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林
-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张力低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肌张力低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肌张力低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62例则在此基础上行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7%、7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粗大运动GMFM88项量表评分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肌张力低下脑瘫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 李君张风林樊春晖
- 关键词:肌张力低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
- 脑卒中后肺功能康复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常见的死亡原因,具有较高致残率及复发率,给世界各国都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脑卒中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心肺功能障碍等,其中心肺功能康复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综述介绍了评价肺功能的方法,肺功能训练方法及肺康复对脑卒中后患者身体各方面功能的影响。脑卒中后开展肺功能康复可以改善患者步行能力、平衡能力、运动耐力、吞咽障碍及心功能,减少患者误吸及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致残率以及住院时间,减轻社会及个人家庭负担。
- 李淑娅龚新靖许文静张风林
- 关键词:脑卒中呼吸肌训练肺功能评价肺功能康复
- 关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呼吸肌训练与平衡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脑卒中后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已被更多人群认可。以往脑卒中康复主要集中在肢体运动、言语、认知障碍等方面,而肺功能康复一直未得到重视和推广。通过呼吸肌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本综述主要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与肺功能之间是否有相互影响进行探讨。
- 许文静吴豪郭迪张风林
- 关键词:呼吸肌训练躯干控制
- 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0年
- 肺康复训练是通过提高机体能量储备及免疫力,解除阻塞气道的可逆因素,改善肺功能及心理状态,进而达到改善机体整体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COPD)疗效是医学界公认的除了药物及氧疗之外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肺康复在COPD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龚新靖李淑娅许文静张风林
- 关键词:肺康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外伤病人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2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优秀对照组生活质量(P<0.05)。结论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关节挛缩畸形、关节脱位、肌肉萎缩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预后的良好康复。
- 张风林
-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外伤
- 浅谈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方法:基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结果: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有: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改革教学大纲;重视临床实践,彰显治疗特色;将实训中心开放化,切实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临床教学和案例考核;高校要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等。结论: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践性相对较强,在教学中需要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索与现代教育以及现代康复治疗领域发展最适应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质量。
- 张风林徐玉丽张志娟
- 关键词: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
- 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24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训练方式分为对照组(123例,有氧运动训练)和观察组(123例,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有氧运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训练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FMA评分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后,观察组肺功能FVC、FEV1、PEF、FEV1/FVC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FMA、M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联合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普素张风林
- 关键词:上肢康复机器人有氧运动脑卒中恢复期
- 早期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观察早期上肢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肺功能、上肢功能、生活质量及神经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2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6例)和对照组(1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和常规运动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上肢功能训练,连续干预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血清S100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结果早期上肢功能训练和常规功能锻炼都能改善患者肺功能、上肢功能、生活质量,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EV1、FVC、FEV1/FVC、PEF、FMA评分都明显升高(均P<0.05),生活功能、社会功能、心理职能、神经功能四个方面观察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均P<0.05)。和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S100B均明显降低(均P<0.05),BDNF均明显升高(均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发现观察组S100B低于对照组,BDNF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接受早期上肢功能训练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肺功能、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血清神经生化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云青梅张风林
- 关键词:脑卒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肺活量生活质量神经元
-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随机将9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偏瘫肢体运动能力(FMA)、日常生活能力(BI)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综合康复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君张风林樊春晖
- 关键词: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
- 心肺运动试验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观察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临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根据CPET结果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并实施。治疗前后分别记录CPET各项参数、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心力衰竭生活质量(QoL)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无氧阈、峰值摄氧量、氧脉搏及6MWT、BNP、LVEF、Qo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康复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根据慢性心力衰竭病人CPET评估心肺功能并制定个体化的合适强度运动康复计划,可改善病人心肺功能,有利于临床康复。
- 孟令波张风林徐玉丽位磊韩玲玉葛晓真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肺运动试验心脏康复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