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奎
- 作品数:37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BaTiO_3超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用LB(Langmuir Blodgett)膜技术制备的BaTiO3超微粒-硬脂酸复合LB膜,热处理后形成BaTiO3超薄膜.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电子自旋共振、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BaTiO3超薄膜进行研究.BaTiO3超薄膜在190~287nm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吸收,而在299 nm附近有强烈的吸收;超薄膜中的BaTiO3微粒存在氧空位,分子内部结构和晶体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刘成林李远光张兆奎
- 滴流床反应器压力脉动特性的测量与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对一个直径10cm的滴流床反应器建立了一套压力在线测量系统。采样速度达到686次/秒,已经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利用这一手段,对滴流床中存在的三种典型流型:滴流,过渡流和脉冲流进行了压力脉动测量,并报道了压力脉动数据的直方图分析和谱密度分析。
- 程振民蒋正兴袁渭康钟菊花张兆奎
- 关键词:滴流床压力脉动过渡流反应器
- 金属酞菁LB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 1995年
- 研究了金属酞菁化合物四(2,4-二甲基苯氧基)酞菁铜和四(2,4-二甲基苯氧基)酞菁镍在汽-液界面上的成膜特性,制备了相应的Langmuir-Blodgett(LB)膜。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及偏振紫外可见吸收谱,表征了LB膜中的酞菁分子主要以二聚体的形式相对于基片水平排列。以酞菁LB膜为取向层制成液晶盒,取向向列型液晶E_7。通过偏光显微镜及锥光干涉系统,确定液晶分子在LB膜上的排列情况,并进行了电光测试,讨论了导致不同取向效果的机理。
- 吕瑞波钟菊花顾英俊张兆奎李国镇
- 关键词:液晶酞菁铜酞菁镍LB膜金属酞菁
- 高灵敏度激光光致交联剂的研究
- 1999年
- 合成了具有不同分子骨架结构的二迭氮基芳香族化合物.它们的紫外吸收带发生红移,以它们为交联剂,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以及光敏剂苯氧基二本甲酮(PB)构成光致抗蚀剂体系,在空气环境中,在氮分子激光辐照下进行交联反应。其中典型的PMMA-DDB-PB系统的光致交联反应速率为4.5×104mol·1-1·s-1;而PMMA-DDA系统的反应速率达23.0×104mol·1-1·s-1,曝光5.6μs时转化率达90%,表明DDA对于氮分子激光高度灵敏,可以同时起到光敏剂与交联剂的双重作用。
- 金桂林张兆奎金晓英蔡暄
- 关键词:光致抗蚀剂
- TEA CO_2激光波长与功率密度对于气相合成SiC超细粉的影响
- 1999年
- 用TEA CO2 激光的不同谱线辐照二甲基二氯硅烷与三甲基氯硅烷气体,只要激光功率密度超过相应的反应阈值,就都可以诱导气相化学反应,制得SiC超细粉,其中与物质吸收带重合的入射激光谱线通过多光子吸收机理引发化学反应,而不被基态物质直接吸收的激光谱线则通过级联电离机制引发化学反应。二种反应的机制虽然不同,但由同种原料所得到的产物基本相同。而较高的激光功率密度有利于获得较纯的产物。因此。
- 金桂林金晓英张兆奎陈建华黄洪成
- 关键词:激光波长激光功率密度超细粉气相合成
- TiO_2/SnO_2超微粒及其复合LB膜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9年
- 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TiO2/SnO2超微粒,TiO2/SnO2超微粒及其复合LB膜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研究表明:TiO2/SnO2超微粒具有量子尺寸效应使吸收光谱发生“蓝移”;
- 刘成林刘成林李远光张兆奎
- 关键词:超微粒
- 硕士生兼任基础课助教工作的实践被引量:2
- 1994年
- 为增强硕士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其在研究生阶段即得到锻炼,从1989年起,由当时的基础教育部每年提供100个兼职助教的工作,供一年级硕士生应聘。在硕士生的教学管理办法中,也规定凡本科毕业生工龄不满四年者,都应参加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或教学实践环节。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多数研究生在“见习”过程中,能够担当起助教工作的担子,兼职助教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1.通过教学实践锻炼增强了自信心 一年级硕士生多数是本科毕业后立即转入研究生学习,不少人社会实践较少,要走上讲台,压力更大。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大多数研究生都刻苦钻研,经过紧张而充分的备课,一次次试讲,面对着黑板一遍又一遍背诵,克服了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了任务。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
- 张济新张兆奎
- 关键词:助教工作研究生学习基础课社会实践能力教学实践环节教研组工作
- 亚相中加卤化物的半花菁衍生物LB膜的二次谐波研究
- 1995年
- 报道了亚相中KI对纯的及混合的半花菁衍生物E-N-二十二烷基-4-[2-(4-二乙氨基)苯乙烯基]氢溴酸吡啶嗡(DAEP)单分子层膜的π-A曲线、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二次谐波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物理机制。当KI浓度加大时,分子有效二阶非线性极比率β随之增大并始终伴随着吸收峰的红移.分子电荷分布的改变及激发态能量的减小导致二次谐波近共振增强效应是分子有效β值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 马世红陆兴泽韩奎郑家骠王文澄张兆奎
- 关键词:LB膜卤化物
- 固定有四硫富瓦烯·四氰基奎诺二甲烷的杂聚吡咯膜微葡萄糖电极被引量:6
- 1998年
- 铂丝(Φ0.3mm)经铂化处理后,形成疏松、粗糙的表面,将四硫富瓦烯·四氰基奎诺 二甲烷(ITF·TCNQ)导电有机盐嵌入到铂化的铂黑微粒中。将3-羰基丁酸吡咯与吡咯按适当 的比例在其表面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于聚合形成的杂聚膜中制成 微酶电极。该做酶电极测定时几乎不受氧分压影响,灵敏度高(4.8 μA/mmol·L-1),响应快 (<10s)。由于所需极化电位低(50 mV极化电压下已接近最大的响应电流)以及杂聚膜的作 用,抗坏血酸、尿酸、乙酸氨基酚等常见干扰物对电极测定没有任何影响。测试初期电极灵敏 度有所下降,之后四个月电极灵敏度基本保持不变。
- 刘百祥李青山钟建江张兆奎
- 关键词:微酶电极TTFTCNQ葡萄糖
- 用基态透明的物质进行激光合成超细粉
- 2000年
- 用 TEA CO2 激光的被原料吸收或不被吸收的不同谱线辐照几种物质 ,如四甲基硅烷 ,三甲基氯硅烷 ,六甲基二硅胺烷等 ,比较其反应情况与产物的异同。认为对于振动基态透明的物质 ,可以由激光引发气体级联电离的机制生成高活性的低温等离子体从而诱发化学反应 ,同样可以合成超细粉 ,而不受物质吸光性的限制。因此激光方法的原料范围可大为拓宽。本文对影响这类反应和产物的诸因素如激光功率密度、外电场、稀释气体、原料分子的化学组成及电离电位等进行了讨论。
- 金桂林张兆奎金晓英陈建华沈伟
- 关键词:超细粉等离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