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燕
- 作品数:92 被引量:32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TNF-α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基因TNF-α-308、TNF-α-238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区选取12个肝癌高发家族(124例)及与之相对应的12个非肿瘤对照家族(12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NP芯片技术检测两组中TNF-α-308、TNF-α-238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肝癌高发家族组TNF-α-308G/A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家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vs11.6%,χ2=5.376,P=0.020);肝癌高发家族组TNF-α-308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亦高于对照家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3%vs5.8%,χ2=4.877,P=0.024)。两组TNF-α-238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308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相关,携带TNF-α-308A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肝癌高发家族成员患肝癌的风险;TNF-α-238基因多态性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无统计学关联。
- 王崇科张春燕黄天壬余家华邓伟黄琼华董鑫胡洪波
- 关键词:肝肿瘤TNF-Α单核苷酸多态性家族聚集性
- 乳腺原发癌和转移淋巴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抗乳腺癌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同个体乳腺原发癌和转移淋巴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抗瘤活性。方法从35例乳腺癌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乳腺原发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分离出乳腺原发癌TIL和转移淋巴结TIL,观察不同部位获得的TIL体外对不同部位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乳腺原发癌TIL对乳腺原发癌癌细胞与转移淋巴结TIL对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均具有很高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71.31±3.11)%和(69.38±2.51)%],明显高于乳腺原发癌TIL对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和转移淋巴结TIL对乳腺原发癌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0.31±2.89)%和(49.80±3.21)%]。结论同一个体乳腺癌其原发癌和转移淋巴结TIL抗瘤活性有差别。
- 张小英张志明刘剑勇赵荫农张春燕唐凯利基林
- 关键词:乳腺原发癌转移淋巴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杀伤活性
- 小鼠肝癌全细胞抗原致敏骨髓DC激活TIL抗癌机制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小鼠肝癌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DC)前后DC表型变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肝癌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激活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的抗癌机制。方法:取得小鼠骨髓细胞并诱导生成DC,用冻融法制备的小鼠肝癌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然后用已致敏的DC激活TILs,测定DC致敏前后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表达变化及DC分泌细胞因子IL-12、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评估激活前后TIL对H22细胞的杀伤活性,同时以小鼠脾淋巴细胞作为杀伤对照。结果:致敏后小鼠骨髓DC表面抗原CD80、CD86、CD40和MHCⅡ表达率分别为(57.55±7.32)%、(54.49±14.20)%、(46.79±8.25)%和(53.94±13.94)%,明显高于未致敏DC的(20.01±5.22)%、(24.56±9.08)%、(18.06±5.13)%和(30.24±8.39)%,P值均<0.05;DC上清液中IL-12、IL-2、IFN-γ和TNF-α浓度分别为(80.40±1.33)、(94.67±3.36)、(29.83±1.20)和(75.01±4.10)ρg/mL,明显高于未致敏DC的(19.35±0.99)、(11.25±0.50)、(1.05±0.09)和(2.02±0.27)ρg/mL,P值均为0.000。经致敏后成熟DC激活的TIL对H22细胞杀伤率为(81.80±2.90)%,明显高于未激活TIL、激活或未激活小鼠脾淋巴细胞的(62.64±3.94)%、(47.35±3.40)%和(28.45±2.56)%。结论:H22细胞全细胞抗原致敏DC后,其表型变化及细胞因子分泌增多是其诱导活化TIL抗癌活性的可能机制。
- 张志明冯钟煦周敏刘剑勇赵荫农张春燕唐凯吕丽琼罗善超
- 关键词: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癌机制小鼠
- 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特异性抗小鼠肝癌研究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向包括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在内的T淋巴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反应。本文旨在探讨H22细胞和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方法从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H22细胞、Hepal-6细胞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71·31±3·11)%,明显高于其对Hepal-6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0·11±3·03)%,(30·31±2·89)%];也明显高于未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9·80±3·21)%,(48·76±3·60)%和(19·23±2·71)%]和对Hepal-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39·4±3·21)%,(38·62±2·87)%和(18·73±2·40)%]以及对B1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26·38±2·51)%,(25·82±2·70)%和(18·34±3·01)%],同时经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来源于H22瘤体)也可诱导相对较低的对B16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结论来源于H22瘤体的TIL经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后可产生很强的针对H2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说明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体外抗小鼠肝癌免疫。
- 张志明刘剑勇赵荫农袁卫平张力图张春燕李挺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H22细胞B16细胞树突状细胞激活小鼠肝癌
- 广西壮族人群microRNA-146a基因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广西壮族人群micro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多态性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别选择广西肝癌高发区壮族肝癌患者110例以及健康对照者110名,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对micro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进行SNP分型,以χ2检验比较micro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多态基因型与肝癌发生危险性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中micro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的CG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CG基因型者患肝癌风险增高(OR=3.473,95%CI:1.116~10.802,P=0.032),GG基因型在两组间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等位基因C和G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2.7%和37.3%,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7.7%和32.3%,等位基因C或G在两组间分布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roRNA-146a基因rs2910164位点的CG基因型携带者的肝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其CG基因型可能是广西壮族人群肝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之一。
- 黄琼华黄天壬利基林王崇科韦忠亮李云西张春燕
- 关键词:肝肿瘤RS单核苷酸多态性
- 广西肝癌高发区壮族人群血清黄曲霉毒素B1暴露与肝癌家族聚集性关系的研究
- 探讨在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血清中的黄曲霉毒素B1(AFBl)及其它相关因素暴露情况与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了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12个肝癌高发家族(108例)和相对应的12个...
- 黄天壬翟红艳涂文升邓伟余家华张春燕
- IGF-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相关基因IGF-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现场人群中选取113例原发性肝癌及113名健康对照人群。以筛选IGF-1R基因SNPrs61740868位点为遗传标志,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法)检测IGF-1R基因rs61740868多态性及其基因分布的频率。结果肝癌病例组与对照组IGF-1R基因rs61740868位点均未发生基因突变,其基因型均为CC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R基因rs61740868位点多态性与肝癌发生无关,可能不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 秦艳霞黄天壬邓伟余家华张春燕利基林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IGF-1单核苷酸多态性
- 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肝癌活性;并将H22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H22-DC-TIL)过继免疫荷瘤小鼠,研究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H22细胞、Hepal-6细胞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应用H22-DC-TIL后荷瘤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的NK、LAK、CTL活性及血清TNF活性,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1)H22-DC-TIL具有很强的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71.31%±3.11%),明显高于其对Hepal-6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0.11%±3.03%和30.31%±2.89%);也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H22-DC-小鼠脾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H2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9.80%±3.21%、48.76%±3.60%和19.23%±2.71%)和对Hepal-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39.40%±3.21%、38.62%±2.87%和18.73%±2.40%)以及对B1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26.38%±2.51%、25.82%±2.70%和18.34%±3.01%),同时B16-DC-TIL(TIL来源于H22瘤体)也可诱导相对较低的对B16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2)H22-DC-TIL可明显诱导提高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NK、LAK和CTL活性(活性分别为30.43%±1.35%、31.40%±1.80%和35.30%±1.20%),并可检测到血清TNF水平明显上升[血清TNF为(40.41±1.85)U/m l],它们均达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未经DC激活的TIL组、H22-DC-小鼠脾淋巴细胞组、未经DC激活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1)H22-DC-TIL可产生很强的体外针对H22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2)H22-DC-TIL可明显诱导提高荷瘤小鼠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 刘剑勇张志明赵荫农张力图张春燕唐凯吴飞翔黄山李挺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H22细胞杀伤活性
- TNF-α基因转导淋巴细胞对人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因导入淋巴细胞能否增强其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从胃癌转移淋巴结中分离淋巴细胞及胃癌细胞并在体外培养扩增,再用脂质体法将TNF-α基因导入淋巴细胞,在蛋白印迹法证实导入基因成功表达后,再用MTT法检测此转基因淋巴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15例行TNF-α转导的淋巴细胞中,12例经蛋白质印迹法证实转导成功;其中4例转导入TNF-α基因后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另外8例则未见显著增强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采用脂质体法能成功将TNF-α基因转导入淋巴细胞,而且转导入TNF-α基因有可能增强淋巴细胞对胃癌细胞的杀死作用。
- 陈建思叶青青蔡君杨华伟刘剑勇张力图利基林张春燕
- 关键词:淋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转导
- 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寻找更有效的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为乳腺癌的发生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18例正常乳腺组织,39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78例乳腺癌组织的DNA,参考文献选取D2S443、D11S988、D21S1436、D3S1766、D2S2739这5个微卫星位点,在基因库中查出相应的引物序列,PCR扩增位点的DNA,然后用12%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后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ER2、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18例正常乳腺组织未见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发生,39例乳腺良性肿物组织中有5例至少1个位点发生MSI,MSI的发生率为12.82%(5/39)。78例乳腺癌中有35例至少1个位点出现MSI,MSI的发生率为44.87%(35/78),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65,P=0.000),MSI的发生率与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HER2表达有相关性(分别为P=0.018,P=0.04,P=0.039)。结论:乳腺癌中普遍存在着MSI,并且MSI更多发生在有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及临床分期晚的病例中,提示预后较差的乳腺癌病例中MSI的发生率更高,MSI可能是判断乳腺癌临床分期的一个分子标志,有助于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
- 吕丽琼刘剑勇张志明赵荫农张春燕张力图唐凯
- 关键词:乳腺癌微卫星不稳定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