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云杰

作品数:58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中医
  • 13篇中医药
  • 11篇再灌注
  • 11篇缺血
  • 11篇缺血再灌注
  • 11篇灌注
  • 10篇肠缺血
  • 10篇肠缺血再灌注
  • 8篇细胞
  • 7篇中西医
  • 7篇中西医结合
  • 6篇再灌注损伤
  • 6篇缺血再灌注损...
  • 6篇小肠
  • 6篇小肠缺血
  • 6篇小肠缺血再灌...
  • 6篇阑尾
  • 6篇灌注损伤
  • 5篇术后
  • 5篇切除

机构

  • 54篇山东中医药大...
  • 21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千佛山...
  • 1篇山东省卫生学...

作者

  • 58篇张云杰
  • 13篇王猛
  • 11篇朱勇
  • 9篇周永坤
  • 4篇刘淑娟
  • 4篇陈洪延
  • 4篇许振国
  • 3篇宋景贵
  • 3篇孔静
  • 2篇许振国
  • 2篇宋爱莉
  • 2篇赵泉霖
  • 2篇田昭春
  • 2篇陈希琦
  • 2篇丁建
  • 1篇孟凯
  • 1篇刘冬梅
  • 1篇王猛
  • 1篇吴云霞
  • 1篇孔畅

传媒

  • 15篇中国中西医结...
  • 8篇山东中医杂志
  • 5篇中国肛肠病杂...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腹部外科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里扶正汤促进大肠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
2014年
为探讨通里扶正汤促进大肠癌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将5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经胃管给予通里扶正汤。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肠呜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测定术前及术后免疫指标IgA、IgM和IgG含量。结果显示,(1)治疗组术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2)术后第7天,治疗组IgA、IgM和IgG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通里扶正汤能促进大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该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实现的。
张云杰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快速康复外科
数据挖掘分析穴位贴敷促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选穴及用药规律被引量:2
2023年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可因麻醉、炎症刺激等多种因素产生包括出血、肠梗阻、切口疝、胃肠功能紊乱等多种并发症[1]。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作为常见并发症之一,若因治疗不当,可引起肠粘连、感染[2-3]。西医以应用促胃肠动力类药物促进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刺激胃肠道发挥促动力作用。但此类药物疗效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具有多变性。
徐玉霞张云杰王猛
关键词:穴位贴敷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血必净注射液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肠壁免疫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研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必净注射液对肠道免疫屏障中T淋巴细胞亚群中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必净注射液对肠粘膜免疫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方法:将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模型对照组(CON)和血必净注射液组(XBJ),再按实验时间分为24h、48h、72h组各10只。采用免疫组化双染色法分别观察造模后24h、48h、72h大鼠小肠粘膜固有层内CD4+、CD3+、CD8+T淋巴细胞数中P53基因表达的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P53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第48h、72hCD4+、CD3+T淋巴细胞中P53基因表达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P<0.01);CD8+T淋巴细胞中P53基因的表达第24h、48h、72h两组均无差异性(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通过对肠壁免疫细胞凋亡基因P53表达的调控,实现对肠道免疫屏障的调节作用。
张云杰朱勇
关键词:小肠缺血再灌注
一种食道癌病理组织包埋蜡块用切片机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道癌病理组织包埋蜡块用切片机,包括圆形壳体、位移装置、切割装置、操作装置;所述圆形壳体包括传动内腔、切割插槽;所述位移装置包括蜗杆总成、蜗轮总成、驱动螺杆、螺母总成;所述切割装置包括输入锥轮总成、可伸缩传...
朱鹏飞刘昕烨刘淑娟张云杰
文献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黑斑息肉病并肠套叠1例被引量:1
1997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黑斑息肉病并肠套叠1例司呈泉宋景贵张云杰刘冬梅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250011)某女,25岁。主因间断性脐周疼痛3年、再次发作并加重2天,于1996年11月6日急症入院。3年前因肠套叠在某医院行回肠部分切除术(因术者疏忽,切除肠...
司呈泉宋景贵张云杰刘冬梅
关键词:黑斑息肉肠套叠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发症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用药规律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中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用药规律,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中有关中医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处方198首,涉及中药183味。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为大黄、厚朴、芒硝、桃仁、枳实、莱菔子、赤芍、木香、乌药、当归,关联分析显示排名前5位的配伍药物为厚朴-大黄、厚朴-芒硝、大黄-芒硝、厚朴-芒硝-大黄、厚朴-桃仁。大黄、厚朴、芒硝、枳实、桃仁、莱菔子之间关联度较高,高频药物共聚为4类。结论:中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使用最多的药物为大黄,基本处方为大承气汤,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辨证论治给予加减药物治疗。
蒋国鹏张云杰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中药治疗肠结关格大承气汤
张锡纯论治疮疡病特色浅议被引量:5
2018年
张锡纯,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深研医理,精于药证,见解独树一帜,集毕生心血,著成《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对疮疡病的论治较传统多有创新,极具特色,颇能启迪后学。1疮疡重症,立论火毒,倡清透、清下之法,善用重剂疮疡是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是中医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痈、疽、疖、疔、流注、流痰、瘰疬、无头疽、无名肿毒等。疮疡,特别是急性发生的,
张云杰
关键词:疮疡清透活血化瘀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远期手术35例疗效分析
2007年
我们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晚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5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自1995年1月起至今,对我校附院手术治疗过的Ⅲ、Ⅳ期(Fontaine分期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晚期患者每年采用不定期跟踪及预约定期复诊的方法,对术后已满3年和5年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建立档案,从中随机选择35例,年龄32~56岁(平均48岁),全部为男性、单侧下肢。
孟繁铭吴云霞张云杰刘淑娟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分析晚期患者定期复诊分期法
肠道障碍与中医研究
中医药通过“多靶效应”,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粘膜屏障损伤有很好的预防、治疗和修复作用。除了对发病的病因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特别是对免疫系统的调节,纠正抗炎促炎自稳机制的破坏,使机体细胞反应性异常得以恢复,...
张云杰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
清肠合剂灌肠对急性化脓性腹膜炎TNF-α、IL-6调控作用的研究
周永坤张云杰陈洪延许振国朱勇
该研究丰富了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中医药治法学内容,为中医药防治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提供了科学的思路与方法,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具有先进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课题结束后,将继续深入研究,推广应用该研究成果,必将产生显...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清肠合剂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