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爱红
- 作品数:116 被引量:555H指数:13
-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专业学位研究生道路课程群教学案例库的开发被引量:7
- 2019年
-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启发和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备受重视。在分析道路课程群案例教学必要性和案例库建设迫切性的基础上,从建立精干的编写团队、制定科学的编写流程和进行长期的应用维护等方面入手,探索道路课程群教学案例库开发的有效途径,可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郭咏梅吴飞康爱红朱兴龙
- 关键词:专业学位教育课程群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老化沥青胶浆自愈合性能预测技术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以宁沪高速苏州段大中修工程为依托,通过二次老化沥青的性能实验和疲劳自愈合实验,获取针入度、软化点、旋转黏度、流动指数和自愈合指数等指标,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二次老化沥青自愈合指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两类沥青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误差平方和SSE均小于0.2,说明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该模型可预测不同条件下沥青胶浆的愈合指数HI值,为沥青路面使用周期内沥青老化程度监测及沥青路面养护再生时机选择提供参考。
- 李波王宇康爱红张垚周航
- 关键词:沥青BP神经网络
- 基于粉胶比的SBS沥青胶浆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为评价粉胶比对SBS沥青胶浆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弯曲梁流变仪,对4种不同粉胶比的SBS沥青胶浆的高低温性能进行研究,同时采用新型纤维沥青拉拔仪[1]进行试验,提出失稳拉拔功的概念来反映粉胶比对沥青胶浆和纤维之间黏附性的影响,综合试验结果,确定了SBS沥青胶浆最佳粉胶比。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温度和粉胶比对SBS沥青胶浆的车辙因子、复数黏度和相位角的影响。结果表明,粉胶比对沥青胶浆的各项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在试验范围内,粉胶比越大,沥青胶浆的高温流变性能和其与纤维之间的黏附性也会更好,综合高低温测试结果和失稳拉拔功计算结果确定沥青胶浆最佳粉胶比为1.2;同时依据矿粉筛分结果,给出了沥青混合料设计中的粉胶比(0.075 mm通过率/有效沥青含量),以及0.6 mm矿料通过率与有效沥青含量的比值的建议值。
- 吴星康爱红吴帮伟吴帮伟潘晓慧寇长江
- 关键词:流变性能黏附性粉胶比沥青胶浆
- 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长度级配设计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提出一种准确、高效的设计沥青混合料纤维掺量的方法,运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技术,提取不掺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特征参数,确定3 mm、6 mm和9 mm这3种长度的AC-13级配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配比例。按照不同比例设计5种组合的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将其掺入此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中,进行相关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3 mm、6 mm和9 mm这3种长度的AC-13级配玄武岩纤维最佳掺配比例为2∶5∶2。与不掺玄武岩纤维相比,此比例搭配下的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性能和抗开裂性能提高显著。动稳定度和贯入强度分别提高了21.1%和28.9%,低温性能提高了39.3%,CT_(index)指标和断裂能分别提高了147.56%和21.9%。
- 王本帅康爱红吴星怡吴星孔贺誉王漾博
- 关键词:CT图像玄武岩纤维级配设计
- 复掺纤维对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研究复掺纤维对冷拌环氧SMA-10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er,BF)和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er,PF)复掺,分析多种复掺纤维比例对冷拌环氧SMA-10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能及抗老化性能的影响。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离散元仿真技术构建沥青混合料二维数值模型,提取离散元模型的骨架特征参数以确定纤维最佳掺配长度。复掺纤维掺量变化分别为0.3%PF、0.2%PF+0.1%BF、0.2%BF+0.1%PF、0.3%BF。结果表明:单掺0.3%玄武岩纤维的路用性能、抗疲劳性能、抗老化性能提升效果均优于单掺0.3%聚酯纤维。其中0.2%BF+0.1%PF的性能提升最佳,相较于单掺聚酯纤维和单掺玄武岩纤维,动稳定度分别由37058次·mm^(-1)和42000次·mm^(-1)增到45000次·mm^(-1),增长了21.4%和7.1%,抗弯拉强度由29.01 MPa和30.53 MPa上升为32.08 MPa,提高了10.6%和5.1%,650με应变条件疲劳寿命由163万次和183万次增至197万次,提高了20.9%和7.7%。在冷拌环氧SMA-10沥青混合料中复掺纤维可以提升其路用性能,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复掺效果优于单掺。
- 王卡张垚康爱红张永健孔贺誉王本帅
- 关键词:SMA-10玄武岩纤维路用性能
- 新型生态渗滤系统处治道路径流污染试验研究
- 为分析处治城市道路径流污染的浅层渗滤净化系统,本文选取陶粒、沸石和卵砾石,设计4种配置组合的渗滤系统,通过水质试验研究其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率受水力负荷、进水水质、入流时间、植被等影响;植草型...
- 康爱红许珊珊肖鹏殷成胜王二飞娄可可
- 关键词:城市道路径流污染水质试验
- 橡胶沥青混合料中橡胶沥青老化程度的表征被引量:8
- 2017年
- 通过室内模拟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老化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老化程度下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回收沥青的基本性能,建立了橡胶沥青及回收沥青性能关系模型,并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老化分级。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合料回收沥青的性能与橡胶沥青的真实老化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旋转黏度试验值的标准偏差最小,采用旋转黏度多项式模型可由回收沥青的老化性能间接反映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真实老化程度;根据回收沥青的旋转黏度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老化分级:当旋转黏度不大于2.1 Pa·s时,老化等级为轻度老化;当旋转黏度大于2.1 Pa·s且不大于2.9 Pa·s时,老化等级为中度老化;当旋转黏度大于2.9 Pa·s时,老化等级为重度老化;通过扬冶公路橡胶沥青路面铣刨料中橡胶沥青的实际老化程度验证对应关系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 沈燕康爱红王超李路佳娄可可
- 关键词:橡胶沥青混合料
- 端部植筋和混凝土填充加固空心板梁桥性能试验探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作为高速公路典型的中小跨径桥梁,易产生裂缝开展、铰缝受损等降低板梁承载能力的病害问题,对混凝土空心板梁桥进行加固处理可保障桥梁正常运营。本文通过端部植筋和混凝土填充对混凝土空心板梁桥进行加固处理,并对加固前后板梁桥实施了3种不同工况的静载试验,以跨中处板梁挠度、铰缝错台、开合为指标定量分析了板梁和铰缝的工作状态,研究表明端部植筋和混凝土填充加固可以提升空心板梁桥的承载能力,维持板梁结构安全和稳定。
- 徐亚林顾万肖鹏康爱红郭悬
- 关键词:空心板梁桥静载试验桥梁加固
- 高性能再生微粉基地聚合物注浆料的活化制备及性能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过程中产生的再生微粉制备了一种高性能低碳型地聚合物注浆料。通过对再生微粉进行热-机械协同活化处理并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制备再生微粉基地聚合物注浆料,研究了活化制度对注浆料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泌水率、24 h自由膨胀率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性能测试表明除24 h自由膨胀率外,当热活化温度不变时,再生微粉基地聚合物注浆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泌水率均随微粉球磨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当球磨时间不变时,注浆料的性能随热活化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再生微粉热活化温度为750℃、机械球磨时间为10 min时,制备的再生微粉基地聚合物注浆料的性能最佳。微观分析表明热-机械协同活化极大地提高了再生微粉的活性和比表面积,进而改善了注浆料的致密程度,活化制度的改变对注浆料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极为显著。再生微粉基地聚合物注浆料的制备为高值化处理废弃混凝土提供了新思路。
- 徐俊康爱红吴正光龚泳帆寇长江吴帮伟张垚肖鹏
- 关键词:再生微粉工作性能
- 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新技术在沥青路面工程中应用研究
- 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2.5万公里,其中绝大部分为沥青路面。急剧增加的交通量,屡禁不止的超载现象,加上近年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对路面材料尤其是直接承受荷载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是将橡胶沥青混合料和复...
- 肖鹏康爱红吴正光
- 关键词: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车辙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