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宾
- 作品数:14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学业导师制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实践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为进一步提高口腔医学本科教学效果,探究学业导师制在口腔医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9、2020级滨州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共141名作为研究对象。就选择导师的标准、导师制的作用、授课方式、授课频率、学生焦虑程度、满意度进行设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本科是导师制是有必要的,肯定了导师制在本科教学中专业技能、未来规划、临床及科研思维所起的积极作用,导师制可以明显改善学生面临实习、考研、工作时焦虑情绪,可以获得不错的学生满意度。同时学生对导师授课频率、授课方式及双向选择时机提出了一些问题及改进方法。
- 苗德田张宾
- 关键词:导师制口腔医学
- PDCA助力手卫生在口腔种植感染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PDCA循环在口腔种植临床实习医院感染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2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习的学生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将对象均分为对照组55例(常规组)和观察组55例(PDCA循环干预组)分别采用进行手卫生执行率比较,统计两组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观察组手卫生依从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后学生手卫生正确率85.45%高于PDCA循环前5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DCA循环应用于口腔种植临床实习可以明显提升手卫生的执行率,增强学生对感染控制的意识。
- 王方辉张宾
- 关键词:PDCA循环口腔种植术后感染质量管理
- 基于3D打印技术联合CBL教学在口腔种植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种植临床教学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于我院口腔修复科实习的12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口腔种植临床教学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均30名。对照组实习生接受常规口腔种植技术的学习;试验组接受3D打印技术联合CBL教学模式下的口腔种植临床教学,由口腔种植老师与实习生共同设计制作3D打印导板技术,以修复为导向模拟种植体植入位置的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理论和实践技能成绩及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调查问卷分析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CBL教学用于口腔种植临床教学可显著提高实习生理论和实践技能及学生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教学前景。
- 黄玉梅张宾
- 关键词:3D打印CBL教学口腔医学
- sclerostin在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中的表达
- 2020年
-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中sclerostin的表达与分布。方法选用16只3月龄左右的SD大鼠,随机分为4组(1个空白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组利用丝线结扎上颌左右第二磨牙制作牙周炎模型,各组分别于0、3、7、14 d处死大鼠,取实验部位组织,用Masson染色检验牙周炎建模成功与否,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clerostin的表达与分布。结果丝线结扎牙颈部制作大鼠牙周炎模型,方法成熟可靠。sclerostin在正常成年大鼠牙槽骨组织中偶见表达;3 d组sclerostin染色阳性骨细胞数成倍增加,7 d组达到高峰,14 d组表达开始下降。结论细胞通过合成sclerostin参与牙周炎的发病与发展过程;牙槽骨的破坏与改建,表达随时间呈现一定规律。
- 刘玉三崔彩云张宾刘敏刘汝兵荣丽
- 关键词:SCLEROSTIN实验性牙周炎
- 3种方式修复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修复方式对乳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大面积缺损的乳磨牙150颗,将其随机分成A、B、C组。A组选用玻璃离子加复合树脂修复,B组选用Hall技术修复,C组选用金属预成冠修复。比较3组患牙6、12个月的修复成功率。结果 A、B、C组间6个月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12个月修复成功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Hall技术和金属预成冠对乳磨牙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加复合树脂。
- 王帅高玉光刘玉三张宾
- 关键词:玻璃离子复合树脂金属预成冠乳磨牙缺损
- 护理干预对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病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3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焦虑程度及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焦虑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皮肤激光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下的皮肤激光治疗可取的较好的效果。
- 张俊花安荣真张惠芹李敏敏张宾
- 关键词:护理激光美容
- 改良翻瓣即刻种植有利于上颌前牙区的软硬组织重建被引量:11
- 2021年
- 背景:有研究表明常规翻瓣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是上前牙即刻种植中应用较多的方法,在骨缺损较小时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但该术式在颈部难以获得较好的成骨效果。目的:评价上前牙改良翻瓣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择上颌前牙即刻种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改良翻瓣组30例采用旋入适合高度及直径的愈合基台后行埋入式愈合,常规翻瓣组30例采用旋入覆盖螺丝后行埋入式愈合,术后6个月制取数字化印模行全瓷冠修复。随访2年,比较两组种植体存留率、红色美学指数评分、牙龈增长值和种植体唇侧骨吸收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②与常规翻瓣组比较,改良翻瓣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及牙龈缘增长显著升高(P<0.05),唇侧骨厚度显著降低(P<0.05);③改良翻瓣组种植体周围牙龈近远中增长值略高于常规翻瓣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证实,改良翻瓣即刻种植有利于上颌前牙区的软硬组织重建效果。
- 张宾孙丽华张俊花刘玉三崔彩云
- 关键词:骨缺损种植体牙龈上颌
- 上颌美学区改良盾构术与常规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短期效果比较被引量:18
- 2020年
- 背景:常规盾构术可减少上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唇侧束状骨的吸收,但该技术对术者要求很高,种植体植入时容易造成唇侧余留牙片的松动,导致手术失败。目的:评价上颌美学区改良盾构术与常规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口腔修复科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0-81岁,包括中切牙38例、侧切牙22例,随机分2组:试验组30例接受改良盾构术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不翻瓣即刻种植即刻修复。1年后复诊,记录种植体存留率,测量两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锥形束CT检测种植体颈部及其根方2,4 mm的唇侧骨板厚度,调查患者对种植义齿的满意度。研究经过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医院伦理批件号:2019-LW-025)。结果与结论:①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②试验组术后1年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高于术前、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1年的红色美学指数评分低于术前(P<0.05);③试验组术后1年的植体颈部及其根方2,4 mm唇侧骨厚度吸收均小于对照组(P<0.05);④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⑤结果表明,改良盾构术即刻种植即刻修复有利于唇侧骨厚度的维持,能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
- 张宾孙丽华张俊花刘童斌刘玉三崔彩云李军
- 关键词:美学义齿
- 3D打印数字化外科导板在上前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8
- 2020年
- 背景:上前牙美学区常规种植难以获得理想三维位置,对种植精度要求较高。目的:评价3D打印数字化导板在上前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6例需行牙种植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52枚种植体)采用常规种植方法,试验组43例(52枚种植体)在3D打印数字化导板下种植。种植体植入后测量三维位置精度,修复后6个月时检查改良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以及记录患者对种植义齿的主观满意度。结果与结论:①试验组种植后顶端垂直向、水平向误差,根端垂直向、水平向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试验组的改良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达到98%(42/43),高于对照组86%(37/43);④结果表明,3D打印数字化导板用于口腔种植义齿中,可以提高种植后的三维位置精度,改善术后临床效果。
- 张宾李军张俊花孙丽华刘玉三崔彩云
- 关键词:牙种植
- 槲皮素缓释系统对MC3T3-E1细胞成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背景:槲皮素具有促成骨、抗过敏、抗炎症、抗氧化、抗病毒、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但其稳定性及溶解性较差,不利于其功效的发挥和运用。目的:制备用于促进骨形成的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并考察该纳米纤维支架的体外释放机制及其对MC3T3-E1细胞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槲皮素、牛血清蛋白、壳聚糖为材料,采用改良去溶剂法制备壳聚糖包被的槲皮素纳米微球,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包被的槲皮素纳米微球;以槲皮素纳米微球、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表征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水接触角与体外药物释放。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纳米纤维支架与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分别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检测3组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透射电镜显示,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光滑,直径不均匀,微球能够有效纺入静电纺丝支架中;扫描电镜显示,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纤维不规则,交织成网状结构,形成大小不一的孔隙,无明显断裂;②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的水接触角显著小于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纳米纤维支架;③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前4 d释放的药物量达30%左右,后期药物释放逐渐平缓,1个月的药物释放量达到70%左右;④相较于空白对照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纳米纤维支架,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表达与钙盐沉积;⑤结果表明,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作用,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
- 马子雨张宾张云涛柳晓琳卞志鸿乔鲁卉侯玉东
- 关键词:槲皮素药物缓释成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