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
- 作品数:23 被引量:91H指数:4
- 供职机构: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改新型儿童阴囊冷敷固定托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新型儿童阴囊冷敷固定托,包括裤体和分裤角,所述裤体中部连接有固定带,且固定带中端安装有束扣,所述裤体下端中端固定有冷敷托,且冷敷托外表面分布有通气孔,所述冷敷托下侧尾端安装有冷敷层,且冷敷层下侧末端...
- 胡高莲彭红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防护物资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调查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定点收治医院各科室疫情防控期间防护物资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为持续改进疫情期间紧缺物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星对86名医院各科室护士长、涉及防护物资管理的科主任及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网上问卷调查,内容为大科护士长担任此职务的满意程度,科室护士长落实相关管理模式、管理决策流程、物资发放模式、不足性短缺现象以及结构性配置不合理满意度等。结果:参与问卷调查86人,回收有效问卷86份,回收调查问卷有效率为100%。86名受调者中的总体满意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均值分布在4.35~4.73之间。18名防控高风险科室和68名防控普通科室受调者在各个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40岁受调者对管理决策流程的满意程度高于41~50岁受调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51,P<0.05);中级职称受调者对管理决策流程、物资发放模式的满意度高于高级职称受调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35,P<0.05);在科室护士长落实相关防护物资安排、物资管理决策流程、物资发放模式、物资不足性短缺现象以及物资结构性配置不合理的调查上,从事管理年限<5年的受调者满意度高于从事管理年限6~15年的受调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1,P<0.05)。结论:医院疫情防护物资管理模式总体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受调者中31~40岁年龄段、中级职称以及从事管理年限较短的中层干部满意度更高。
- 周萍刘扬廖常菊刘文莉彭红郝敏张翠翠殷明刚何昌国刘平戴晓艳
- 关键词:满意度调查
- 以PDCA为导向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探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入住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患儿588例作为对照组,并选择2013年7—12月入住本院新生儿科的患儿621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及红臀发生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红臀发生率为36.9%,低于对照组的14.8%(χ2=77.461,P<0.001)。试验组红臀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Z=-4.653,P<0.001)。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及新生儿红臀发生严重程度,改善患儿舒适度,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 王桂兰彭红张铭鹰
- 关键词:PDCA循环红臀
- 小儿烫伤的急救处理
- 2020年
- 小儿烫伤属于儿童期比较常见危险事件,资料统计显示由于热液(热/沸水、热汤、热油及其他热液)所致占大多数。因为患儿发育尚未成熟,且动作缺少协调性,加上孩子具有较强好奇心,缺少较强回避反应,极易发生烫伤或烧伤等,尤其是在1-5岁孩子中,常因家属监护不力或看护失败所致,严重者损伤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因此家长必须高度重视,避免出现意外伤害,要求掌握小儿烫伤急救处理和家庭护理方法,以及时正确处理。
- 彭红
- 关键词:肌肉骨骼急救处理家庭护理小儿烫伤
- 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儿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护理管理体会被引量:1
- 2020年
-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院儿科迅速制订疫情应对方案,包括提前储备并强化培训应急护理人员、及时制订科室疫情防控方案、流程并培训演练、成立应急隔离病房、进行标准化沟通和每日质控督查等,确保了在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所有制度措施有效落实。
- 彭红廖常菊严乾淑李粝秋
-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护理管理研究
- 新生儿院内转运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院内转运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1日-2015年5月31日从产房、手术室院内转至NICU、新生儿室的新生儿710例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存在有身份识别不全、告知不充分、呼吸道管理不畅,低体温、管道移位、交接不清等隐患。结论:规范化转运流程的制定、培训、演练,组建产儿科转运团队,做好转运前准备,加强转运途中监护与管理,做好转运后交接是保证新生儿院内转运成功的关键。
- 彭红李胜秋
- 关键词:安全隐患
- 根因分析法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环节。方法:应用根因分析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不良事件发生的类型、级别、患儿年龄分布、工作时段、与护理人员能力的关系及系统和非系统原因。结果:从类别来看,以输液渗漏(40.51%)、给药错误(16.46%)和跌倒坠床(15.19%)为常见;从患儿年龄分布来看,<3岁发生率高(55.70%);白班和夜班护理工作集中、工作量大的时段发生多(88.61%);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士发生率高;护士自身因素占28.96%,而系统因素占71.03%。结论: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非完全是责任人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系统、制度或流程上存在问题。管理上应转变理念,从组织系统上改善人员配置,重视重点环节和系统管理,护士自身应加强学习与训练,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王桂兰彭红张铭鹰
- 关键词:儿科护理不良事件
- 五常法在儿科病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 2011年
- 目的:应用五常法规范病房药品管理,保障用药安全,提高药品管理质量。方法:2010年4月-2010年12月9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药品管理法,2011年1月—2011年9月9个月(实验组),实施"五常法"管理,对两组药品质量管理缺陷及用错药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实施五常法管理后病房药品质量管理缺陷及用错药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房药品管理中应用五常法,可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减少用药缺陷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王桂兰彭红
- 关键词:五常法儿科病房药品管理用药安全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对医院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落实率现状调查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定点治疗医院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卫生清洁落实情况。[方法]成立项目组,培训荧光标记法布点方法、时间及评判标准。分组对全院44个科室如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感染病区、重症监护室(ICU)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共35个项目布点,检查统计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落实率。[结果]全院布点1839个,落实739个,落实率40.18%。35个项目中落实率排在前5位的是预检分诊台布3点,落实率100%;诊断桌布19点,落实率100%;餐板布13点,落实率85%;电梯上下键按钮布8点,落实率75%,门把手342点,落实率67%。35个项目中落实率排在后5位的是门铃布4点、转运床布9点、厕所冲水箱按钮布18点、电话布4点、楼梯扶手布1点,落实率均为0。[结论]环境物体表面清洁落实率低,有零落实“真空”地带,存在医院感染风险。应为医院在新冠状病毒流行期有针对性精准化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及应对方案。
- 周萍彭红廖常菊刘扬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医院环境
- 询问式查对法在儿科病人身份识别中的应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询问式查对法在儿科病人身份识别中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病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查对确认病儿身份,实验组采用询问式查对确认病儿身份。比较两组因病人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住院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结果:因病人身份识别不当所致的护理差错总数8例,其中对照组7例,实验组1例;住院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为(93.68±2.047)、(96.80±1.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询问式查对法不仅能提高儿科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预防护理差错发生,还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安全的满意度。
- 王桂兰彭红
- 关键词:身份识别护理差错护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