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翰林

作品数:94 被引量:29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3篇土壤
  • 15篇微生物
  • 12篇蚯蚓
  • 11篇养分
  • 11篇施肥
  • 9篇生态
  • 9篇种养
  • 9篇轮作
  • 9篇秸秆
  • 8篇稻麦
  • 8篇稻田
  • 8篇土壤养分
  • 8篇聚谷氨酸
  • 8篇还田
  • 8篇菜田
  • 7篇稻麦轮作
  • 7篇养殖
  • 7篇土壤理化
  • 6篇盐碱
  • 6篇盐碱地

机构

  • 94篇上海市农业科...
  • 24篇上海市设施园...
  • 9篇上海海洋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上海应用技术...
  • 3篇上海蓝汇农业...
  • 2篇安顺学院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时科生物科技...
  • 2篇上海悦海水产...
  • 2篇上海东保农业...
  • 2篇上海光明长江...
  • 2篇上海瀛西果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浦东新区农业...
  • 1篇上海市青浦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94篇张翰林
  • 84篇吕卫光
  • 75篇李双喜
  • 69篇郑宪清
  • 68篇张娟琴
  • 11篇何七勇
  • 10篇王金庆
  • 6篇诸海焘
  • 6篇袁大伟
  • 6篇蔡树美
  • 4篇李红娜
  • 4篇徐四新
  • 4篇周文宗
  • 2篇周胜
  • 2篇宋科
  • 2篇谈永松
  • 2篇刘长娥
  • 2篇朱昌雄
  • 2篇耿兵
  • 2篇杨业凤

传媒

  • 18篇上海农业学报
  • 4篇土壤通报
  • 4篇上海农业科技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土壤
  • 1篇水产养殖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15篇2024
  • 10篇2023
  • 12篇2022
  • 10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9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秸秆还田年限对稻麦轮作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9
2016年
为了揭示稻麦轮作不同秸秆还田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以及有机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响应机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不同秸秆还田年限(0,3,4,5,6,7,8,9a)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团聚体稳定性指数(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的影响,并研究其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大团聚体数量R_(0.25)、MWD和GMD均显著提升,分形维数D则显著降低,随还田年限越长趋势越明显,但短期秸秆还田(5a以内)对土壤MWD和分形维数D的改善效果不显著;长期秸秆还田显著提升了土壤总有机碳TOC,但短期秸秆还田(5a以内)与不还田处理差异不显著,长期和短期秸秆还田均对活性有机碳AC的提升效果显著;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相比AC,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更能促进TOC的增长,GWD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拟合度最高,更适合用于揭示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关系。
张翰林郑宪清何七勇李双喜张娟琴吕卫光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稻麦轮作
拮抗稻瘟病菌和产γ-聚谷氨酸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能够拮抗稻瘟病菌和产γ‑聚谷氨酸的菌株。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SS‑20,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10月26日,保藏号为CCTCC NO:M20200637...
张翰林何宇吕卫光白娜玲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
文献传递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稻麦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考察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稻麦产量结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T20%处理稻、麦产量比RT处理高3.3%和4.3%,但各施肥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各施肥处理间稻季氮素偏生产力无显著差异,全年氮素农学利用率差异显著,依次为OT20%>RT>OT40%>OT60%;OT60%处理速效钾含量在麦季与RT处理无显著差异,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蔗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RT处理,OT20%处理稻季脲酶和全年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高于RT处理。综上,在上海稻麦轮作地区,采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可以在稳产的基础上,提高氮素利用率,同时增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张翰林郭惠宝杨业凤施俭陆利民吕卫光
关键词:有机肥化肥稻麦轮作氮素利用率土壤酶活性
稻油轮作模式下中药菌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稻油作物产量的影响
2022年
为筛选出适用于稻油轮作模式下最佳的中药菌肥替代化肥比例,以上海地区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大区试验进行了不同中药菌肥替代化肥比例对稻油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海地区,中药菌肥替代化肥比例为20%时可有效提高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中的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中药菌肥替代20%化肥处理可分别提升水稻和油菜籽粒产量2.0%和26.3%,可显著提高水稻和油菜当季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降低土壤pH。
张翰林李双喜张润柏沈淑云吕卫光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
蚯蚓在降解DEHP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蚯蚓在降解DEHP中的应用。实验发现,利用蚯蚓可以有效的降解土壤中的DEHP,尤其是联合假单胞菌<I>Pseudomonas </I>sp.9‑8③以及蚓粪同时使用,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为改善土壤提供了有效...
白娜玲郑宪清张翰林吕卫光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
文献传递
施肥对水稻土壤中溶解性有机氮空间分布的影响
溶解性有机氮(DON)具有较高的可生物利用性,是重要的土壤营养来源。通过测坑定位试验,采用PCR-DGGE方法,分析不同土壤深度(00 cm)中微生物多样性及DON的浓度分布。试验设置2个处理:化肥处理(CT)和混施肥处...
张翰林何七勇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王金庆袁大伟吕卫光顾晓君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溶解性有机氮
文献传递
都市型郊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上海市崇明区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为例被引量:7
2017年
通过阐述上海发展都市型郊区循环农业的必要性,结合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需求,系统分析了上海崇明区在农业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升级新模式——"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原理与循环路径特点,解析了菜蚓鳝立体模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都市型郊区发展立体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李双喜吕卫光郑宪清张翰林张娟琴陶晓斌张惠兰
关键词: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模式
施肥对水稻土壤中溶解性有机氮空间分布的影响
溶解性有机氮(DON)具有较高的可生物利用性,是重要的土壤营养来源.通过测坑定位试验,采用PCR-DGGE方法,分析不同土壤深度(0~30 cm)中微生物多样性及DON的浓度分布.试验设置2个处理:化肥处理(CT)和混施...
张翰林何七勇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王金庆袁大伟吕卫光顾晓君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溶解性有机氮
我国有机肥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
对我国生产和施用有机肥料的政策导向和意义进行阐述,分析目前我国有机肥料生产质量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有机肥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进行预测.
吕卫光张翰林
关键词:有机肥产业政策技术创新
一种大棚生态循环种养盐碱地修复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棚生态循环种养盐碱地修复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棚生态循环种养方法,在大棚中养殖羊,将羊的排泄物经过微生物发酵后作为饲料喂养蚯蚓,并将羊的排泄物和蚯蚓的消解物作为肥料种植农作物,将...
蔡树美吕卫光诸海焘徐四新张翰林郑宪清谈永松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