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妮
- 作品数:17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水果分选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果分选设备,包括:输送机构、图像分选系统和分选转筒;输送机构将水果依次送至图像分选系统和分选转筒中,图像分选系统包括:色彩采集装置、灯光装置、计算机和水果移出装置,色彩采集装置与计算机信号连接,计算...
- 黄凯柳振亮赵和文张维妮李金苹唐蕾蒋怡冰
- 文献传递
- 从城市意象角度探讨高科技园区景观环境设计被引量:19
- 2003年
- 文章主要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的角度出发 ,对高科技园区的景观特征加以概括分析。文章从组成城市意象的道路、边界、标志物、节点、区域等 5个要素进行探讨 ,研究各种元素在科技园区中的一些景观特殊性 ,就其功能、形式、景观设计特别是绿地规划设计手法等进行分析研究。
- 付军张维妮王燕
- 关键词:城市意象高科技园区景观环境设计景观特征设计手法绿地规划
- 羽衣甘蓝在园林园艺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羽衣甘蓝是一种低热量、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物,作为冬季可露地栽培的多彩地被植物,羽衣甘蓝是北方萧瑟冬景中的一抹亮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随着园艺和园林学科的融合发展,以及城市美化需求的增加,羽衣甘蓝的引种栽培和景观应用受到关注。通过分析羽衣甘蓝植物学特征、食用与加工、育种与栽培,总结羽衣甘蓝的经济价值,提出其观赏价值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形式和市场前景,为羽衣甘蓝的应用拓展和研究方向提供思路和建议。
- 刘诗源李蕊张维妮
- 关键词:羽衣甘蓝园林景观观赏园艺
- 于继承中创新——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为例试谈老校园中心区景观环境改造设计
- 论文通过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校园中心区的调查与分析,找出了其在空间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效果、使用现状等方面的问题与特点.探求在保留原校园轴线格局不变,总绿量不减少,最少量减少绿地面积的前提下提升校园景观环境,以期能更好...
- 张维妮付军李爽李征
- 关键词:绿地面积景观环境
- 文献传递
- 亭子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亭子。;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休憩。;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整体的形状。;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省略视图:仰视图为不可见面,...
- 卢圣张维妮冯丽王芳
-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设计初探
-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包含了丰富的功能表达和深刻的艺术性.该论文根据当前国内外新、老大学校园的发展状况,在广泛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对大学校园景观环境建设的新要求.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探讨了校园人群...
- 张维妮
-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景观形象生态绿化
- 文献传递
- 北京胡同微空间景观设计探究
- 2020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形成于13世纪元代的北京胡同历经数百年发展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新生活需求。作为百姓生活的场所,如何提升其空间品质、激发其空间活力,已成为当前北京胡同更新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胡同微空间的概念、类型和特点,总结了胡同微空间环境卫生差、交通环境混乱、休憩设施缺乏、空间活力不足等现状问题,从微空间、微更新角度出发,提出了形象标志、生活艺术、零碎空间、传统创新、历史文脉、绿色生态、废物利用、多方协作、节能环保等空间优化策略。
- 陈晓涵张维妮
- 关键词:北京胡同微空间景观设计
- 树木双围栏露地防寒结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树木双围栏露地防寒结构,包括:多层围壁结构和上盖结构,所述多层围壁结构设置在地面上,所述上盖结构封盖在该多层围壁结构顶端,其中,多层围壁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内圈固定网、内圈挡土层、填土层、外圈挡土层和外圈...
- 黄凯柳振亮赵和文卢书云张维妮林栋东蒋怡冰唐蕾
- 文献传递
- 传统村落街巷景观提升策略研究——以北京昌平长峪城村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街巷景观面貌作为传统村落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在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原始风貌残存和保护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待得到改善与提升。文章在了解传统村落街巷景观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村落街巷景观的构成要素,并进一步揭示了街巷景观的特色价值及其保护提升对传统村落的重要意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提出合理的提升策略,并选取北京昌平长峪城村为研究实例,厘清村落街巷空间布局,进行街巷景观提升设计研究,以期为其他传统村落街巷景观的提升与更新提供经验借鉴。
- 边宇浩高侨张维妮
- 关键词:传统村落街巷空间
- 基于雨水花园理论的校园低洼林地景观改造探析
- 2021年
- 近年来,随着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应用,雨水花园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种重要应用形式,得到了大力推广,而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将雨水花园理念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中,能够在改善校园生态环境、展示生态可持续性的同时,展现其所赋予的教育意义。以北京农学院科技综合楼东侧林地为研究对象,将雨水花园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分析其区域绿地现状。针对场地现存的植物景观层次单一、植物种类匮乏、场地大面积黄土外露、雨水存续能力匮乏、使用指数不足等问题,提出以雨水花园建设为核心的可持续生态校园环境建设策略。
- 马歆如刘名洋边宇浩张维妮
- 关键词:雨水花园校园景观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