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乐欣

作品数:41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理学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自组装
  • 11篇纳米
  • 7篇多孔硅
  • 7篇功能化
  • 6篇分子
  • 4篇传输矩阵
  • 3篇电纺
  • 3篇电纺丝
  • 3篇多孔硅微腔
  • 3篇性能研究
  • 3篇石墨
  • 3篇石墨烯
  • 3篇微腔
  • 3篇静电纺
  • 3篇静电纺丝
  • 3篇纺丝
  • 3篇复合水凝胶
  • 3篇感器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机构

  • 41篇燕山大学
  • 2篇中国第一重型...

作者

  • 41篇张乐欣
  • 22篇焦体峰
  • 14篇周靖欣
  • 8篇肖福仁
  • 8篇李志全
  • 6篇胡怡
  • 5篇廖波
  • 5篇乔桂英
  • 4篇张冉
  • 3篇邢蕊蕊
  • 3篇蔡亚楠
  • 3篇乔淑欣
  • 3篇马凯
  • 2篇张庆瑞
  • 1篇李子凌
  • 1篇杨红艳
  • 1篇胡白桃
  • 1篇夏美荣
  • 1篇李晓普
  • 1篇滕峰成

传媒

  • 6篇燕山大学学报
  • 3篇钢铁
  • 3篇金属热处理
  • 2篇光学技术
  • 2篇传感技术学报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光电工程
  • 1篇广东化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Cr-1Mo-1/4V钢的组织与性能被引量:9
2001年
采用金相、TEM、XRD等方法研究了 3Cr- 1Mo- 1/ 4V钢组织与性能 ,结果表明 :3Cr- 1Mo- 1/ 4V钢在5 5 0℃回火时出现二次硬化现象 ,其强度、硬度达到极大值 ,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和回火时间的延长 ,强度、硬度下降 ,而塑性增加。经模拟最大焊后热处理 (Max.PWHT)后的拉伸性能和模拟最小焊后热处理(Min.PWHT)后的 - 18℃夏比 (V型 )冲击韧性均满足加氢反应器的设计要求。筒体锻件性能分析表明 :力学性能均匀 ,达到了加氢反应器的技术要求 ,良好的成分均匀性。
肖福仁胡怡张乐欣乔桂英廖波张文辉李子凌
关键词: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加氢反应器耐热钢
一种抗菌的聚乙烯醇静电纺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的聚乙烯醇静电纺丝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抗菌的聚乙烯醇静电纺丝膜,由聚乙烯醇作为纺丝基材,环氧乙烷作为助纺剂,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以及苯扎氯铵作为双抗菌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在...
焦体峰陶穆楠李欣昱王跃华张乐欣高丽丽
热处理工艺对3Cr-1Mo-0.25V-Ti-B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2000年
采用光学金相、透射电镜 (TEM )、X射线衍射分析 (XRD)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 3Cr 1Mo 0 2 5V Ti B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该钢在空冷条件下可获得均匀的粒状贝氏体组织 ,具有良好的耐回火性和较高综合力学性能。同时 ,给出了最佳热处理工艺。
张乐欣肖福仁乔桂英胡怡廖波
关键词:加氢反应器
机械合金化对多元粉末不平衡烧结过程的影响
王明智赵玉成肖福仁杨雪梅吕英怀李晓普孙金峰邹芹张乐欣
该课题研究了机械合金化过程对多元粉末烧结的影响。以金刚石烧结块体固态烧结存在的问题为背景,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烧结质量为目的,探讨了机械合金化过程对分体固态烧结的影响规律。以Fe-Cu为主要研究材料,重点研究了机械合金化...
关键词:
关键词:机械合金化固相烧结储能
一种基于多孔硅微腔光学特性的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当有机物分子吸附到多孔硅表面时,由于有机物分子在多孔硅的孔内的毛细冷凝作用,将引起多孔硅层有效折射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多孔硅微腔反射谱吸收峰峰位的变化.本文主要利用Bruggeman介电常数近似理论与传输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多孔硅微腔的传感模型.使用多孔硅微腔的反射谱实验装置对多孔硅微腔进行了传感实验,结果证明多孔硅微腔传感元件可以实现对有机物蒸汽的检测,且分辨率较高,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短,可重复性好.
李志全张冉张乐欣杨红艳朱丹丹白志华
关键词:多孔硅微腔传输矩阵毛细冷凝反射谱
肽调控生色团自组装纳米结构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自然界中,蛋白质/肽与功能发色团结合,自组装形成的复合物用于光合成系统中的光捕获和能量转移。由于肽分子结构可设计、自组装形式多样,并且可与自然界中存在的蛋白质相对照,因此,通过合成肽分子来人工仿制自然界中的光捕获复合物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基于肽调控的功能性生色团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进行人工模拟光捕获系统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对肽调控生色团的组织形式、合成肽-生色团复合物以及肽分子与发色团分子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组装进行了重点阐述。同时,本文也对人工仿制光捕获复合物的光捕获性能及能量转移进行了讨论,并且对这类复合物在无机纳米粒子矿化、分子产氢产氧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焦体峰马凯邢蕊蕊张乐欣周靖欣
关键词:生色团自组装仿生
一种利用LB膜技术制备光制异构薄膜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利用LB膜技术制备光制异构薄膜的方法。包括分子选择、制备方法、条件参数以及实验方法等。所述方法利用LB膜技术,以偶氮苯谷氨酰胺类两亲分子作为主体,两亲分子L‑GAZS溶于...
焦体峰谷雯惠王冉周靖欣张乐欣
自组装聚电解质基复合水凝胶制备与增强拉伸性能
水凝胶由于其柔软和湿润特性而备受关注,然而制备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水凝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1]。在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基于聚电解质的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以及机械性能。
王冉焦体峰柏佳惠张乐欣周靖欣
关键词:聚电解质复合水凝胶机械性能
多孔硅的电化学形成及微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采用自制的电解池用电化学腐蚀方法制备多孔硅,使用正交试验法设计阳极腐蚀参数。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多孔硅的微结构,分析并讨论了实验参数对多孔硅微结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
张乐欣李志全李葵英
关键词:多孔硅微结构原子力显微镜
新型支承辊材料及其热处理工艺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研制了新型支承辊用4 Cr Ni Mo V 钢,测定了该钢的 C C T 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抗回火稳定性。
张乐欣胡怡赵席春陈春云郭峰
关键词:支承辊CCT曲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