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莫曲布嫫

作品数:58 被引量:75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文学
  • 17篇历史地理
  • 13篇文化科学
  • 5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史诗
  • 10篇诗学
  • 10篇民俗
  • 10篇非物质文化
  • 10篇非物质文化遗...
  • 9篇口头传统
  • 8篇叙事
  • 8篇彝族
  • 8篇诗传
  • 8篇史诗传统
  • 8篇文化
  • 8篇民俗学
  • 6篇学术
  • 6篇文学
  • 5篇遗产
  • 5篇彝族史诗
  • 4篇多样性
  • 4篇学术反思
  • 4篇申遗
  • 4篇田野

机构

  • 54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俄亥俄州立大...
  • 1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传媒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6篇巴莫曲布嫫
  • 3篇朝戈金
  • 2篇陈连山
  • 2篇尹虎彬
  • 2篇安德明
  • 1篇张勃
  • 1篇刘晓春
  • 1篇吕微
  • 1篇吴姗
  • 1篇王卫华
  • 1篇王宪昭
  • 1篇陈泳超
  • 1篇丁耘
  • 1篇张志扬
  • 1篇江帆
  • 1篇王杰文
  • 1篇毕传龙
  • 1篇杨利慧
  • 1篇甘阳
  • 1篇黄瑞成

传媒

  • 15篇民间文化论坛
  • 14篇民族艺术
  • 8篇民族文学研究
  • 3篇民俗研究
  • 3篇西北民族研究
  • 2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开放时代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国际博物馆
  • 1篇民间文化青年...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丝绸之路”作为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话之路”系列项目的实践价值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着建设全球和平的使命在其主管的平行领域竭力开展文化间对话,以“丝绸之路整体研究项目:对话之路”为发端,并将承载文化“相遇”的“道路”或“路线”作为开展跨学科研究和促进文化间对...
巴莫曲布嫫
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记忆
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下)被引量:7
2005年
“克智”论辩的兴起和传承,在客观上激活了史诗演述的口头传播和动态接受,使这些史诗传承人脱离了各种文本的制约而走向面对面的社群,融入民俗生活的文化情境中,并在特定的竞争机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头创编能力与表演艺术,从而也促进了史诗传统的长期流布和动态发展。然而,在诺苏彝族史诗的研究中,基于表演传统的观察与记录很少得到重视,同时在创作、表演与传承的几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上,则深深地打上了一道“集体性”的印记,因而对史诗演述人及其群体的关注也几乎在“集体性”的强调中被人们淡忘了。那么,在田野研究中重新揭示文本背后的活形态史诗传统,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取决于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否让传承人这一创造性主体从文本阐释的历史封尘中凸现出来,能否给予这一特定的史诗演述人群体以公允而客观的评价。本文的第三部分着重追踪两代史诗演述人群体的主体性角色、历史风采与现实状况,并在表演环节上来讨论演述人的传承问题与史诗异文研究的某些学理性关联。
巴莫曲布嫫
“家乡民俗学”众人谈
2024年
安德明:“家乡民俗学”最初成形于近二十年前的民间文化青年论坛,那次网络会议形成了许多有创新性的话题和研究方向。我最初的思考,是想概括中国现当代民俗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学术现象,即大量研究者均以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为调查研究对象的情况,并试图从一个新视角来反思和探讨中国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同时,参照国际学界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总结中国民俗学史上的家乡研究潮流并结合自己在家乡进行田野研究的经验,探讨民俗学的家乡研究在学术史上的表现及其优劣得失等问题。
朝戈金巴莫曲布嫫陈连山陈岗龙杨利慧万建中林继富王卫华江帆刘晓春张士闪郑土有毛巧晖张勃安德明
关键词:中国民俗学青年论坛学术现象田野研究学术史
申遗与履约: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进程看中国实践与中国经验被引量:4
2023年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的发展进程中,名录列入机制(申遗)和定期报告制度(履约)已成为并行不悖的国际合作双轨制。前者为所有缔约国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平台,以利从整体上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深化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知;后者是政府间委员会和缔约国对实施该公约的成果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和跟踪监测的重要工具。换言之,这一双向循环的合作机制同时成为缔约国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始终将申遗工作视为履约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并将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整合到参与国际合作的基线行动中,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为保护人类共同遗产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也为推动形成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大格局、促进可持续发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积聚了内生动力。
巴莫曲布嫫
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可持续发展
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文章基于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档案文献,以重要事件和关键文件为循证线索,大致勾连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围绕文化与发展、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间对话、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几个关联性问题进行叙事阐释,进而聚焦联合国系统先后推动的全球性发展议程,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国际层面对文化治理领域形成的深刻影响,反过来从发展领域观察文化政策如何对接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进程,以期为国家文化治理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横向对接《2030年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厘清基本来路与前行方向。
巴莫曲布嫫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实践之谫议被引量:3
2023年
2023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中国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与此同时,中国非遗保护领域的相关行动方正在与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纪念活动。在此背景下,回顾非遗项目“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实践,结合20年来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考量推动形成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大格局的现实挑战,以问题导向把握中国新发展理念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关键行动领域的有机衔接,进而围绕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实践、性别平等、粮食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优先行动领域,针对当下乃至今后如何通过部门间的协同增效工作机制切实开展遗产项目的履约实践提出对策性分析,以探索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格局的整体方法、前行方向和路径选择。
巴莫曲布嫫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学伦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9
2016年
说到民俗学伦理问题,我首先想到的是1999年8月在芬兰图尔库参加第五届民俗学者暑期学校的课程培训,其中的第四工作坊专门致力于“民俗学研究伦理”(Folkloristie Research Ethicso印度学者萨迪哈纳·奈沙尼(SadhanaNaithani)将该工作坊的有关讨论抽绎为一个非常直观的关系图,后来我在研究生田野调查的课程教学中也使用过这个图。
巴莫曲布嫫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者伦理原则民俗学研究伦理问题课程培训
构思高山图式——华盛顿大学博克博物馆彝族文化展览侧记被引量:1
2003年
笔者所在巴莫姊妹彝学小组,于1996年与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StevanHarrell郝瑞教授和凉山州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马尔子副研究员一道发起在美国举办彝族文化展览的合作项目,从展览文案的设计、经费的筹措和申请,到展品的征集、运输、编目入库、陈列展示等,几经起落、曲曲折折,历时近5年,终在美国得以成功举办。笔者作为展览监理人之一,从2000年1月27日至3月31日在华盛顿大学博克自然史文化博物馆参加了高山图式——中国彝族诺苏文化之传承MountainPatternsTheSurvivalofNuosuCultureinChina专题展览的布展过程及相关的一系列学术活动。本文是展览期间2000年3月~9月应英国《亚洲族群》杂志之邀写成的。作为这次展览的一个侧记,旨在说明“文化展示”的真实情境中,本土学者的“自观”emic角色以及与“他观”etic学者之间的互动等问题,英文原文发表于该刊2001年3月号上,特此说明。
巴莫曲布嫫
关键词:国际文化交流民俗学研究文化空间
格雷戈里·纳吉
2017年
格雷戈里·纳吉(Gregory Nagy),美国哈佛大学古典学系教授、国际著名的古典学家、希腊文学专家、口头诗学理论家、印欧语音韵学家。1942年10月22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62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得古典学和语言学硕士学位;1966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古典语文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先后任古典学讲师(1966年-1969年)、古典学助理教授(1969年-1973年)、霍普金斯大学客座副教授、教授(1973年-1975年)、哈佛大学希腊语与拉丁语教授(1975年-1984年)。
巴莫曲布嫫
关键词:纳吉希腊文学口头诗学口头传统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被引量:93
2004年
在四川凉山彝区流传的《勒俄特依》与在云南彝区流传的《阿细的先基》、《查姆》、《梅葛》一道 ,被学界视为彝族“四大创世史诗”。对这一诺苏彝族文学传统的“代表作”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积累了相当的成果。笔者则是在《勒俄特依》这一汉译本的田野解读中发现了许多违背史诗传统本质的文本制作理念和方法 ,由此建立了田野研究的反观思路。目前 ,史诗传统正面临社会经济急速变迁的重重压力 ,国内外对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 ,对史诗文本及其口头特质的民俗学关注 ,回应着上个世纪 50年代以迄今天对口头文本进行“汇编”的深刻批评。因而 ,本文以诺苏彝族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传统为个案 ,正是基于检讨以往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文本制作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 ,从认识论的角度引入“叙事语境—演述场域”这一实现田野主体性的研究视界 ,以期在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之间搭建起一种可资操作的工作模型 ,从而探索一条正确处理史诗文本及文本背后的史诗传统信息的田野研究之路。
巴莫曲布嫫
关键词:史诗传统叙事语境民俗学民间文艺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