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中药加工炮制存在的几个问题
- 1995年
- 浅析中药加工炮制存在的几个问题余晓耕,江木莲,应萍(江西省儿童医院330006),(景德镇市药检所),(江西省人民医院)关键词中药,加工炮制中药材在采收后,一般都需进行必要的产地加工及炮制处理,以达到符合药用要求,保证药材质量。然而,由于中药品种繁多...
- 余晓耕江木莲应萍
- 关键词:中药炮制学中药材
- 浅谈影响中医疗效的中药学因素
- 2000年
- 应萍汪宏群
- 关键词:中医疗效
- 无糖型感冒消炎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制定无糖型感冒消炎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无糖型感冒消炎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结果 :线性范围 0 .0 98~ 1.372 μg ,平均回收率为 98.2 7% ,RSD =2 .12 % ,重现性、精密度均在 3%以内。结论 :方法准确、可靠。
- 赖维华陈华砥应萍
- 关键词:熊果酸薄层扫描法中药
- 我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找出门诊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杜绝用药事故发生。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的35件调剂差错进行分类汇总。结果导致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有材料因素、人员因素、方法因素、工具因素、环境因素等5个方面。结论需针对调剂差错发生的常见原因,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制订一个完善门诊药房调剂工作流程。
- 刘玲陶松应萍张梦颖刘立民
- 关键词:门诊药房
- 黄毛耳草药材的薄层色谱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药材的定性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检查药材中的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和内酯类成分。结果: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和内酯类成分分别在以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4∶2∶0.5)、氯仿-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1∶1∶0.5)和氯仿-乙酸乙酯-甲酸(5∶3∶1)为展开剂的条件下获得理想分离。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黄毛耳草药材的定性控制方法。
- 应萍李晶文萍李才堂
- 关键词:黄毛耳草环烯醚萜TLC法
- 汤剂的工艺改革被引量:5
- 2000年
- 应萍杨建秋
- 关键词:汤剂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煎煮机
- 热疗前列贴质量标准研究
- 2001年
- 陆爱武黄键应萍
- 关键词:黄柏金银花丹参冰片薄层色谱法
- 黄毛耳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建立黄毛耳草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以乙腈-水(7∶93)为流动相,测定波长为238nm,采用HPLC测定黄毛耳草药材中鸡矢藤苷甲酯的含量。结果:鸡矢藤苷甲酯在22.08~552mg·L-1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9.7%(n=6),RSD0.72%。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黄毛耳草药材的质量标准。
- 李晶周国平李才堂文萍应萍虞金宝巫火娣
- 关键词:黄毛耳草HPLC
- 苯酚硫酸法测补肾口服液中多糖含量及其不确定度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建立补肾口服液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补肾口服液中多糖含量,再根据方法学验证数据,对来自对照品溶液配制、样品前处理、显色反应、标准曲线拟合及回收率因素所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结果在95%置信区间下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本次试验补肾口服液中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为(10.4497±0.5162)mg/mL。结论:本文建立的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准确且重现性好,可用于补肾口服液的质量控制;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法适用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中。
- 刘玲陶松应萍冯新
-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补肾口服液多糖
- 变叶榕提取物不同组分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抗炎活性研究
- 2023年
- 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法测定各组分总黄酮含量;DPPH、ABTS自由基清除及Fe^(3+)还原能力试验测定各组分抗氧化活性;Griees试剂法评价各组分抗炎活性。研究发现,变叶榕根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161.26±2.74)mg/g,乙酸乙酯组分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85.75±5.99)mg/g。乙酸乙酯组分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和Fe^(3+)还原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15.53、6.69和56.52μg/mL,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的抑制活性的IC_(50)值为63.07μg/mL。结果表明,变叶榕根乙酸乙酯组分具有较明显的抗氧化抗炎活性,其化学成分及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 吴文明习丹邹婷婷熊贻友应萍胡建新
- 关键词:提取物总黄酮抗氧化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