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敏
- 作品数:38 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唾液酸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双凝胶由油相包裹水相得到;所述水相包括水凝胶剂和唾液酸;所述油相包括植物油、油凝胶剂和乳化剂;所述油相与水相的重量比为(5‑9):(1‑5)。本发明制备...
- 庞敏刘林操丽丽郑志
- 一种适于烹饪加热的功能性甾醇油脂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烹饪加热的功能性甾醇油脂。在食用油脂中添加植物甾醇,所述植物甾醇的添加量为食用油脂质量的1.1%~10%;同时,添加天然脂溶性抗氧化剂,所述天然脂溶性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功能性甾醇油脂总质量的0.02...
- 庞敏操丽丽姜绍通何曙剑潘丽军
- 文献传递
- 一种添加茶多酚酯食用油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茶多酚酯食用油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茶多酚、脂肪酸酐、碱性催化剂和乙酸乙酯制备茶多酚酯;在食用油中按质量百分比0.5%~1%的量添加茶多酚酯,得到添加茶多酚酯食用油脂。本发明工艺简单,所用的原料来源广...
- 庞敏姜绍通陈晓东潘丽军
- 文献传递
- 低能N^+注入产色氨酸酶大肠杆菌的育种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利用了低能N+注入产色氨酸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进行诱变选育。首先进行了离子注入条件及参数的探索,确立了以15%甘油作为保护剂,N+注入能量10keV,剂量13×1014cm-2的离子注入参数。反复筛选和连续突变后,获得高产色氨酸酶大肠杆菌,和出发菌株相比,其生物量和色氨酸酶活性均有所提高。经过发酵规模逐步扩大和酶促反应体系放大,菌体生物量可达8.2gww·L-1,其酶法催化合成L-色氨酸的产量高达110g·L-1。该菌继代培养遗传性能稳定,可操作性强,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 庞敏姚建铭
- 关键词:离子注入L-色氨酸大肠杆菌育种
- 大肠杆菌色氨酸酶的制备及酶学性质被引量:3
- 2011年
- 以硫酸铵沉淀法分离提取大肠杆菌色氨酸酶,进行色氨酸酶学性质检测及动力学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使用50℃水浴法进行细胞壁的破碎,提取粗TPase酶液效果较好;(NH4)2SO4粗提色氨酸酶有较好效果;色氨酸酶的最佳反应pH值为8.0,在pH5.5~7.5较稳定;最高耐受温度65℃,最佳反应温度45℃;K+、NH4+能够明显地提高色氨酸酶活性,而Na+则明显地抑制酶活性。对色氨酸酶的动力学研究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针对底物L-丝氨酸的米式常数Km值远远大于吲哚的Km值。
- 庞敏李朝生冯瑞彩姜绍通
- 关键词:大肠杆菌酶学性质反应动力学
- 聚L-乳酸/淀粉复合材料的微波熔融共混法的制备与性能
- 2010年
- 以L-乳酸和淀粉为原料,采用微波熔融共混法,制备聚L-乳酸(PLLA)/淀粉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对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在PLLA/淀粉复合材料中,马来酸酐和丙三醇在PLLA与淀粉间起到化学架桥作用,相容性提高,但并不改变PLLA晶型主体结构。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增大;随着甘油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先减小后增大,且甘油含量为0.6%时吸水率达到最小值。复合材料的生物酶解过程分三个阶段,初期降解速率较慢,中期降解速率增加,后期降解速率又减小。
- 王伟姜苏薇庞敏黄君王华林
- 关键词:聚L-乳酸淀粉复合材料
- 植物油脂中风险因子生成与控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1年
- 植物油脂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苯并芘、氯丙醇、甾醇氧化物是植物油脂中新发现的3种重要的风险因子,研究其生成与控制对植物油脂食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苯并芘、氯丙醇、甾醇氧化物的生成机理、安全性评价、检测及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提炼了科学问题,展望了本领域的发展方向,期望对本领域的研究者有所启示。
- 姜绍通王华林庞敏郑志潘丽军
- 关键词:氯丙醇
- 微波辅助法提取茶籽粕中多糖的工艺优化
- 以茶籽粕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对微波辅助法提取茶籽粕中多糖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粒度100~120目,料液比1∶10(茶籽粕:水,G/ML),PH 4,微波功率600W,微波...
- 操丽丽庞敏姜绍通张敬
- 关键词:微波多糖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稻米油分子蒸馏脱酸工艺优化被引量:10
- 2012年
-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进行稻米油脱酸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试验设计,重点考察温度、转速和进料速度对酸值的影响,得到分子蒸馏脱酸最佳操作条件及二次响应面模型,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08℃、转速183r/min、进料速度2.05mL/min,此时所得酸值为1.01mg/g KOH。
- 姜绍通牛春祥庞敏孛瑞超
- 关键词:稻米油分子蒸馏脱酸响应曲面法
- 植物甾醇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稳定性研究进展
- 植物甾醇是一种新型的降低胆固醇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将甾醇成分附加到基质食品原料中,开发功能性甾醇制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概述了植物甾醇的降低胆固醇等生物学效应以及功能性甾醇食品的发展,分析及评价了植物甾醇在一定条件下...
- 庞敏姜绍通
- 关键词:植物甾醇功能食品生物学效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