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林
-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凝酶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卢华军刘文娟王凤娟谭炜炜高丽丽陈曦张学林陈敏胜郭宁宁张祥东张素华曲永柏
- 脾外伤在腹部外伤中居腹内脏器损伤之首。早在1911年著名外科学家Kocher在外科手术教科书中明确提出“脾切除术对机体没有危害,当脾损伤时就应切除这个器官”。但脾脏切除病人终生均有OPSI易感倾向,其出现严重感染的几率是...
- 关键词:
- 关键词:脾破裂治疗
- 不同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对高位胆管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不同胆管支架置入方式对高位胆管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2021年4月—2024年3月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高位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穿刺病例检查确诊,并顺利完成内镜下塑料胆管支架置入治疗。根据术中所用的胆管支架置入方式进行分组,将其分为ERCP组(ERCP,n=47)与联合组(ERCP+胆道子镜,n=33)。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术后住院时间与支架通畅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总有效率。结果术前,两组的DBIL、ALT、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DBIL、ALT、AL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DBIL、ALT、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ERCP组,联合组的支架通畅时间长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位胆管癌患者胆管支架置入术中,常规ERCP与ERCP、胆道子镜联用的手术效果相当,患者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应用胆道子镜可延长支架通畅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张学林
- 关键词:高位胆管癌胆管支架并发症
- 腹腔镜手术在胆囊切除中的临床效果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胆囊切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行胆囊切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7.22±17.18)min,术中出血量为(41.31±18.43) ml,平均住院天数为(5.82±1.47)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9.35±17.82)min、(67.71±19.56)ml、(9.36±1.82)d,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5/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4%(1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学林
- 关键词:腹腔镜术胆囊切除并发症疗效
- 双镜配伍同期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双镜配伍同期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配伍内镜下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成功取石45例,成功率为95.7%;对照组手术成功43例,成功率为91.5%,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手术耗费时间、术中出血总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双镜配伍同期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手术耗时短、出血少、康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学林
- 关键词:内镜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