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正午

作品数:106 被引量:304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26篇海马
  • 23篇抑郁
  • 21篇经颅磁刺激
  • 21篇磁刺激
  • 20篇重复经颅磁刺...
  • 20篇细胞
  • 15篇应激
  • 14篇齐拉西酮
  • 13篇创伤
  • 13篇创伤后
  • 12篇小鼠
  • 12篇大鼠行为
  • 11篇IL-1Β
  • 10篇应激障碍
  • 10篇帕罗西汀
  • 10篇创伤后应激
  • 10篇创伤后应激障...
  • 9篇信号
  • 9篇抑郁样
  • 9篇抑郁样行为

机构

  • 96篇第四军医大学...
  • 10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陕西师范大学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哈励逊国际和...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6篇彭正午
  • 69篇谭庆荣
  • 38篇王化宁
  • 24篇薛芬
  • 19篇陈怡环
  • 17篇吴迪
  • 15篇乔昱婷
  • 14篇周翠红
  • 12篇孙润珠
  • 12篇杨帆
  • 12篇何珊珊
  • 10篇薛姗姗
  • 9篇李锐
  • 9篇薛昀赟
  • 9篇张瑞国
  • 7篇刘高华
  • 7篇陈冠婕
  • 7篇王百忍
  • 7篇白渊翰
  • 7篇陈云春

传媒

  • 1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0篇现代生物医学...
  • 9篇中华行为医学...
  • 6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中华精神科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2014中华...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7篇2017
  • 8篇2016
  • 12篇2015
  • 9篇2014
  • 17篇2013
  • 16篇2012
  • 11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麻素对CUS大鼠抑郁样行为和海马BDNF/GDNF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对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Sham+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CUS),模型(CUS)+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 L/kg),连续14天;Sham+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天麻素(50、100或者200 mg/kg),连续14天;模型组接受CUS造模,并且在造模结束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 L/kg),连续14天;模型+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在CUS造模结束后每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天麻素(50、100或者200 mg/kg),持续14天。随后,通过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在行为学检测结束后处死大鼠,通过Elisa检测海马GFAP和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1)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可以导致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包括糖水偏好减少(P<0.05)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1),CUS组大鼠海马GFAP和BDNF水平下降(P<0.01)。(2)一定剂量(100和200 mg/Kg)天麻素干预可以缓解CUS大鼠的抑郁行为,CUS与CUS+GAS(M)组(P<0.05)以及CUS与CUS+GAS(H)组之间(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3)中高剂量的天麻素可以恢复CUS大鼠海马的BDNF和GDNF水平,CUS与CUS+GAS(M)组(P<0.05)以及CUS与CUS+GAS(H)组之间(P<0.05)的BDNF和GDNF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天麻素可以缓解CUS模型大鼠抑郁样行为,恢复CUS模型大鼠海马的BDNF和GDNF水平。
张雅红周翠红何珊珊陈云春王化宁彭正午
关键词:天麻素BDNFGDNF
迷迭香酸早期干预对创伤后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早期干预对增强型单次延长应激(enhanced single prolonged stress,ESPS)模型大鼠行为和海马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RA低剂量组(Control+RA (L)),RA高剂量组(Control+RA (H)),模型组(ESPS),模型+RA低剂量组(ESPS+RA(L))和模型+RA高剂量组(ESPS+RA(H)),每组8只.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表现,并且在行为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大鼠海马中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 (1)旷场实验:ESPS组大鼠进入中央区次数[(7.63±5.32)次]和中央区的探索时间百分比[(14.88±7.35)%]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分别为(18.13±10.15)次,(26.68±10.06)%]和ESPS+RA (H)组[分别为(16.88±8.81)次,(25.08±8.5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ontrol+RA(L)、Control+RA(H)组与Control组之间,以及ESPS组和ESPS+RA(L)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Control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37.38±8.24)%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17.63±4.74)%相比,ESPS组有显著降低[分别为(21.92±6.82)%,(10.01±3.8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ESPS组比较,ESPS+RA(H)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分别为(33.72±9.49)%,(16.99±4.28)%]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SPS组和ESPS+RA(L)之间及Control+RA(L)、Control+RA(H)组与Control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ELISA结果显示:ESPS组大鼠海马中IL-1β和IL-6的含量[(4.91±0.77)pg/mg,(38.31±9.44) pg/mg]高于Control组[(3.14 ±0.96) pg/mg,(27.15±8.03) pg/mg]和ESP
陈怡环吴迪陈冠婕彭正午王化宁王莹谭庆荣
关键词:迷迭香酸创伤后应激障碍白介素-1Β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给予艾司西酞普兰(30例)与文拉法辛(30例)治疗,共观察4周。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66.6%,文拉法辛组为69.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辛组第1周末与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文拉法辛组为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相当,但文拉法辛起效较艾司西酞普兰快,而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物不良反应轻,更适用于老年及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
孙润珠薛芬张华孙雯雯彭正午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躯体形式障碍
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早期干预对改良单次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 and foot shock,SPS&S)模型大鼠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大脑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sphorylated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齐拉西酮组以及齐拉西酮+U0126组,每组6只。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为SPS&S处理组;齐拉西酮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每天灌胃齐拉西酮(2.5ms/kg),连续7d;齐拉西酮+U0126组为SPS&S造模结束后,连续7d给予齐拉西酮,并在每次齐拉西酮灌胃后0.5h,腹腔注射U0126(MEK1/2抑制剂)(0.5ms/kg)。各组在处理结束24h后,采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表现,并且在行为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以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大脑pERK1/2的表达水平。结果在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大鼠水平活动度,中央活动次数[分别为(76.23±54.76)cm,(4.60±1.14)次]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43.77±74.22)cm,(12.404-3.36)次]和齐拉西酮组[分别为(274.98÷83.56)cm,(12.00±2.9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与齐拉西酮+U0126组[分别为(138.14±41.98)cm,(5.00±1.58)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高架十字测试中,各处理组在大鼠开臂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上的差异性与旷场实验的结果一致。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pERK1/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齐拉西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齐拉西酮能改善PTSD动物的焦虑样行为,而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pERK1/2的表达实现的。
王磊杨帆陈怡环白渊翰乔昱婷彭正午谭庆荣
关键词:齐拉西酮创伤后应激障碍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慢性缺氧对大鼠颈动脉体中Wnt-1和β-catenin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对大鼠颈动脉体(carotid body,CB)中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氧组、慢性低压性缺氧1周、2周、3周和4周组。处理后,立即取出大鼠双侧CB,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CB中Wnt-1和β-catenin表达量。结果:缺氧3周组和缺氧4周组之间Wnt-1的表达量无明显区别(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Wnt-1的表达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正常氧组,缺氧3周组大鼠CB中β-catenin的含量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慢性缺氧引起的颈动脉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
范娟王曦彭正午郭玲王百忍徐学红
关键词:颈动脉体慢性缺氧WNT-1Β-CATENIN
帕罗西汀对海马星型胶质细胞增殖的作用
彭正午薛芬悉敏王化宁乔昱婷谭庆荣
Sirt1/Nrf2抗氧化通路参与了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SIRT1是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了高压氧预处理(HBO-PC)对脑缺血动物模型急性期的神经保护作用。然而,其是否参与了HBO-PC在延迟期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仍有待说明。方法:在本研究中,通过构建大鼠大...
薛芬阎文军彭正午
关键词:SIRT1MCAONRF2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结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给予帕罗西汀(25例)与rTMS结合帕罗西汀(25例)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3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评定疗效,并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68%,rTMS结合帕罗西汀组为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和3周末,两组患者的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而且治疗第2周末和3周末rTMS结合帕罗西汀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均P<0.05);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rTMS结合帕罗西汀组为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结合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帕罗西汀,不良反应相似,而且起效更快。
薛芬彭正午张华乔昱婷孙雯雯王莹谭庆荣
关键词:RTMS帕罗西汀躯体形式障碍
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A)、电针结合rTMS组(B)和帕罗西汀十电针结合rTMS组(C),每组25例,持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3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且以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A组显效率为56%,B组为52%,C组为6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12,P>0.05);经过2周治疗,C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末,各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评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与A组(40%)和C组(4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结合rT-MS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单纯用帕罗西汀相似,而且与帕罗西汀联合应用的起效速度更快.
张华张瑞国徐海涛彭正午薛芬
关键词:抑郁症重复经颅磁刺激电针帕罗西汀
异氟醚通过海马内源性大麻素调节条件恐惧大鼠恐惧记忆
2017年
目的:探讨异氟醚早期干预对条件恐惧大鼠恐惧记忆及海马内源性大麻素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巴甫洛夫条件恐惧反射理论为基础,建立大鼠条件恐惧模型,模拟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恐惧记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和RT-PCR方法检测模型大鼠海马内源性大麻素2-AG(2-arachidonoylglycerol)、AEA(N-arachidonoylethanolamine)含量,行为学方法分析大鼠僵立时间,行为检测前给予异氟醚干预对海马内源性大麻素水平及大鼠僵立时间的影响,然后海马或者腹腔给予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拮抗剂AM281,再次记录大鼠行为学表现。结果:条件恐惧模型大鼠的僵立时间与正常大鼠相比明显增加(P<0.05)AEA水解酶FAAH(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FAAH)和2-AG合成酶DAGL(diacylglycerol lipase,DAGL)mRNA水平与正常大鼠比较无差别(P>0.05),而2-AG水解酶MAGL(monoacylglycerol lipase,MAGL)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5);异氟醚干预提高了模型大鼠海马2-AG水平(P<0.05),减少了应激大鼠的僵立时间(P<0.05)。海马内或者腹腔给予AM281均可抑制异氟醚对应激大鼠僵立时间的影响。结论:异氟醚通过海马内源性大麻素2-AG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的恐惧记忆的形成。
房国祥彭正午薛姗姗周翠红余厚友支少敏王莹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异氟醚内源性大麻素海马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