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荣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潍坊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在神经电生理监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在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择期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的甲状腺手术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和对照组(C),D组诱导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预给量,随后持续泵注0.4μg·kg^(-1)·h^(-1)至手术结束前30min结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2mg/kg、芬太尼0.04mg/kg、罗库溴铵0.3mg/kg快速诱导,插入神经监测专用导管。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不用肌松药。记录不同时间点两组病人的BIS,MAP,HR;记录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麻醉恢复情况、术后舒适度和术中知晓情况;记录术中神经监测四步法:V_1,R_1,R_2,V_2数值。结果 D组T_1时BIS值明显低于T_0和C组(P<0.01);D组T_1~T_5 MAP低于、HR慢于C组(P<0.05或P<0.01);D组术中神经监测V_1,R_1,R_2,V_2略高于C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D组苏醒期间烦躁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4h舒适度BCS明显优于C组(P<0.01)。两组随访都无术后知晓,无喉返神经损伤。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泵注全麻,对甲状腺手术IONM无影响,能满足手术要求,并具有麻醉药的用量少,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 徐有国张丽荣曲晓妮孙永刚李伟
-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
- 小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100B及NSE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S100B及NSE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er大鼠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h组)、用药组(p组),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S100B蛋白和NSE蛋白的含量。结果与缺血前比较,两组缺血后和再灌注30min后的NSE和S100B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p组患者应用长托宁后,再灌注30min时NSE和S100B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盐酸戊乙奎醚能够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S100B和NSE的过量表达,起到保护作用。
- 孙永刚曲晓妮张丽荣李伟
- 关键词:盐酸戊乙奎醚脑缺血再灌注
- 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CESA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90例择期于CESA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丙泊酚组(B组)和安慰剂组(C组)。记录静脉用药前(T1),静脉用药后10 min(T2)、30 min(T3)、60 min(T4),术毕(T5)的HR、MAP、SpO2、pETCO2、RR、BIS。结果三组患者T2、T3、T4、T5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HR、BIS、OAA/S评分下降;但与C组相比较,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MAP、pETCO2、RR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CESA下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可行。
- 张丽荣孙永刚李伟刘亨田
- 关键词:CESA腹腔镜手术
-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氧化损伤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 2017年
-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预处理对过氧化氢处理的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5ng/mL瑞芬太尼预处理脐静脉内皮细胞,然后给予过氧化氢处理,采用MAPK转导通路阻断剂阻断MAPK的p38、JNK或ERK途径,检测caspase 3活性,初步确定作用通路。用5ng/mL瑞芬太尼进行预保护,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观察通路阻断前后c-JUN的表达水平,确定c-JUN作用。结果 Caspase 3活性在阻断JNK途径后降低,JNK通路被阻断后瑞芬太尼保护作用消失;过氧化氢处理后细胞内c-JUN上调,经瑞芬太尼处理后c-JUN下调,JNK通路被阻断后瑞芬太尼无法下调c-JUN。结论 5ng/mL瑞芬太尼通过激活JNK通路及其下游信号分子c-JUN,对过氧化氢处理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起到抗凋亡保护作用。
- 李霞闫波孟建张丽荣
- 关键词:瑞芬太尼过氧化氢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 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加丙泊酚全麻在喉返神经监测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在行喉返神经监测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喉返神经监测的甲状腺手术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J组)和对照组(R组)。J组行双侧颈浅丛一点法阻滞,两侧分别注入0.375%罗哌卡因12ml,而后两组均采用全麻药复合罗库溴铵0.3mg/kg快速诱导,插入神经监测特制导管。术中不用肌松药,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不同时间点BIS,MAP,HR值;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及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神经监测:V_1,R_1,R_2,V_2值。结果 J组T_1,T_3,T_4时MAP低于R组,HR慢于R组(P〈0.05);J组神经监测数值V_1,R_1,R_2,V_2略高于R组(P〉0.05);术毕清醒和拔管时间J组明显短于R组(P〈0.05),术后4h疼痛VAS评分J组明显低于R组(P〈0.05);J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R组(P〈0.05)。结论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联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麻,能保证甲状腺神经监测术顺利实施,且麻醉用药量少,术后疼痛轻。
- 徐有国曲晓妮张丽荣孙永刚
- 关键词:颈浅丛神经阻滞肌松药瑞芬太尼丙泊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