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智健

作品数:20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老年
  • 5篇耐药
  • 5篇肺炎
  • 4篇通气
  • 3篇单胞菌
  • 3篇老年患者
  • 3篇呼吸机
  • 3篇呼吸机相关
  • 3篇机械通气
  • 3篇高龄
  • 3篇高龄老年
  • 2篇氧合
  • 2篇嗜麦芽寡养单...
  • 2篇脓肿分枝杆菌
  • 2篇重症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纤维化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耐药性
  • 2篇老年人

机构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30...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北京老年医院

作者

  • 20篇张智健
  • 9篇刘长庭
  • 4篇康春燕
  • 3篇孙宝君
  • 3篇王德龙
  • 3篇李洪霞
  • 3篇李艳
  • 2篇曹丰
  • 2篇王立万
  • 2篇周长喜
  • 2篇邹琳
  • 2篇李天志
  • 2篇王雅娟
  • 2篇范利
  • 2篇俞森洋
  • 2篇刘婷婷
  • 1篇何耀
  • 1篇黄炜
  • 1篇卢俊宇
  • 1篇赵雁林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膜氧合在救治危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对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IMV)或体外膜氧合(ECMO)干预的疗效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150例实验室确诊的COVID-19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接受IMV治疗患者(IMV组)和接受无创通气、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无辅助通气治疗患者(非IMV组)的临床转归,同时将IMV患者分为ECMO组和非ECMO组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OVID-19危重症患者入ICU后行IMV治疗、ECMO治疗的危险因素。结果IMV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IMV组(69.7%vs.8.2%,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IMV组与非IMV组间患者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CT)、总胆红素(Tbil)、肌红蛋白(Mb)有显著性差异。多变量回归显示,较高WBC(OR 4.897,95%CI 2.165~11.073,P<0.001)、PCT(OR 2.865,95%CI 1.309~6.269,P=0.008)和较低Hb(OR 0.313,95%CI 0.134~0.735,P=0.008)是患者接受IMV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相对于非ECMO组患者,接受ECMO治疗患者年龄更小,合并冠心病比例更高(P=0.01),以及更高水平的PC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bil、Mb、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原时间、以及D-二聚体>0.5的比例,并且入院至接受IMV治疗的间隔时间更短,而氧合指数(PaO2/FiO2)更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大于65岁(OR 0.175,95%CI 0.036~0.855,P=0.031)和较高的PaO2/FiO2(OR 0.014,95%CI 0.001~0.143,P<0.001)是患者接受非ECMO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ECMO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非ECMO组(52.6%vs.13.7%,P<0.001)。结论入ICU时患者WBC、Hb水平是患者行IMV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患者年龄以及PaO2/FiO2是患者行ECMO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与IMV支持相比,ECMO治疗是一种相对可靠的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COVID-19危重症患者死亡率。
李双磊赖巍杜中涛马新华申华冯泽坤卢俊宇熊瑶瑶吴扬张智健任崇雷肖苍松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危重症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龄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高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6月医院确诊断为VAP的123例高龄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4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6.8%,革兰阳性菌占13.2%;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4.4%、鲍氏不动杆菌占17.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4.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7.6%;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8.6%;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高龄VAP的主要病原菌,应加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曹萌邹琳罗燕萍杨继勇张智健孙宝君
关键词:高龄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
肺放线菌病三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3例肺放线菌病及国内65例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6~77岁,中位年龄47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实验室检查炎性指标轻度升高,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在右上肺,最典型的CT表现为团块中心低密度液化坏死区,伴大小不等的空洞或多个类圆形小空泡形成,即"空洞-悬浮气泡征"。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显示病灶呈轻度代谢增高。68例患者多由手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从出现症状到最终确诊平均时长10个月,最长甚至达6年5个月,且首诊正确率为5.9%。41例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15例抗生素联合手术治疗,12例单纯手术治疗,治愈率达88.7%。本院诊治的3例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下,症状迁延不愈。结论肺放线菌病临床特征不典型,误诊率高。当临床怀疑肺放线菌病时,应充分与微生物科沟通,确保厌氧环境下培养并延长培养周期,并积极行组织培养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或手术。既往报道治愈率高,但本院诊治的3例患者症状迁延不愈,提示部分肺放线菌病预后不乐观。
刘婷婷李洪霞张智健
关键词:肺放线菌病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现状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临床分离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0株,经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重新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4种抗菌药物的MIC、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致序列[(ERIC)-PCR]方法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流行特征。结果3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氨曲南和阿米卡星高度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仍保持一定敏感性,敏感率分别为96.7%、76.7%、73.3%和60%。ERIC-PCR指纹图谱显示3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由26种不同克隆构成。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复方磺胺甲噁唑、替卡西林-克拉维酸仍保持一定敏感性。3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显示基因型多态性。
李艳刘长庭王德龙康春燕张智健
关键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性分子流行病学
案例教学法联合基于问题教学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CBL)联合基于问题教学法(PBL)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解放军医学院选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课程的80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BL-PBL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各40名。比较两组授课前后的测验结果,包括基础理论、病例分析、操作技能;并比较两组课后的自我认知感受和满意度调查、课程改善意见问卷结果。结果课前测验中,CBL-PBL组操作技能得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基础理论得分低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后测验中,CBL-PBL组在病例分析、操作技能及总分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课后测验中各项评分均高于本组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L-PBL组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师生互动、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吸收能力、教学满意度分数均高于传统教学组,节省空闲时间分数低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课程改善意见问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PBL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COPD临床教学效果,并且提高自我认知感受及满意度。
刘婷婷王子都张朝凤张智健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实践教学
血红素氧合酶-1对老年大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老年大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常规通气对照组(C组)、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组(VILI组)、氯铁血红素干预组(Hemin组)、铬卟啉干预组(CrMP+Hemin组)。C组采用小潮气量通气4 h;VILI组采用致伤性大潮气量通气4 h;Hemin组和CrMP+Hemin组均给予HO-1特异性诱导剂(氯铁血红素),其中CrMP+Hemin组加用抑制剂(铬卟啉),通气条件同VILI组。机械通气4 h后处死大鼠,分光光度计和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各组肺组织HO-1活性与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计算肺损伤评分,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计算肺湿干比,化学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C)变化。结果 在机械通气4 h后,与C组比较,VILI组肺组织HO-1蛋白水平和活性、肺损伤评分、BALF蛋白含量、肺湿干比及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TAC明显下降(P<0.05)。Hemin组较VILI组的HO-1蛋白水平和活性、TAC明显升高(P<0.05),肺损伤评分、BALF蛋白含量、肺湿干比及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与Hemin组比较,CrMP+Hemin组HO-1蛋白表达和活性、TAC明显降低(P<0.05),肺损伤评分、BALF蛋白含量、肺湿干比及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氯铁血红素通过诱导HO-1表达减轻老年大鼠VILI肺损伤,改善肺内氧化应激,对老年大鼠VILI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成为VILI防治的有效靶点。
张虹陈振鸿秦雪冰王雅娟刘庆辉张智健安莉
关键词:血红素氧合酶-1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通气机氧化应激
机械性吸-呼气排痰技术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在高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机械性吸-呼气排痰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技术在高龄老年人群应用的适宜性及其对机械通气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高龄老年行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延续传统的气道护理技术和肢体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用机械性吸-呼气排痰技术和体外膈肌起搏技术。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部感染发生率、1 h和24 h排痰量变化、膈肌增厚率、撤机时间以及撤机成功率和病死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 h和24 h排痰量、膈肌增厚率高于对照组,撤机时间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吸-呼气排痰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技术与传统的气道护理技术相比,能够帮助高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更加安全有效地实现气道廓清和呼吸肌锻炼目的,提高膈肌的肌力和耐力,增强高龄老年患者自主咳嗽能力;且干预方式温和,患者易于接受,值得在高龄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广泛应用。
赵静侯惠如张智健来纯云武淑萍王娟丽
关键词:机械通气体外膈肌起搏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临床分离株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机制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情况,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IC,PCR法扩增Ⅰ型整合子特异的整合酶基因和sul1基因。结果30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中,5株(16.7%)表现为对复方磺胺甲噁唑高MIC,5株菌的Ⅰ型整合酶基因(intⅠ1)和sul1基因扩增阳性,其余均为阴性。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高度耐药性可能与Ⅰ型整合子的存在有关。
李艳刘长庭王德龙康春燕张智健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
职业性急性高原病的氧疗研究进展
2024年
急性高原病是降低高原作业效率最重要的原因,吸氧是迄今为止缓解急性高原病最为便捷和有效的方法,合理用氧对于顺利开展救援任务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缺乏贴合灾害救援职业特点的氧疗实施标准。本文从生理病理学出发,对职业性急性高原病的影响因素、氧疗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应急救援人员合理使用高原稀缺的氧疗资源、巩固救治成果提供参考。
张玉婷赵诺张智健张丽娟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应急救援氧吸入疗法
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5年
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abscessus complex,MABC)是可引起人体致病的重要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它由脓肿分枝杆菌、马赛分枝杆菌和Mycobacterium bolletii 3个菌种组成。多靶位基因测序为MABC准确可靠的菌种鉴定方法。克拉霉素是MABC感染所致疾病治疗的基石,近年来,MABC研究较大的进展就是红霉素核糖体甲基化酶(41)[erythromycin ribosome methytransferase,erm(41)]基因的发现,erm(41)与克拉霉素诱导耐药相关。脓肿分枝杆菌和M.bolletii均携带完整的erm(41)基因,而马赛分枝杆菌erm(41)基因有2个片段缺失。脓肿分枝杆菌28位碱基具有多态性,T28序列型可诱导耐药,C28序列型不诱导耐药。为检测脓肿分枝杆菌是否对克拉霉素诱导耐药,建议培养时间由3d延长至14d。另外,已有证据表明MABC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染,有必要研究MABC的基因分型技术。
张智健逄宇赵雁林刘长庭
关键词:分枝杆菌属非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