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米氏凯伦藻
  • 1篇毒素
  • 1篇毒性
  • 1篇藻类
  • 1篇致毒
  • 1篇溶血毒素
  • 1篇摄食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素
  • 1篇蒙古裸腹溞
  • 1篇活性
  • 1篇活性氧
  • 1篇赤潮
  • 1篇赤潮藻
  • 1篇赤潮藻类
  • 1篇次生代谢
  • 1篇次生代谢物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篇杨维东
  • 2篇张勇
  • 2篇刘洁生
  • 1篇李宏业

传媒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鱼毒性赤潮藻类的次生代谢物被引量:6
2008年
本文对近年来引起赤潮,并对其他海洋生物、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的米氏凯伦藻次生代谢物溶血毒素、活性氧、脂肪酸和细胞毒素等的产生机制与危害方式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张勇杨维东刘洁生
关键词:米氏凯伦藻溶血毒素活性氧细胞毒素
米氏凯伦藻对蒙古裸腹溞的毒性及致毒途径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 Hasen)是一种典型的鱼毒性赤潮藻,近年来在我国频繁爆发,给水产养殖业带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混合培养、隔离培养等手段研究了米氏凯伦藻及不同细胞组分对枝角类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摄食与生存的影响,分析了其致毒途径。结果表明,随着混合培养液中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的增加,蒙古裸腹溞对亚心型扁藻的摄食率明显下降(p<0.05),蒙古裸腹溞的存活率远低于饥饿组(p<0.01),这说明米氏凯伦藻对蒙古裸腹溞有较强毒性,可抑制蒙古裸腹溞的摄食,导致蒙古裸腹溞的死亡?衾胧笛榉⑾?直接接触米氏凯伦藻的实验组蒙古裸腹溞存活率远低于饥饿组、对照组和仅接触米氏凯伦藻培养液的隔离实验组(p<0.05),表明引致蒙古裸腹溞中毒的米氏凯伦藻毒素可能来自胞内??入米氏凯伦藻不同细胞组分后,蒙古裸腹溞的存活率并无明显改变,实验各组与饥饿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摄食和接触活的完整的米氏凯伦藻是影响蒙古裸腹溞摄食和生存的主要途径,米氏凯伦藻胞内存在的在水体中极不稳定的某些有毒物质可能会导致浮游动物的中毒和死亡。
张勇杨维东李宏业刘洁生
关键词:米氏凯伦藻蒙古裸腹溞摄食毒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