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丹东凤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类及带毒情况调查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为了解宿主动物密度、构成和感染情况,为防治出血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夹夜法。结果 2008-2010年共捕鼠700只,共4科7属9种,分布于居民庭院、库房及野外农田、草地、灌木丛等。优势种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平均鼠密度为3.83%,带毒率为9%。结论凤城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流行高峰和春秋季节鼠密度较高密切相关,为此控制出血热的发生和流行关键在于春秋季前开展村内外较大规模的灭鼠防鼠工作和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减少劳作和家庭环境中与鼠的接触及提高免疫力,是控制和降低出血热发病的有效措施。
- 张平高煜杨淑华陈君洪江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鼠类
- 凤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类及带毒情况调查研究
- 2010年
- 目的查清疫区鼠种组成,为控制流行性出血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鼠夹夹夜法,诱饵为花生米。结果共捕获鼠种8种,分布于居民庭院、库房及野外农田、草地、灌木丛等。村内平均鼠密度为10.80%,优势种为褐家鼠。村外平均鼠密度为6.30%,优势种为黑线姬鼠。结论凤城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流行高峰和春秋季节鼠密度较高密切相关。
- 高煜杨淑华张平陈君洪江
- 关键词:出血热鼠种鼠密度
- 丹东市宽甸县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类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高煜杨淑华张平陈君王兵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鼠类疫区丘陵地带种群分布
- 丹东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报告
- 2013年
- 目的掌握丹东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指导医疗机构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采用采样检测方法对丹东市506所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全市506所医疗机构共采样3 070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4.6%。市级、县级、乡镇医疗机构及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9.7%、96.9%、94.7%和90.7%。压力蒸汽灭菌和医疗用品合格率均为100%,紫外线照度、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7.7%、95.5%和90.7%,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仅为86.3%。结论丹东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差别较大,市级和县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要好于乡镇医院,个体诊所的消毒质量较差。
- 孙丹阳张平陈君
- 关键词:消毒质量
- 丹东市市区蚊虫的种类及其生态习性调查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丹东市区成蚊的种类组成、季节消长、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为制定可行的科学实施方案及灭蚊达标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挥网法、目测法。结果丹东市区常见蚊种共3属7种;7-9月份为活动高峰期;成蚊栖息场所因蚊种不同而有差异;丹东市区成蚊越冬场所有改变。结论因地制宜,根据蚊虫栖息、越冬场所的变化而调整相应防治方案,控制蚊虫密度,降低蚊媒传染病的发生。
- 陈君刘奇男张平
- 关键词:成蚊生态习性
- 丹东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丹东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0年对市、县(区)、乡(镇)三级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紫外线灯和使用中消毒剂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共采样3 625份,合格3 275份,平均总合格率90.34%。2009年和2010年合格率分别为89.04%和91.56%,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2),市、县和乡镇三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合格率依次为95.47%、91.46%和87.56%,随医疗机构级别降低,合格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不同监测项目中合格率最高的是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9.50%;最低的是空气,合格率为81.67%。结论丹东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不平衡,乡镇级医院是今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同时应加强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 管兆军耿晓萃张晓东陈君张平安玉增
- 关键词:消毒效果
- 2011年东港市按蚊监测结果分析
- 2013年
- 目的准确掌握东港市媒介按蚊种群构成、分布和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为科学实施《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项目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方法诱蚊灯法、栖息蚊虫捕捉法、人诱帐法。结果诱蚊灯法捕获的按蚊占捕蚊总数的19.83%,按蚊活动时间为6月上旬-10月下旬,高峰季节为7-9月,夜间20:00-24:00时及清晨4:00-5:00时是按蚊吸血活动高峰。结论东港地区按蚊密度较高是蚊种构成比的第3位,是该地区蚊虫防治工作的重点。
- 张平陈哲
- 关键词:按蚊
- 丹东市疟疾疫区中华按蚊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掌握丹东市中华按蚊密度及季节消长,为预防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人诱帐法。结果 2008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蚊总数的3.85%,2009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获总数的3.70%,2010年捕获的中华按蚊占捕获总数的2.90%,中华按蚊活动时间为6月上旬-10月下旬,高峰季节为7-9月。结论丹东地区中华按蚊和疟疾发病率相吻合,必须做到减少蚊虫叮咬,才能降低疟疾发病率。
- 张平陈君高煜
- 关键词:中华按蚊
- 丹东市蟑螂种群分布及生态习性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 摸清丹东地区蟑螂种群分布及生态习性,为城市蟑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蟑螂屋粘捕法。结果 丹东市蟑螂活动时间为1—12月,高峰季节为5-10月。常见蟑螂种类有3种,即:德国小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德国小蠊为丹东市优势种。结论 蟑螂在丹东市分布广泛,应进一步加强蟑螂监测工作,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张平
- 关键词:蟑螂种群生态习性
- 丹东市区蝇类监测结果与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调查丹东地区蝇的种类、季节消长,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诱蝇笼法。结果丹东市常见蝇类有4科11属15种,优势种为厩腐蝇、丝光绿蝇和黑尾黑麻蝇。蝇类活动从4月份开始,高峰在7-8月份,10月份蝇类活动消失。2002-2006年丹东市蝇密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结论控制蝇类密度,需长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张平
- 关键词:蝇类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