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成森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梗死
  • 4篇急诊
  • 3篇血栓
  • 3篇血栓抽吸
  • 3篇介入
  • 3篇抽吸
  • 2篇动脉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心室
  • 2篇血管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急诊PCI
  • 2篇急诊介入
  • 2篇STEMI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途径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机构

  • 7篇青岛大学

作者

  • 7篇张成森
  • 3篇孟昭艳
  • 3篇尹作民
  • 3篇王玉宏
  • 2篇刘为生
  • 2篇李长江
  • 2篇王燕
  • 1篇滕军
  • 1篇刘翠薇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山东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4篇2010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PCI)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变化与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因STEMI行急诊PCI患者25例,术后第1、3、7、14、28天时采集肘静脉血,测定血清VEGF含量。第28天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VEGF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后第3天患者VEGF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第14天左右达高峰,第28天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28天时,血清VEGF与LVEF呈正相关。结论 AMI患者行PCI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持续升高,与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有关,可改善术后心功能。
王燕尹作民李长江刘为生滕军王玉宏张成森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通路在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急性心肌梗死后产生的左心室病理性重构可使心脏部分功能发生进行性减退,这也是导致心力衰竭产生及发展的关键因素。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常表现为心肌细胞发生代偿性增生、心肌间质成纤维细胞形成以及细胞外基质代谢功能遭到破坏等,尤其以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增多和胶原比例的改变最为显著。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可参与多种器官组织的调节,也是重要的促心室重构生长因子,其异常表达与临床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相关。TGF-β可通过调节Smads通路参与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对调控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改善心室重构均具重要干预作用。TGF-β且作为一类可对多数细胞产生刺激的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Smads所介导,并可在参与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而在心力衰竭中抑制心肌纤维化形成是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关键所在。因此,通过TGE-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确定相关治疗靶点和分子机制对抑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及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成森刘锐鲍永辉时金栗李长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室重构
经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急诊介入治疗STEMI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STEMI行急诊PCI患者225例,随机分为桡动脉组123例,股动脉组102例。分析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心肌梗死部位、血管病变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6.7%,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尹作民王燕张成森刘为生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急救医疗服务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PCI术中血栓抽吸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观察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进行血栓抽吸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我中心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共177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血栓抽吸组(81例),仅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标准PCI组(96例),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术后心肌供血和心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 血栓抽吸组支架直接置入率、术后2 h ST段回落〉50%率、冠脉心肌灌注分级(TMP)和校正的TIMI记帧法(CTFC)血流均明显优于标准PCI组;发病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与B型尿钠肽(BNP)值显著低于标准PCI组.结论 STEMI急诊介入术中应用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可增加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减少坏死心肌数量,从而改善STEMI近期预后.
王玉宏张成森孟昭艳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抽吸
STEMI急诊PCI术中血栓抽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进行血栓抽吸术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
王玉宏张成森孟昭艳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术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0月1日至2009年9月30日在青岛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共158例,其中急诊介入术加血栓抽吸治疗者为血栓抽吸组(n=76),同时期条件相当仅行急诊介入治疗患者作为标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n=82),比较两组的基础资料、术后及住院和随访期间等情况。结果血栓抽吸组支架直接置入率、术后2hST段回落>50%率、冠状动脉心肌灌注分级(TMP)和校正的TIMI记帧法(CTFC)血流均明显优于标准PCI组;发病后24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与B型尿钠肽(BNP)值显著低于标准PCI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不明显。结论 STEMI急诊介入术中血栓抽吸治疗安全可靠,增加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减少坏死心肌数量,可以改善STEMI近期预后。
尹作民孟昭艳张成森刘翠薇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抽吸
MTHFR基因多态性与青年脑血管病的关系
目的:研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青年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67例青年脑血管病(男37例,女3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42.5±6.6岁)及71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男3...
张成森
关键词:脑血管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