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迪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屈孕酮联合口服黄体酮胶丸对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抑制素A、性激素的影响被引量:2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口服黄体酮胶丸对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抑制素A、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5例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胶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抑制素A、雌二醇(E_(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抑制素A、E_(2)、P、HCG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抑制素A、E_(2)、P、HCG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腹痛改善时间及腰痛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保胎成功率、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94%、9.68%(P>0.05)。结论:在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中应用地屈孕酮联合口服黄体酮胶丸效果显著,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血清抑制素A、性激素水平有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张亚伟康晓迪郝文静邢宇刘丽恒刘麒薇
- 关键词:地屈孕酮黄体酮胶丸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抑制素A性激素
- 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妊娠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对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分娩的5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孕产妇的病例资料(研究组);同时选取与研究组年龄和孕周相匹配的55例慢性乙型肝炎孕产妇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产妇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PLT)计数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终止妊娠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孕产妇WBC计数[7.95(6.12,9.17)×10^(9)/L vs.6.88(5.66,8.05)×10^(9)/L,Z=-1.674、P=0.095]、ALT[20.10(13.00,36.70)U/L vs.17.5(13.30,21.20)U/L,Z=-1.698、P=0.090]和AST[25.70(16.30,35.10)U/L vs.25.40(20.80,31.50)U/L,Z=-1.034、P=0.3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孕产妇Hb[120.00(110.00,128.00)g/L vs.111.00(96.60,119.00)g/L,Z=-3.696、P<0.001]、RBC计数[3.93(3.57,4.16)×10^(9)/L vs.3.34(2.97,3.71)×10^(9)/L,Z=-5.055、P<0.001]、TBil[7.5(5.80,9.80)μmol/L vs.10.00(7.30,14.10)μmol/L,Z=-2.816、P=0.005]、PT[10.40(10.00,11.10)s vs.11.50(10.60,12.90)s,Z=-4.023、P<0.001]及PLT计数[172.00(142.40,211.00)×10^(9)/L vs.79.2(60.80,140.20)×10^(9)/L,Z=-6.06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研究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羊水异常、胎膜早破、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异常及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产后出血[4例(7.27%)vs.14例(25.45%),χ^(2)=6.643、P=0.010]、妊娠合并贫血[10例(18.18%)vs.27例(49.09%),χ^(2)=11.770、P=0.001]、凝血功能障碍[3例(5.45%)vs.10例(18.18%);χ^(2)=4.274、P=0.039]及剖宫产[29例(52.73%)vs.46例(83.64%);χ^(2)=12.110、P=0.001]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窒息[2例(3.64%)vs.3例(5.45%),χ^(2)=0.000
- 付丽华胡玉红付冬康晓迪王淑媛李丽
- 关键词:肝硬化妊娠
- 代谢综合征对慢性HBV感染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HBV感染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规律产检孕妇1 200例,分为H组(慢性HBV感染孕妇640例)及NH组(非HBV感染孕妇(无HBV及HCV感染560例),根据有无MS再分为H-M组(89例)、H-NM组(551例)、NH-M组(36例)及NH-HM(524例)。回顾性分析发生MS与不发生MS孕妇的母婴结局。结果 H组患者MS的发生率(13.91%)高于NH组(4.64%)(χ2=4.912、P=0.027),平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平均空腹血糖、平均餐后2 h血糖、孕期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病毒载量、终止妊娠孕周,H-M组与H-NM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肝功能异常、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和切口愈合不良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H-M组患者均显著高于H-NM组,NH-M组患者均显著高于NH-NM组,H组患者显著高于NH组,H-M组显著高于NH-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生儿结局胎儿窘迫、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面,H-M组显著高于H-NM组,NH-M组高于NH-NM组,H组高于NH组,H-M组高于NH-M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M组新生儿HBV感染率高于H-NM组(χ2=4.646,P=0.024)。结论 HBV感染孕妇较正常孕妇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且代谢综合征合并HBV感染者更易发生不良母婴结局,代谢综合征会影响孕期HBV病毒的复制以及母婴阻断的效果,应重视代谢综合征在HBV感染孕妇中的早期诊断、干预及预防。
- 许艳丽刘华放康晓迪蒋红丽
- 关键词:HBV感染代谢综合征妊娠新生儿
- 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血清HA、LN、IV-C、PC-III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蛋白(IV-C)、Ⅲ型前胶原肽(PC-II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1)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给予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HA、LN、IV-C、PC-III、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A、LN、IV-C、PC-III水平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A、LN、IV-C、PC-III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低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BV-DNA、HBs Ag水平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BV-DNA、HBs Ag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低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84%、10.00%(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替诺福韦效果显著,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血清THA、LN、IV-C、PC-III水平有关。
- 康晓迪许艳丽白玉青刘军孙芳俐易为
- 关键词:替诺福韦IV型胶原蛋白
-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手术治疗及探查结果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患者的性腺切除途径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6月至2009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74例AIS患者的性腺切除途径、术后病理结果及性腺位置等特点。结果 74例患者均手术切除双侧性腺。其中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AIS)48例,平均年龄22.0岁,有家族史者3例(6.25%),术中探查发现25例双侧性腺均位于盆腔(52.1%),13例双侧性腺均位于腹股沟内(27.1%);不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IAIS)26例,平均年龄16.5岁,有家族史者5例(19.2%),术中探查发现3例双侧性腺均位于盆腔内(11.5%),9例双侧性腺均位于腹股沟内(34.6%),10例双侧性腺均为于大阴唇中(38.5%)。CAIS患者中,开腹切除性腺21例,腹腔镜下性腺切除27例;IAIS患者中,9例开腹切除性腺,7例腹腔镜下性腺切除,10例经会阴切除性腺。术后病理证实睾丸肿瘤的发生率为18.9%,恶性肿瘤占4.1%。结论 IAIS的患者就诊和手术的平均年龄均较CAIS患者年轻,IAIS的患者较CAIS患者有家族史的多。双侧性腺位于盆腔的患者中CAIS多于IAIS,性腺降至腹股沟和大阴唇内的患者中IAIS多于CAIS。AIS患者性腺肿瘤发生率较高,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可参考性腺的位置采用经会阴及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性腺。
- 白枫郭海燕陈蓉王含必康晓迪孙爱军田秦杰
- 关键词: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性腺肿瘤手术治疗
- 低复制期慢性HBV感染孕产妇HBV再激活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复制期慢性HBV感染孕产妇HBV再激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由专一医师孕检处于低复制期慢性HBV感染孕产妇的HBV再激活指标(HBeAg、HBV DNA、ALT等)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520例HBs Ag阳性妇女中处于低复制期慢性HBV感染的孕产妇170例,占32.6%。对其中资料完整的151例进行分析后发现,HBV再激活率为26.50%(40/51),其中早孕节点[(12±1周)]激活8例(累积激活率5.30%),中孕节点[(24±1周)]激活8例(累积激活率10.60%),晚孕节点[(36±1周)]激活10例(累积激活率17.20%),产后42天节点激活14例(累积激活率2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21,P<0.001)。结论随着时间推移,慢性低复制期HBV感染孕产妇围生期HBV累积再激活率显著增加,应加强HBV再激活相关指标的监测,确保母婴安全及阻断成功。
- 白玉青刘军康晓迪李红芳宋丽红许艳丽欧蔚妮
- 关键词:孕产妇HBV再激活
- 非妊娠期肝硬化女性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特征及宫腔镜电切术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非妊娠期肝硬化女性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特征以及探讨宫腔镜电切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2014年2月11日至2020年12月20日收治的152例子宫异常出血的非妊娠期患者,均行宫腔镜电切术。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超声诊断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肝硬化组(2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67例)和对照组(63例)。分析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出血时长、术前出血量、住院时长、止血时长、输血以及急性出血患者比例、实验室检查结果[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病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术前出血时长、术前出血量、住院时长、止血时长和实验室检查等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W检验;输血以及急性出血患者比例和病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连续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出血时长、术前出血量、住院时长、止血时长、输血患者比例以及急性出血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34、P<0.001,F=7.54、P<0.001,F=7.64、P=0.01,F=5.67、P=0.02,χ^(2)=8.64、P=0.01,χ^(2)=5.75、P=0.02);且肝硬化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t=6.01、P=0.02,t=7.44、P=0.01,t=5.90、P=0.02,t=11.23、P<0.001,χ^(2)=10.45、P<0.001,χ^(2)=11.32、P<0.001)。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FIB、PT、TT、APTT、Hb和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36、P<0.001,F=8.35、P<0.001,F=8.33、P=0.01,F=15.64、P<0.001,F=7.34、P=0.01,F=10.36、P<0.001)。肝硬化组(13.64%和9.09%)、慢性乙型肝炎组(2.99%和1.49%)和对照组(3.17%和0.00%
- 周明书郝一炜伊诺康晓迪丛集美宗艳丽
- 关键词:肝硬化子宫异常出血非妊娠期宫腔镜
- 运动员性别鉴定方法的历史沿革及面临的挑战
- 2009年
- 男女运动员天然的生理差异,导致二者运动成绩的差别显著,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男扮女装的比赛丑闻,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运动员本身并不知情,“他”或“她”只是因为某些疾病而在比赛中占上风,而这对其它正常发育的运动员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最基本的竞赛和公平原则。为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保证比赛的公平性,运动员性别鉴定成为各种运动大赛的基本内容之一,鉴别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 康晓迪田秦杰
- 关键词:女运动员性别鉴定生理差异男扮女装正常发育公平原则
- 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临床效果及对阴道菌群、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6
- 2022年
-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临床疗效、阴道菌群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妊娠晚期BV 147例,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予甲硝唑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比较2组治疗效果、阴道乳酸菌计数情况及妊娠结局,并观察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阴道乳酸菌计数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晚期BV患者予以甲硝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能提高临床效果及阴道乳酸菌计数正常率,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且安全性高。
- 张亚伟康晓迪刘丽恒郝文静
- 关键词:乳酸菌阴道胶囊阴道菌群
- 妊娠晚期合并水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水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妊娠晚期合并水痘的住院孕妇15例,回顾性分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15例晚期妊娠合并水痘的患者中,孕29~34周患者5例(占33.3%),均无严重并发症,经积极治疗10~14 d痊愈出院,足月后3例孕妇自然分娩,2例孕妇剖宫产分娩,产妇无不良结局,新生儿阿氏评分、体重均在正常范围,随访新生儿30 d无水痘感染病例。孕37~40周患者10例(占66.7%),治疗过程中分娩8例,其中4例孕妇剖宫产分娩,4例孕妇自然临产分娩;孕妇感染7 d内分娩者3例,感染7 d以上分娩者5例,其中孕妇感染第5天自然分娩的1例新生儿感染水痘,经积极治疗痊愈出院,其余7例新生儿阿氏评分、体重均在正常范围,随访30 d均无水痘感染;8例产妇治疗7~10 d均痊愈出院;另外2例孕妇水痘痊愈后外院分娩,追访母儿分娩顺利,新生儿随访30 d无水痘感染。孕29~34周和孕37~40周感染水痘的两组孕妇,足月后分娩的新生儿水痘感染率分别为0%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妊娠晚期合并水痘的孕妇应积极给予抗病毒和对症治疗以减轻临床症状、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同时尽量推迟分娩,以减少新生儿水痘的发生。
- 庄虔莹刘敏张丽菊康晓迪蒋红丽
- 关键词:水痘晚期妊娠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