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云
- 作品数:1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预后的评估
- 2010年
- 目的研究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预后的评估。方法采用Bruce方案对89例AMI后患者(PCI32例,非PCI57例)在急性后期至陈旧性期的不同时期进行rrET。结果32例PCI患者9例出现阳性,23例出现阴性,阳性率占28.13%;57例非PCI患者29例出现阳性,28例出现阴性,阳性率占50.09%。结论PCI患者预后比非PCI患者好。
- 池莲花黄露张小云植爱容刘志兰
- 关键词: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急性心肌梗死预后阳性率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20例临床分析
- 2006年
- 本文分析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20例的心电学特征,分析结果为冠心病最高,51例(42.5%);其次为高血压病,11例(9.2%)。记录到室速2337阵,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2332阵(99.7%),其中97.7%为单源性室性心动过速,2.6%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6阵(0.3%)。室速发作呈左束支传导阻滞波形76例(63.3%);ST-T改变109例(90.8%),其中缺血型ST-T改变占73.4%,提示室性心动过速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间以8~12点发生率最高,其次为16~20点,提示这可能与室速与心脏自主神经之间平衡失调有关。
- 张小云植爱容
-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
- 应用心电图QT离散度提高运动试验阳性的准确率
- 2003年
- 植爱容张小云
- 关键词:心电图QT离散度运动试验阳性冠心病心肌缺血
- 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对32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以及昼夜节律进行监测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心房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存在昼夜节律并各有规律。结论心律失常与窦房结功能减退有关,心律失常存在昼夜节律,临床应根据其节律进行治疗,以降低心脏性猝死率。
- 张小云植爱容陈捷
- 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昼夜节律动态心电图
-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规律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规律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对366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规律及其昼夜节律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以冠心病的发生率最高(55.2%);检出率随年龄而增加,老...
- 张小云植爱容黄露
-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昼夜节律动态心电图
- 文献传递
- 老年人动态心电图360例临床分析
- 1996年
- 通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共360例资料分析。发现正常动态心电图83例(23%);心律失常241例(66.9%);缺血性改变45例(12.5%,其中41例(91.1%)为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例合并有心律失常。分析提示动态心电图对老年人的心律失常检出出率较镐,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率远较心绞痛多。
- 张小云
- 关键词:老年人动态心电图
- 老年人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诊断
-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及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230例老年人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以及发作规律,并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与活动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 张小云植爱容黄露
- 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 文献传递
- 运动试验对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8例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结果54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34.2%),104例平板运动试验为阴性(65.8%)。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者36例(22.7%)。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中33例有冠状动脉狭窄,占冠状动脉狭窄病例91.6%。结论静息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并非慢性心肌缺血的特异性改变,而绝大多数即是由其他原因所引起。
- 植爱容张小云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肌缺血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冠状血管造影术
- 老年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了解老年人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与生理性退行性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对36例无器质性病因的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进行24h监测,并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时间、发生的频率、心率的变化、合并其他的心律失常进行统计。结果老年人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多并有心律失常,尤其是室上性心律失常占首位;大多数发作时心室率较慢;发作时间存在昼夜节律,有两个高峰和一个低谷。结论老年人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与心房肌、房室交界区生理性退行性变有直接关系,也提示与迷走神经兴奋性的增高及隐匿性传导有关。
- 张小云黄西妹植爱容冯新武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电描记术老年人
- 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规律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规律及其昼夜节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对366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生规律及其昼夜节律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短阵房性心动过速以冠心病的发生率最高(55.2%);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性心动过速发作存在昼夜节律(2个高峰和1个低谷)。结论冠心病患者受到心房肌缺血、缺氧、炎症、变性、纤维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心房肌除极速度不一致,利于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主要因素与心房肌退行性变引起心脏自律性、兴奋性及传导性发生改变有关;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存在昼夜节律,提示受植物神经的影响。
- 张小云植爱容黄露刘志兰
-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昼夜节律动态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