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曼利

作品数:22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因子Α
  • 4篇肿瘤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转化生长因子...
  • 4篇化生
  • 4篇肝硬化
  • 3篇血清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样
  • 3篇综合征
  • 3篇误诊
  • 3篇肝癌
  • 3篇癌患者
  • 3篇表皮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 2篇蛋白
  • 2篇血清胰岛素
  • 2篇血清胰岛素样
  • 2篇炎症

机构

  • 20篇河北省人民医...
  • 2篇河北省医院

作者

  • 22篇张曼利
  • 10篇吕晓萍
  • 10篇甄承恩
  • 7篇苏少慧
  • 5篇康喜荣
  • 5篇胡义亭
  • 3篇邢国章
  • 3篇王鼎鑫
  • 3篇高俊茶
  • 2篇张志清
  • 2篇吴朝梅
  • 2篇李新吉
  • 2篇张建生
  • 2篇陈卫华
  • 2篇崔秋英
  • 2篇杨晶
  • 2篇卢亚敏
  • 1篇赵永胜
  • 1篇高俊荼
  • 1篇高献忠

传媒

  • 5篇临床荟萃
  • 4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河北医药
  • 2篇河北中西医结...
  • 2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8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2例报告
1989年
本文报告经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本院自1979年7月—1986年4月经胃镜检查、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胃恶性肿瘤779例,其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2例,占同期胃恶性肿瘤的.5%,发病年龄21—66岁。男3例,女9例。
张曼利张志清
关键词:胃肿瘤淋巴瘤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11例误诊分析
1997年
根据Dawson’s[1]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L)的诊断标准,本院经胃镜检查.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误诊11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分析误诊情况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5例,女10例,年龄21-66岁,平均50.0岁,病程10天-20年。临床表现上腹痛13例.食欲不振12例,消瘦10例.恶心呕吐8例.上腹包块7例.贫血6例,黑便4例,呕血3例,发烧3例。X线钡餐造影检查10例.6例诊为胃癌.2例诊为胃溃疡,2例未见异常。15例均作纤维胃镜检查,4例诊为胃恶性淋巴瘤,11例误诊为胃癌。手术治疗10例.7例行胃大部切除(包括周围区域淋巴结).3例剖腹探查,因肿瘤巨大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未切除,5例拒绝手术。病理组织学分型:淋巴肉瘤10例,胃何杰金氏病3例,网状细胞肉瘤2例。
张曼利吕晓萍贾冬梅
关键词:胃肿瘤病理活检误诊钡餐
肝肺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苏少慧吕晓萍杨晶张曼利冯珏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血气分析
IGF-Ⅱ、TGFα和EGF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变化,探讨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癌(PHC)组32例,肝硬化(LC)组54例,对照组32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IGF-Ⅱ、EGF和TGFα的含量。结果血清IGF-Ⅱ、TGFα和EGF水平明显高于LC组和对照组,血清IGF-Ⅱ水平与甲胎蛋白(AFP)呈正相关,而且在AFP阴性肝癌中血清IGF-Ⅱ亦有较高的阳性率。结论血清IGF-Ⅱ、TGFα和EGF配合AFP检测对于监测癌前状态的慢性肝病恶性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尤其是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较大。
高俊茶康喜荣张曼利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Α表皮生长因子
药物性肝病30例临床分析
2003年
苏少慧陈丽萍张曼利
关键词:药物性肝病
胃食管返流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因果关系被引量:7
1994年
近年来,国外对胃食管返流(GER)与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支)两者关系的研究日渐增多,国内对此尚未引起重视。我院对57例(哮喘39例,慢支18例)进行了X线检查,食管镜活检及临床综合治疗以探讨两者的关系。 1
赵永胜蔡玉琴高云风卢荣台张曼利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支气管炎哮喘
脾脏占位性疾病14例临床分析
2001年
苏少慧张曼利高献忠
关键词:脾脏肿瘤CTB超
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含量与肝功能的关系研究
2003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Ⅱ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4例肝硬化患者和32例正常人空腹血清IGF-Ⅱ,同时测定各项肝功能指标:ALT、AST、r-GT、AKP、A、A/G、TB等。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IGF-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IGF-Ⅱ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关。结论:检测血清IGF-Ⅱ水平有助于肝硬化的病情监测和预后估计。
高俊荼张曼利苏少慧
关键词:肝硬化肝功能
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脾亢误诊为早期再障1例
2001年
胡义亭苏少慧甄承恩张曼利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脾机能亢进误诊
肝癌与肝硬化患者的HBV、HCV血清标志物检测与分析
1996年
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HBV、HCV感染易慢性化,且与肝癌(PHC)和肝硬化(LC)的发生密切相关,为阐明这一关系,本文对124例肝病病人进行了HBV、HC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检测对象,PHC56例、LC68例,男101例、女23例,男女之比约为4.4:1。年龄13~94岁,均为1992~1995年在本院就诊的住院或门诊病人。PHC是依典型临床表现、AFP、病理及CT等资料临床确诊;LC的诊断均符合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
吴朝梅李新吉陈卫华崔秋英张曼利
关键词:肝癌肝硬变丙型肝炎病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