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暑
  • 2篇重症
  • 2篇重症中暑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电解质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起搏
  • 1篇血浆
  • 1篇失衡
  • 1篇失衡分析
  • 1篇起搏
  • 1篇纳洛酮
  • 1篇内啡肽
  • 1篇患者血浆
  • 1篇昏迷
  • 1篇Β-内啡肽
  • 1篇阿片

机构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作者

  • 4篇彭永德
  • 3篇戴国强
  • 1篇吴建中
  • 1篇王一镗
  • 1篇尤肇俊
  • 1篇张铮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农村医学
  • 1篇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症中暑67例电解质失衡分析被引量:3
1995年
对67例重症中暑患者电解质失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老年组31例与非老年组36例两组比较,老年组低钠、低氯更为显著。纠正电解质失衡对于重症中暑的老年患者不可忽视。
彭永德戴国强桓俊林
关键词:重症中暑代谢紊乱
大电极胸壁表面心脏起搏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6年
戴国强彭永德张铮高玲殊
关键词:心肺复苏心脏起搏
纳洛酮对重症中暑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4
1995年
本研究测定1994年南京市热浪袭击期间20例重症中暑患者及12例正常人血浆β-内啡肽浓度变化并对纳洛酮治疗中暑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全部中暑病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各级病例均立即抽取静脉血2ml,纳洛酮治疗组每次静注纳洛酮1.2mg,每次间隔30分钟,共三次,并于每次注药后5分钟各抽取静脉血2ml。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即刻血浆β-内啡肽含量(各为82.40±16.16ng/L与71.54±11.41ng/L)均较正常人组(31.08±4.86ng/L)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变化明显地表现为下降趋势,尤以即刻与第二次纳洛酮注射后值(37.00±7.61ng/L)、即刻与第三次用药后值(31.57±7.53ng/L)间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各时间点β-内啡肽值无显著差异(P>0.05)。第三次注射纳洛酮后,治疗组的收缩压增值及体温、神志、头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述结果提示,纳洛酮可望作为重症中暑抢救的治疗药物之一。
茅志成王一镗孔令芳朱梅龄彭永德吴建中陶淑英尤肇俊
关键词:中暑Β-内啡肽纳洛酮阿片受体
中暑伴昏迷4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1997年
戴国强彭永德
关键词:中暑昏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