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良
- 作品数:26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病生》教材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 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工具或媒体。学生往往把教材表述的内容视为“经典”。教材的适用性和内在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哈尔滨“病生教学研讨会”后的短短数年间,《病生》教材,包括各种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出...
- 张启良
- 文献传递
- 凝血酶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和病理生理学作用被引量:3
- 2003年
- 由肝细胞合成的凝血酶原通过内源和外源激活途径在远离其合成的地点形成凝血酶,发挥广泛的生理和病理学效应.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凝血酶已不单纯是血液凝固系统的核心酶,它具有十分重要的非凝血性功能,即对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这种效应部分是通过凝血酶受体引发的[1].
- 李作峰张启良
- 关键词:凝血酶受体生物学功能病理生理学蛋白酶激活受体基因定位
- 论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被引量:10
- 2003年
- 为了深入发展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在医学生物学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认识病理生理学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任务,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并提出我们对病生教学改革的基本观点.
- 张启良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目标高等医学教育教育改革教学质量
- uPAR mRNA测定及其在U937细胞中的表达
- 1999年
- 目的研究凝血酶、TNF-α.IFN-γ等对U937细胞表达uPARmRNA的影响,观察凝血系统、炎症介质与纤溶功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并应用逆转录PCR(RT-PCR)法测定培养U937细胞的uPARmRNA。结果1.经测定批间变异系数(CV间)确认了RT-PCR法测定uPARmRNA的稳定性;2以不同浓度凝血酶刺激24h,对U937细胞表达uPARmRNA有抑制和促进两种不同的效应:TNF-α、IFN-γ、ATRA和As2O3都能促进uPARmRNA表达,但剂量-效应关系并不相同。结论与凝血和炎症反应相关的因子及某些药物以不同方式和程度影响细胞表达uPARmRNA,说明它们的作用机制和意义并不相同。
- 张启良黄海浪刘玮张健杨君蕊张建平
- 关键词:U937细胞UPARMRNA肿瘤坏死因子肿瘤
- 急性血栓性脑梗塞血浆βTG、PF_4、tPA—的测定被引量:7
- 1993年
- 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_4)是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的特异球蛋白,目前被认为是血小板体内激活和释放的特异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物(tPA)是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VEC)和组织的丝氨酸蛋白酶,能选择性地与血栓表面的纤维蛋白结合,激活纤溶酶元转变为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本文对急性血栓性脑梗塞(ATCI)患者血浆BTG、PF_4和tPA的变化作一测定,并以正常同年龄组为对照比较,从而对ATCI的发病机理作一探索。
- 王运来张启良曹中栓陈岚潘宝华邓时慧王春蒋淑英王晋源
- 关键词:脑栓塞PF4血浆
- 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探索《病理生理学》从“填鸭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方式变革的可行性和基本条件。 方法随机确定 97级医学系一大班为试点班并提供由我室新编的适合自学的病生教材的基础上 ,学生在自学后进行考试 ,并与非试点班进行比较。 结果 117名曾表示愿意参与试点的学生中有 3 1人参加了考试 ,其中最终成绩最高为 98分 ,优良率 (≥ 80分 )达 5 4 .8% ,明显高于非试点的 96级 60 8名和 97级 5 60名学生病生成绩的优良率。 结论有适于自学的教材和学生具有自学时间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下 ,辅以讲座、答疑 ,可以通过自学掌握病生的基本知识。
- 张启良刘玮李菊英
-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
- 自学为主教学模式的再实践
- <正> 基于加强《病理生理学》(简称《病生》)教改力度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拓宽七年制《病生》教学内容和全面考察“自学为主”教学模式在大面积教学实践中推行可行性等目的,04年我们让全部02级七年制学生对“肾功能衰竭”、“...
- 张启良李稻韩玉慧陈国强
- 文献传递
- 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对不同细胞uPAR表达的比较研究
- 2000年
- 目的测定和比较不同正常细胞及人类肿瘤细胞膜上尿型纤溶酶原活化素受体(uPAR)的表达,了解肿瘤细胞表达uPAR的基本性质。方法建立并应用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eceptor- radio- ligand binding assay, RBA)测定细胞膜上的uPAR。结果 成纤维细胞经不同处理,U937细胞以PMA处理不同时间,测定uPAR的结果无论表达量或平衡解离常数(Kd)的变化均与文献一致。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株共10种测定膜上uPAR,结果肺癌、肝癌等5种人类肿瘤细胞比人成纤维细胞、牛内皮细胞等正常组织细胞的表达数明显多。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uPAR表达增强是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一种特点。
- 张启良陈岚刘玮张健杨君蕊张建平
- 关键词:肿瘤UPAR
- 血浆制备法对βTG、PF4测定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减少采血和制备血浆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程度是准确测定体内βTG和PF4血浆水平的二个关键环节。与传统的双注射器法采血,以4℃3000r/min离心30分钟制备血浆的方法作比较,本研究证明以负压抗凝管取血,4℃1500r/min、15分钟或3000r/min、30分钟作两次分级离心所制备的血浆其残留的血小板数明显减少,βTG和PF4值也显著减低。另外,抽血时阻断静脉时间宜短,取血后及时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和并尽快使全血冷却、离心制备血浆,都是应被重视的环节。
- 张启良
- 关键词:血小板球蛋白血浆
- 凝血酶对U_(937)细胞uPAR mRNA表达的影响
- 2000年
- 目的研究凝血酶通过凝血酶受体 (TR)对细胞uPAR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在凝血酶、灭活凝血酶、和抗TR小肽多抗等作用下 ,以RT -PCR法测定培养U937细胞uPARmRNA的表达量。 结果凝血酶增强uPARmRNA表达呈现凝血酶剂量和作用时间的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凝血酶和细胞膜上TR间的结合、以及凝血酶的蛋白水解活性有关。高浓度凝血酶或中等浓度凝血酶在延长作用时间时 ,对U937细胞uPAR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效应。 结论凝血酶对U937细胞uPARmRNA表达的影响 ,除通过活化TR外可能还存在其它的途径 。
- 张启良刘玮黄海浪张健杨君蕊张建平
- 关键词:凝血酶凝血酶受体UPARMRNAU937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