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勇

作品数:22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核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5篇核科学技术
  • 5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宇宙
  • 5篇宇宙线
  • 4篇RPC
  • 3篇数据采集
  • 3篇探测器
  • 3篇海拔
  • 3篇簇射
  • 2篇电子学
  • 2篇英文
  • 2篇双曲
  • 2篇双曲面
  • 2篇能量分辨率
  • 2篇中子
  • 2篇激光
  • 2篇广延大气簇射
  • 2篇分析器
  • 2篇高能
  • 2篇高能物理
  • 2篇TEV
  • 1篇电路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云南大学
  • 2篇散裂中子源科...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作者

  • 22篇张勇
  • 13篇何会海
  • 9篇谭有恒
  • 9篇卢红
  • 8篇沈培若
  • 8篇吴超勇
  • 7篇张慧敏
  • 5篇张吉龙
  • 5篇王辉
  • 4篇苟全补
  • 4篇祝凤荣
  • 3篇胡红波
  • 3篇何会林
  • 3篇徐春娴
  • 3篇刘琨
  • 3篇姜印琳
  • 2篇张毅
  • 2篇木钧
  • 2篇蓝春林
  • 2篇陈永中

传媒

  • 8篇高能物理与核...
  • 3篇核电子学与探...
  • 3篇天文研究与技...
  • 2篇全国第四届核...
  • 1篇信息技术
  • 1篇第11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羊八井ARGO实验Local Station的工作原理被引量:1
2005年
介绍了中意合作羊八井ARGO实验的LocalStation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了LocalStation的组件信号输入插件、机箱背板以及I/O插件的构成及其功能。最后通过试运行的数据的时间分布说明了LocalStation的工作情况良好。LocalStation;信号输入插件;机箱背板;
吴超勇卢红何会海沈培若谭有恒王辉张勇苟全补
关键词:插件DAQI/O信号输入
羊八井ARGO实验RPC模拟读出(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羊八井ARGO实验正处于探测器安装及试运行阶段 ,整个阵列由 184 8个工作于流光模式的单层RPC探测器构成 .依靠RPC读出条的数字读出只能测量小簇射事例的次级粒子数目 ,为了实现逐事例区分“膝区”原初宇宙线的成分及其能谱研究 ,对探测器增加了模拟读出 ,以实现对EAS芯区高达 10 4 /m2 的次级粒子数密度的精确测量 .
杨群羽何会海陈欣刘琨卢红木钧沈培若谭有恒吴超勇张慧敏张勇
关键词:初级宇宙线
极高能宇宙线及耀变体的相关研究
张丙开曹臻戴本忠张勇
极高能宇宙线的起源问题,是宇宙线研究的核心问题,也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由于极高能宇宙线起源的重要性,这一谜团被列入21世纪11大科学难题之中。研究宇宙线起源的直接方式是探测宇宙线粒子的到达方向,通过到达方向和天体位置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宇宙线起源能谱结构耀变体
寻找来自原始黑洞蒸发的TeV γ射线暴
1999年
用兴隆站的两台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ACT2和ACT3在1995—1997年间的观测数据,寻找来自原始黑洞(PBH)蒸发终态的0.1sTeVγ射线暴.分析这些资料没发现有这样的γ射线暴.据此估算出在太阳系附近、在99%的置信水平下原始黑洞的蒸发率-密度的上限为3×108/年·pc3.
徐春娴何会林陈永忠何会海李辉东张勇姜印琳
关键词:Γ射线暴黑洞
一种双曲面单晶石墨中子分析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子散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通过优化分析器的几何形状,提高中子谱仪的能量分辨率和探测效率的一种用于中子谱仪的二级光谱仪中的双曲面单晶石墨分析器;所述的分析器包括基底,所述的基底的横(x)和纵(y)两个方向均根据四...
张勇 马博 何春勇
羊八井ARGO实验的电子学'本地站'
羊八井ARGO实验的RPC全覆盖式阵列共由1848个(约6500m<'2>)RPC(高阻板探测器)组成,分布在约10000m<'2>地面.它们的电源供给、数据采集和检测控制只能分区进行、统一管理.这就有了154个地方站和...
王辉谭有恒卢红何会海沈培若张勇张慧敏张吉龙吴超勇苟全补
关键词:中心站VMEEPLDTDC数据采集系统
文献传递
西藏羊八井实验安装进展报告
今年下半年西藏羊八井中日合作完成了AsγIII期加密阵列188个探测器的安装与调试,现在的Asγ-III阵列己拥有733个0.5m闪烁探测器,加密区的面积也己由原来的22000m增至36000m;中意合作ARGO实验完成...
张勇
关键词:探测器RPC
文献传递
羊八井ARGO实验数据获取系统被引量:9
2003年
羊八井ARGO实验采用全覆盖式RPC阵列探测小空气簇射事例 ,其数据获取系统基于多级高速缓存和高速事例驱动机制 ,硬件实现数据获取和事例组建 ,从而避免了软件对数据采集速度的影响和CPU的开销 ,满足了 2 1 7kHz的触发率和 6 4M字节 s的数据率的实验要求 .
何会海张勇
关键词:数据采集宇宙线
羊八井-ARGO宇宙线实验
介绍了中意合作羊八井-ARGO 6500m2地毯实验及其进展,描述了阻性板计数器(RPC)的结构和电子学读出系统.分析了两个Cluster RPC试运行的数据,其结果表明整个系统的设计是可行的.
沈培若吴超勇何惠海胡红波蓝春林卢红谭有恒张惠敏张吉龙张勇
关键词:电子学气体探测器计数器
文献传递
羊八井ARGO实验RPC性能(英文)被引量:6
2004年
羊八井ARGO实验采用全覆盖式RPC阵列探测小型空气簇射事例 ,本文报告了在羊八井高海拔条件下RPC的工作性能 ,包括电流、效率、读出条重数和时间分辨随高压的变化 .通过在气体中添加SF6组分和调节接收系统下拉阈值可以有效遏制由于探测器地浮动引起的伴随多重数 .
何会海刘琨卢红沈培若谭有恒吴超勇杨群羽张慧敏张勇
关键词:RPC高能物理实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