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软组织
  • 1篇阴部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造瘘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手术
  • 1篇女性
  • 1篇女性外阴
  • 1篇皮肤软组织
  • 1篇皮肤软组织缺...
  • 1篇腔镜手术
  • 1篇腔隙
  • 1篇缺损
  • 1篇组织缺损
  • 1篇外阴
  • 1篇外阴部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系统
  • 1篇难愈

机构

  • 5篇内蒙古医学院...

作者

  • 5篇张艳
  • 4篇于清
  • 2篇李春阳
  • 1篇陈华
  • 1篇李艳
  • 1篇宋静慧
  • 1篇段妍

传媒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严重会阴部挫裂伤治疗方案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会阴部严重挫裂伤治疗的合理方案,提高治疗质量。方法通过回顾我院收治的18例会阴部严重挫裂伤病例的治疗过程,总结与分析了这类损伤不宜Ⅰ期修复的原因和结肠造瘘术在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本组18例会阴部严重挫裂伤,均在早期清创缝合修复,后因感染,同时并发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皮肤坏死而造成缺损和伤口裂开。均需再次清创、皮瓣转移和植皮予以修复。在此过程中,采用结肠造瘘术来控制创面感染和预防创面继发感染,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严重会阴部挫裂伤创面的早期治疗,特别是污染重、挫伤重、损伤范围大的,均不宜Ⅰ期修复。早期行结肠造瘘术对预防和控制会阴部创面感染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于清张艳段妍
关键词:结肠造瘘
女性外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女性外阴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合理修复的方法。方法:通过26例经治的女性病人回顾以及相应的图像资料进行对照观察,并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女性病例,因病灶切除或外伤所导致的外阴缺损,均以阴股沟部为主形成皮瓣修复;部分缺损较大的病例,在阴股沟部以外的周围形成辅助皮瓣联合使用,均使外阴部达到较好的修复、恢复了外阴基本形态。结论:阴股沟部及其周围的组织储存量较大,而且组织疏松、皮肤松弛,一般均能满足外阴部缺损修复的需要。对于严重缺损的,要进行合理设计,充分利用其周围的皮肤软组织,形成辅助皮瓣联合使用,对外阴修复重建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于清张艳陈华李春阳
关键词:女性外阴缺损
用“点式打包加压法”闭合软组织感染腔隙被引量:2
2009年
于清张艳李艳李春阳
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呼吸与循环系统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随着这门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呼吸与循环系统功能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张艳宋静慧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免疫系统
“U”型缝合加压法在软组织难愈腔隙闭合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U"型缝合加压法在闭合软组织难愈腔隙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21例(28个创面)因感染、外伤、褥疮等原因造成软组织迁延难愈的潜在腔隙创面的患者,在治疗上采取冲洗、清除腔内的坏死组织和老化的肉芽组织后,在不易制动及加压包扎的部位,采用"U"型缝合,分点加压的方法,促进难愈腔隙创面的愈合,并且对其疗效进行了回顾总结、分析。结果 20例患者(24个创面)均在2~3周腔隙逐渐闭合。1例(4个创面)外伤截瘫伴髋臀部、骶尾部褥疮患者,因过度肥胖、双下肢不自主抽搐,致腔隙创面闭合效果较差。有效率85.7%。结论 "U"型缝合,分点加压的方法,对不易制动及加压包扎部位的腔隙创面,能减少或消除腔隙创面间的相对运动,为创面间紧密贴合及愈合创造条件,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于清张艳
关键词:引流术难愈性创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