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斌
- 作品数:23 被引量:248H指数:6
-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被引量:16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7月对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并取出胆总管较小结石,较大结石行汇入部微切开后取出,再将胆囊管成形缝合夹闭。结果 20例均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其中4例因胆总管结石较大,行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汇入部。20例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净,胆总管结石大小0.2~1.0 cm,其中3例为泥沙样结石。手术时间78~195 min,(96.2±21.8)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l,(32.8±10.2)ml;术后住院3~10 d,(3.5±1.5)d。1例发生胆漏,保留腹腔引流10 d后痊愈出院。20例随访6~26个月(中位数11个月),无胆道感染和胆管狭窄发生,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
- 王亮折占飞乔宇张俊斌徐浩宇齐鑫关晓岗
-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胆道探查
-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十例临床体会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效果及手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例小儿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成功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0例手术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未发现肠管坏死,手术时间平均为40 min(25~60 min),出血极少。术后第1天患者排气后进食,第2天出院。本组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无死亡患者。术后随访患者最长6个月,最短2周,10例患者目前均未出现疝复发及明显不适等情况,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是外科急症,需及时手术治疗。实践证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嵌顿疝是安全、合理、有效的,和传统小儿嵌顿疝开刀手术比较有明显优势。
- 齐鑫徐浩宇刘思源王亮张俊斌折占飞
-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嵌顿疝囊高位结扎术
- 腹腔镜下肝脏良性肿瘤切除22例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脏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22例行肝脏良性肿瘤行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与既往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34例行开腹肝脏切除术(开腹组)的资料对比。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等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Fisher确切值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住院天数也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5,P=0.001和t=9.19,P=0.008);术后并发症:开腹组6例(17.65%,其中2例为切口疝),腹腔镜组0例(0),F=20.381,P<0.001。结论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可以成为肝良性肿瘤肝切除的金标准,比开腹肝脏切除术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住院天数,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 折占飞王亮张俊斌齐鑫徐浩宇关晓岗
- 关键词:肝肿瘤腹腔镜检查肝切除术
- 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临床体会被引量:4
- 2015年
-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TH)是指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一个由肝内外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PTH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进,是常见普外科急症。在我国,外科手术仍是治疗PTH主要手段之一,最经典的手术方式为分流术和断流术,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with esophageal devascularization, LSED) 是应用最广的术式。
- 王亮张俊斌齐鑫折占飞
- 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COPIC门静脉系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良性肿瘤18例体会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良性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完成的腹腔镜及开放肝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120.79±54.2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0.89±52.71)ml,术后平均住院(6.32±2.61)d,术后第1天引流量平均(200.89±52.71)ml;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平均(151.29±60.6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76.84±32.06)ml,术后平均住院(11.78±2.53)min,术后第1天引流量平均(176.84±32.06)ml。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胆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肝良性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肝良性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相对较少,患者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种术式无明显差异。
- 王亮折占飞张俊斌齐鑫
- 关键词:肝肿瘤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1例被引量:3
- 2016年
- 2014年11月我们对1例7 cm×8 cm脾囊肿施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脐下穿刺置入trocar,用电钩、超声刀、Liga Sure游离脾下极血管,分别用Hem-o-lok双重结扎后切断,可见脾下极肿物及部分脾组织缺血变色,在缺血线内用超声刀将脾肿物连同部分脾组织一起切除,放置腹腔引流管1根。术中出血60 ml,手术时间94 min。随访8个月,患者无不适症状,复查血小板在正常范围。我们认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可行。
- 王亮张俊斌齐鑫折占飞
- 关键词: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对比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对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49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7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2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自主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熟悉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技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是安全、可靠的,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作为首选术式。
- 王亮张俊斌齐鑫折占飞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剖腹术疗效比较研究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1例被引量:1
- 2017年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TEP手术学习曲线长于TAPP手术。本院独立完成内蒙古自治区首例TEP手术。患者男,61岁,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还纳肿物两周就诊。体格检查:患者站立时左侧腹股沟区有4 cm×3 cm肿物突出,未降入阴囊,还纳入腹后指压内环试验阳性。
- 齐鑫刘思源王亮张俊斌徐浩宇折占飞
- 关键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膜外TAPP体格检查TEP
- 直肠外翻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经直肠外翻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应用直肠外翻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直肠癌患者中中分化腺癌4例,低分化腺癌1例。5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为140.4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45 mL,肠管远端切缘距肿瘤的距离平均为3.9 cm,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为2.5 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 d。术后无出血、肠梗阻、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5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8-22个月,无肿瘤转移和局部复发。结论直肠外翻拖出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肿瘤直径〈5 cm、不超过肠管周径1/2、T3N0期以内的直肠癌患者无腹壁切口,安全可行,术后康复快。
- 王亮张俊斌齐鑫徐浩宇折占飞
- 关键词:直肠癌腹腔镜
- 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1例报告
- 2016年
-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是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中心。脾脏切除后容易导致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使肿瘤、血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且脾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明显增加了患者对严重感染的易感性,因而保留脾脏的手术被广大外科医师所重视。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脾脏外科的应用,腹腔镜保脾手术已见报道,但由于手术难度大,对术者手术经验及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仅在大的腔镜中心有少量报道[1-2]。
- 折占飞王亮张俊斌齐鑫
- 关键词:脾部分切除术脾脏切除机体细胞免疫脾脏外科脾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