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
-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myc和c-neu癌基因在外耳和中耳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 王文娟樊兆民赵东张紧张涛
- 该课题研究c-myc和c-neu癌基因在外耳和中耳鳞癌组织中表达,有以下特点:1、对已证实30例外耳、中耳癌行c-myc和c-neu癌基因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发现二者与耳部鳞癌的发生有关,并具有一定协同致癌。2、c-...
- 关键词:
- 关键词:C-MYC癌基因癌基因表达
- 一种适合加温的快速ASAF固定液被引量:1
- 1998年
- 标本固定对病理诊断的正确性至关重要。选择对标本快速完全固定、不损害组织结构和影响染色效果的固定液,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水杨酸有松解胶原和溶解脂肪等作用,加入AAF液后消除了原固定液对组织变硬、皱缩的副作用,并适用于加温而快速固定标本。与福尔马林和A...
- 杜德利范慧张紧赵华
- 关键词:病理诊断标本
- 抗原修复液pH对免疫组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1年
- 范慧张紧杜德利葛庆玲
- 关键词:抗原修复液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染色
- c-myc和c-neu癌基因在外耳和中耳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在上皮癌变过程中c -myc及c -neu的表达及二者与外耳道和中耳鳞癌发生的相关性 ,以进一步阐明该类肿瘤的病因和发生机理。方法 :收集患者外耳道和中耳黏膜上皮 ,包括正常上皮 (N) 7例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IF) 5例 ,癌旁正常组织 (EAC) 8例 ,鳞状细胞癌 (SCC) 30例 (外耳癌 1 2例 ,中耳癌 1 8例 )。一抗分别为抗c -myc及抗c-neu单抗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 -myc及c -neu基因蛋白。结果 :( 1 )SCC组阳性率与其它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 )两种癌基因在高分化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均高。结论 :c -myc和c -neu与SCC关系密切 ,二者的表达具有高度相关性。
- 王文娟樊兆民赵东张紧
- 关键词:外耳中耳鳞状细胞致癌基因MYC基因NEU基因
- 血红素氧合酶-1及Toll样受体2/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emeoxyenase-1,HO-1)和Toll样受体2/4(Toll-likereceptor2/4,TLR2/4)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检测30例直肠癌组织中HO-1蛋白以及HO-1mRNA、TLR2/4mRNA的表达。结果:直肠癌组织中HO-1蛋白表达(13/30)明显高于正常组织(3/30)(P<0.05),HO-1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15.24,P<0.05);直肠癌组织中TLR2/4mRNA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且HO-1mRNA与TLR2/4mRNA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HO-1和TLR2/4在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呈正相关,提示参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 田飞张黎郭琼行崔彬张紧张淑卿邓佳
- 关键词:直肠肿瘤血红素氧合酶-1TOLL样受体
- 血红素氧化酶-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中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等方法检测46例人胃癌组织(C组)、癌旁3 cm组织(M组)和第1、2站淋巴结(L1、L2组)中HO-1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胃组织作对照(N组)。结果胃癌组织HO-1 mRNA表达水平最高,与M组、L1、L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组、L1、L2组HO-1 mRNA表达显著强于N组(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O-1呈高表达状态,可能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 张黎程力田飞崔彬张紧
- 关键词:血红素氧化酶-1胃肿瘤淋巴结
- 两种快速脱黑色素的方法被引量:12
- 2007年
- 范慧李百彦邹烨张紧
- 关键词:冷冻切片黑色素瘤
- 血红素氧化酶-1在大鼠肝移植中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改变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活性对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的影响。方法用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实验分为4组:实验对照组(n=44):供体鼠术前24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ml/kg;氯化血红素组(n=44):供体鼠术前24h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100mg/kg,在供肝4℃生理盐水保存期间,经门静脉注入氯化血红素100mg/kg;锌原卟啉组(n=44):供体鼠术前24h腹腔注射锌原卟啉5mg/kg,在供肝4℃生理盐水保存期间,经门静脉注入锌原卟啉5mg/kg;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5)。分别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移植肝脏中HO-1mRNA及蛋白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移植肝脏肝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肝移植术后供体肝HO-1表达增强。肝移植术后氯化血红素组HO-1mRNA表达水平高于实验对照组,血清ALT和AST水平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锌原卟啉组术后肝组织HO-1mRNA表达水平低于实验对照组(P<0.05),血清ALT和AST水平高于实验对照组(P<0.05)。肝移植术后48h肝细胞凋亡率锌原卟啉组最高,氯化血红素组最低,实验对照组介于二者之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实验对照组、氯化血红素组及锌原卟啉组3组的生存大鼠分别为7/12、9/12和4/1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手术过程可促进大鼠肝脏HO-1表达增强;术前采用药物诱导HO-1可降低移植术后肝细胞凋亡率,减轻肝脏损伤程度,提高术后生存率。
- 张黎程力李更生崔彬张紧
- 关键词:血红素氧化酶-1肝脏
- 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气道重建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气道管壁结构改变与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PDGF)在气道黏膜中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12例EB(A组 )、10例哮喘 (B组 )和 10例早期周围型肺癌 (C组 )患者 ,经纤维支气管镜作肺下叶段支气管黏膜活组织检查 (简称活检 ) ,C组患者活检取健侧肺。苏木精 伊红 (HE)染色观察气道上皮下基膜 (SBM )厚度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 β1和PDGF在气道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A组SBM厚度为 (6 3± 1 4 ) μm、B组为 (8 2± 1 5 ) μm、C组为 (4 1± 1 2 ) μm ,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A组气道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中TGF β1和PDGF每平方毫米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5 9± 9)个、(4 7± 7)个、B组分别为(85± 12 )个、(76± 11)个、C组分别为 (31± 4 )个、(2 0± 3)个 ,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TGF β1和PDGF与SBM厚度呈正相关关系 (r分别 =0 76、0 5 2 ,P <0 0 5 )。结论 EB患者可以出现类似于支气管哮喘的气道SBM增厚的病理改变 ,且TGF β1和PDGF在EB气道黏膜下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李怀臣张紧黄琛王茂芬姜淑娟牟晓燕林殿杰迟翔宇苏莉莉朱玲张才擎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气道重建气道黏膜
- 变应原在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 2004年
- 李怀臣黄琛牟晓燕张紧
- 关键词:变应原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