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
- 作品数:62 被引量:186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药物降压治疗的依从性与脑卒中关系的探讨(附672例分析)被引量:4
- 1994年
- 高血压病患者在长期药物降压治疗中广泛存在着不依从性(non-comyliance)现象。这种现象对脑卒中的发生有何影响,目前国内外报道尚少。我们对672例高血压患者在三年药物降压治疗中所表现出的依从程度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
- 张仲
- 关键词:药物降压血压监测复方降压片服药时间服药次数钙拮抗剂
- 企业流程再造联合血栓通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企业流程再造(BPR)联合血栓通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发病后3.5h内入院的AIS患者(431例),以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的患者为对照组(187例),以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的患者为观察组(244例)。两组中接受静脉溶栓的患者均给予注射用血栓通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静脉溶栓率为62.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7%(P<0.05);观察组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为6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2min;观察组DNT<60min的比例为53.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00%(P<0.05);两组患者预后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PR理论联合注射用血栓通用于AIS患者静脉溶栓,可显著提高溶栓率,缩短DNT,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何柳王蕾方升姜帅徐广会李妮龚蕉椒罗业涛张仲
- 关键词:企业流程再造血栓通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
- 小胶质细胞活化在脑缺血耐受中的双重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观察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小胶质细胞在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SS+SS)、缺血预处理组(IPC+SS)、假手术+缺血组(SS+MCAO)、缺血预处理+再缺血组(IPC+MCAO),每组各12只.运用TTC染色、组织化学染色、透射电镜和图像方法分析比较各组大鼠梗死灶体积、超微结构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变化.结果 与SS+MCAO组相比,IPC+MCAO组脑梗死灶体积明显缩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结构改变较轻.IPC+MCAO组及SS+MCAO组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均较IPC+SS组增高,但二者相比,IPC+MCAO组明显低于SS+MCA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胶质细胞活化在脑缺血耐受中具有双重作用,其介导的轻微炎性过程可能是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启动内源性神经保护的重要分子机制.
- 都玉曼罗祖明周东高励张仲曾仲刘艳沈富伟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耐受脑梗死小胶质细胞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超早期脑梗死并且经评估接受了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后327例纳入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rt-PA(德国勃林格殷格翰药业公司生产)标准化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入院第3天与出院后3个月采用MMSE评定量表与MoCA评定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在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中,出院后3个月,患者MMSE、MoCA评定为认知障碍率均得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预后。
- 何柳王蕾张仲姜帅方升徐广会
-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腺苷含量和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腺苷含量、烯醇化酶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桂哌齐特对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脑腺苷含量及烯醇化酶表达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后4个时间点脑腺苷含量均较基础水平(1.01±0.14)μmol/g增高(P<0.05);桂哌齐特组缺血后20min为(3.26±0.30)μmol/g,60min时为(1.91±0.20)μmol/g,较模型组犤分别为(2.40±0.38)μmol/g,F=92.572,P<0.05;(1.27±0.17)μmol/g犦显著升高(F=92.572,43.051,P<0.05),再灌注后15min及60min呈现增高的趋势(P>0.05)。烯醇化酶的表达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桂哌齐特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神经功能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腺苷含量急骤升高,但持续时间短暂。桂哌齐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加内源性腺苷含量从而增强腺苷的脑保护作用有关。
- 刘艳罗祖明孙爱民叶丽川高励张仲曾仲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烯醇化酶
- 灯盏细辛对大鼠急性脑缺血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在急性脑缺血期对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 receptor,trkB)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模型。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MCAO模型组(A组),给药组2.7ml/kg×7天(B组)及对照组(C组)。然后制作冰冻切片对BDNF,trkB免疫组化测量。结果 BDNF及trkB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均提示,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灯盏细辛可诱导脑梗死后BDNF及其高亲和性受体trkB表达上调。
- 周弋人何柳张仲曾仲高励沈富伟罗祖明
- 关键词:灯盏细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survivin蛋白与抗体、稀土离子铈(III)的相互作用
- 目的: 1.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分子级成像技术从单分子水平研究神经系统关键蛋白survivin与抗体的相互作用,在接近蛋白自然条件下揭示其三维结构和作用域,以便我们更直观理解survivin在胶质瘤发生和神经损伤恢复中的分...
- 张仲
- 关键词:SURVIVIN蛋白抗体稀土离子肿瘤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后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调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后患者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入住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急性卒中患者Ab的感染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656例患者入选,64例(9.76%)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侵入性操作、入住NICU时间、抗生素使用、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AB院内感染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入住NICU时间、年龄、吞咽功能障碍、NIHSS评分是AB院内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后AB院内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为入住NICU时间、年龄、吞咽功能障碍和NIHSS评分。
- 龚蕉椒李锐郭华张仲王蕾杨敏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脑卒中
- 左乙拉西坦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者进行左乙拉西坦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以治疗前6个月的发作频度为基础,治疗后平均观察8个月(6~12...
- 朱曦王蕾张仲高励
- 关键词:综合征
- 文献传递
- 小脑卒中25例误诊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小脑卒中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近 4年来我院 2 5例小脑出血及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幕上病变 3例 ,高血压脑病 2例 ,慢性酒精中毒、Menier’s病、后颅凹肿瘤及上消化道出血各 1例。结论 误诊原因多系对小脑卒中认识不足 ,查体不全面仔细及CT检查对部分患者的局限性所致。
- 刘艳高励张凯莉张仲曾仲
- 关键词:小脑卒中误诊椎基底动脉小脑出血小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