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
- 作品数:46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In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其白光发射机理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本征ZnO薄膜和In:(Zn+In)分别为5%,8%,10%的ZnO薄膜,对薄膜的晶相结构和光电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CIE-XYZ表色系统中计算了不同样品的色品坐标.结果表明:In掺入后ZnO薄膜的择优生长方向由(002)面变为(101)面且面间距变小,当In掺杂量为5%时,In原子完全替代Zn原子;薄膜的电阻率随In含量的增加出现先抑后扬的趋势;随着In的掺入光谱的紫外发射峰红移,并在670nm左右出现一个新的峰值;In:(Zn+In)为5%样品具有白光发射特性.从第一性原理出发计算了本征及In含量为5%的薄膜的能带结构,从附加能级的角度讨论了样品白光发射的产生机理.
- 李世帅张仲黄金昭冯秀鹏刘如喜
- 关键词:溶胶-凝胶白光发射
- 一种恒温太阳能加热制冷两用消菌保温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太阳能加热制冷两用消菌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和杯盖上都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其特征是:所述杯体的外侧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数字显示器和反向开关,所述杯体的底部设置有...
- 张仲李明刘涵佟玉洁
- 文献传递
- 硅酸镓镧晶体的喇曼散射及密度泛函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根据空间群理论(SPT)计算了硅酸镓镧晶体(La3Ga5SiO14,简称LGS)的喇曼光谱,并测量了LGS的室温喇曼光谱.根据晶体结构,构造了3个团簇(La3Ga4O12,La3Ga3SiO12和La3Ga2Si2O12),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喇曼光谱进行了计算和模拟.结果表明理论与实验非常吻合,LGS良好的压电性起源于3个团簇大的极化率各向异性.
- 赵朋夏海瑞孙尚倩刘凤芹周城张仲
- 关键词:喇曼光谱空间群密度泛函理论
- 一种MoO<Sub>2</Sub>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MoO<Sub>2</Sub>纳米片
- 本发明提供一种MoO2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MoO2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1g-10g还原氧化石墨烯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在磁力搅拌机中充分搅拌1小时,然后旋涂在1cmX1cm单晶硅上;(2)...
- 张仲相忠诚王庆宝
- 文献传递
- 如何上好设计性实验被引量:11
- 2004年
- 结合几个设计性实验 ,从教师怎样备好课、上好课 ,采用启发。
- 王教方张永利王少清张仲张平宋淑珍
- 关键词:高等教育物理教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 衬底温度对Ba_2FeMoO_6薄膜生长的影响及磁性质研究
- 2011年
- 利用自制的Ba2FeMoO6陶瓷靶材,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钛酸锶SrTiO3(100)衬底上,于衬底温度分别为700℃、800℃、900℃下制备出了厚度为100 nm的双钙钛矿型氧化物Ba2 FeMoO6薄膜。分别采用XRD、AFM和VSM表征了样品的结构、表面形貌和磁性质。结果表明,在衬底温度为900℃时沿c轴择优取向生长效果最佳、成膜质量最好,从生长过程角度解释了原因;样品M-H曲线表明在衬底温度不同时生长出的各样品均具有铁磁性,其磁性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分子饱和磁矩在700℃到800℃时变化显著,在800℃到900℃时变化不是很大。
- 张仲冯秀鹏李世帅黄金昭陈康
- 关键词:脉冲激光沉积衬底温度磁性质
- 光热偏转技术测量Sr_(2-x)Sm_xFeMoO_6材料的热扩散率被引量:7
- 2008年
- 采用固体烧结法制备了Sr2-xSmxFeMoO6(x=0,0.03,0.05,0.08,0.10,0.13,0.15,0.20)多晶结构样品,用X射线衍射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检测。通过光热偏转技术方法对该材料的热扩散率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掺杂比例与材料热扩散率的关系曲线,结果发现Sr2FeMoO6样品随着参杂Sm浓度的增加,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样品的热扩散率也随着波动变化。这与文献[1]中给出的结论有明显不同,从声子、电子、自旋及其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与文献[1]不同的根本原因;并且从x射线和热扩散率两个角度给出了样品Sr2-xSmxFeMoO6结构转变的参杂比例在10—13%的范围,说明光热偏转技术方法是研究参杂镧系元素的双钙钛矿结构和电子参杂效应的可行有效方法。
- 张仲陈康侯庆军刘春彦
- 关键词:激光技术双钙钛矿热扩散率
- Zn_(0.8)Na_(0.1)Co_(0.1)O薄膜的制备及衬底温度对其影响
- 2011年
-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在温度为400、500和600℃的SiO2衬底上成功制备出Zn0.8Na0.1Co0.1O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荧光光谱仪、四探针电阻率测试台等对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和光电性质进行了表征,讨论了不同衬底温度对薄膜结构、光学和电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没有改变ZnO的六角纤锌矿结构;表面较平坦;薄膜只有较强的紫外发射且较本征ZnO出现红移;薄膜呈现低电阻率的特性。当衬底温度为600℃时,薄膜的结晶质量最好,紫外发射最强;衬底温度为400℃时,薄膜电阻率最低,达到了7.55×10-1Ω.cm。讨论了上述结果产生的原因。
- 张仲李世帅黄金昭冯秀鹏刘春彦陶冶微
- 关键词:ZNO薄膜衬底温度光电性质红移
- N,Fe,La三掺杂锐钛矿型TiO_2能带调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 (PWPP),利用Material studio计算N,Fe,La三种元素掺杂引起的锐钛矿Ti O2晶体结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变化.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锐钛矿型本征Ti O2,N,Fe共掺杂Ti O2和N,Fe,La共掺杂Ti O2;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Ti O2对甲基橙的降解效率变化.计算结果表明,由于N,Fe,La三掺杂Ti O2的晶格体积、键长等发生变化,导致晶体对称性下降,光生电子-空穴对有效分离,同时在导带底和价带顶形成杂质能级,Ti O2禁带宽度由1.78 e V变为1.35 e V,减小25%,光吸收带边红移,态密度数增加,电子跃迁概率提升,光催化能力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掺杂使颗粒变小,粒径大小:本征Ti O2>N/Fe_Ti O2>N/Fe/La_Ti O2,并测得N/Fe/La_Ti O2发光峰425 nm,能隙减小,光催化能力比N/Fe_Ti O2强,增强原因是杂质能级和电子态数量增加引起.
- 王庆宝张仲徐锡金吕英波张芹
- 关键词:TIO2掺杂第一性原理溶胶凝胶
- 在克莱因-戈登方程中汤川势性质的研究
- 2011年
- 在克莱因-戈登方程中通过对径向方程进行数值计算,讨论了汤川势的束缚态存在的条件和束缚态能级的特点,给出了相应方程的径向函数图像.计算结果发现,参量V0较小时,粒子处在基态,不容易被激发;还发现V0很小时,粒子不存在束缚态,随着V0的增加,一些低角动量的能态消失,分析得出这是离心势导致的结果.
- 张仲吴献金毅李晓董建敏
- 关键词:量子力学汤川势束缚态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