日,民政部举办民政范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研修班。"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民政工作者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让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既需要劳模的执着坚守,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关怀。
- 徐富海
- 关键词:劳动光荣劳模精神宝贵精神财富社区党委时代强音
- 四把钥匙解千难——记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学习巷社区主任白秀兰
- 2015年
- 2015年7月,笔者有幸在会议期间。与民政范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相处了一周时间,一位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工作了40多年、73岁高龄的老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崇敬。一天。借用午餐的时间,笔者与这位名叫白秀兰的老人相约,原计划采访十几分钟。但一拉开话题,相谈甚欢,
- 徐富海
- 关键词:街道钥匙全国劳动模范
- 美丽社区:天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引量:1
- 2015年
- 记者手记
当"美丽"形容中国的时候,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山清水秀、天朗气清,街宽路阔、政善人和。而当"美丽"形容社区的时候,人们会想到什么?是花红柳绿还是干净整洁?是邻里亲和还是服务周到?让我们走进天津,去见证美丽社区到底是什么样子。
- 朱巍巍徐富海
- 关键词:风景线形容
- 将减灾纳入学校课程——亚洲国家的做法和经验被引量:1
- 2007年
-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调查,18岁以下的青少年是社会最脆弱的群体,他们更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当灾害发生在上课的时候。2005年伊朗发生的地震导致160所学校被毁;2006年2月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特大泥石流吞没一所正在上课的小学,导致200多名学生丧生;2006年6月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中心小学突遇上游暴雨引发的洪水,导致100多名学生死亡……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秘书处对82个国家的调查,中小学教学大纲中有防灾减灾内容的国家只有33个。面对这种情况,国际社会纷纷采取行动。
- 徐富海
- 关键词:国际减灾战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课程自然灾害国际社会
- 巴基斯坦的灾后重建方式被引量:19
- 2008年
-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北部发生里氏7.6级地震,造成73338人死亡,128304人受伤,4000多个村庄的60多万座房屋倒塌或者严重损毁,350万人无家可归。在受灾最严重的穆扎法拉巴德市和拉天拉果德市,城市和村庄的毁坏率高达90%。作为多灾多难的发展中国家,巴基斯坦在争取国际援助的同时,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面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重、资金需求大、时间急迫的现实,总结了一套政府资助和自我恢复重建相结合的灾后恢复重建管理办法。
- 徐富海
- 关键词:灾后重建恢复重建房屋倒塌国际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