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秀花

作品数:3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4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16篇CS
  • 15篇光谱
  • 12篇截面
  • 12篇激光
  • 10篇激光光谱
  • 9篇碰撞能量转移
  • 8篇荧光
  • 7篇原子
  • 7篇激发态
  • 6篇光学
  • 5篇速率系数
  • 5篇碰撞能量合并
  • 5篇光学碰撞
  • 5篇HE
  • 5篇RB
  • 4篇蒸气
  • 4篇分支比
  • 4篇H2
  • 4篇J
  • 3篇第一性原理

机构

  • 39篇新疆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1篇昌吉学院
  • 1篇焦作大学

作者

  • 39篇崔秀花
  • 25篇戴康
  • 25篇穆保霞
  • 23篇沈异凡
  • 18篇袁强华
  • 17篇张刚台
  • 17篇王淑英
  • 3篇赖康荣
  • 2篇张岩文
  • 2篇万鸿飞
  • 2篇吕长武
  • 2篇陈恒雷
  • 2篇王振
  • 2篇白振岙
  • 2篇赵亿坤
  • 1篇王睿
  • 1篇殷桂琴
  • 1篇王振
  • 1篇李媛媛
  • 1篇孔维新

传媒

  • 8篇新疆大学学报...
  • 7篇原子与分子物...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量子电子学报
  • 3篇大学物理实验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光散射学报
  • 1篇化学研究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1篇2006
  • 5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b蒸气中激光诱导5P和5D态的布居数变化
2005年
在Rb蒸气中观察了荧光强度的增强与减弱.5P3/2态荧光的减弱是由于激光激发5P3/2—→5D5/2的跃迁造成的,5D5/2态原子碰撞转移到5D3/2,产生5D3/2—→5P1/2的辐射,增加了5P1/2态的布居,从而使5P1/2—→5S1/2的荧光增强.激光诱导布居数的变化由相应荧光的强度信号的增减来检测,利用速率方程组,得到了受激发射(即5D5/2—→5P3/2)速率为2.0×108s-1,精细结构碰撞转移(即5D5/2—→5D3/2)截面为6.4×10-14cm2.
王淑英穆保霞崔秀花张刚台袁强华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原子光谱受激辐射
存在缓冲气体的Cs蒸气中的三体碰撞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Cs(6P)+Cs(6S)+He→Cs(5D)+Cs(6S)+He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单模半导体激光器共振激发Cs原子至6P3/2态,利用另一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激光束作为吸收线探测6Pa/2态原子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缓冲气体增大了6P3/2和6S1/2原子间的能量转移,这可从测量由Cs(6P)/Cs(5D)碰撞而被布居的7D态所发射的荧光得到证实。因5D→6P(3.0-3.6μm)处于红外本实验不能探测,利用一个已经测量过的过程(即6P+5D→6S+7D)作相对测量。得到三体碰撞速率系数为(2.2±1.1)×10-28cm6s-1。
袁强华张刚台穆保霞王淑英崔秀花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光谱学荧光CS
稀土硼酸盐双折射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025年
近年来,稀土(RE)硼酸盐材料因其丰富的结构和优异的光学性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使用第一性原理高通量筛选工具获得五个性能优异的短波长稀土硼酸盐材料,并进一步研究了他们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材料的紫外截止边和双折射率分别为:210 nm,0.0934@1064 nm(LaB_(3)O_(6))、246 nm,0.0880@1064 nm(LaBO_(3))、347 nm,0.0815@1064 nm(LuBO_(3))、272 nm,0.0914@1064 nm(ScBO_(3))、279 nm,0.0920@1064 nm(Sc_(3)B_(5)O_(12)).本文使用投影态密度、实空间原子实切割以及Born有效电荷分析了各原子及离子基团对双折射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RE-O基团和B-O多面体在决定光学性质方面做出了主要贡献.
努尔比耶·图尔洪刘鸿涛崔秀花刘静姜轶井群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双折射率
碰撞能量转移Cs(6P)+Cs(5D)→Cs(6S)+Cs(nL=9S,5F)的截面测量
2006年
二步激发Cs原子至8S态,测量了碰撞转移过程Cs(6P)+Cs(5D)→Cs(6S)+Cσ(nL=9S,5F)的截面。测量由7D,9S和5F态发射的荧光强度,从荧光强度比和σ(TD)值得到了σ(9S)和σ(5F),而σ(TD)已经进行过绝对测量,截面值σ(9S)和(5F)分别为8.7×10^-15。和1、3×10^-14 cm^2.讨论了能量转移过程9S+6S→5F+6S对σ(9S)和σ(5F)的影响.
王淑英穆保霞崔秀花张刚台袁强华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碰撞能量转移荧光截面
激发态Cs原子间碰撞能量转移截面
2006年
在Cs蒸气密度为10^13cm^-3量级范围内,研究了6P3/2+6P3/2→6DJ+6S碰撞能量合并过程.利用单模半导体激光器共振激发6P3/2态,利用另一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的单模激光束作为吸收线探洲激发态原子密度厦其空间分布,吸收线调至6P3/2→8S1/2跌迁,并可平行于泵浦激光束移动.由激发态原子密度和谱线的荧光强度比得到碰撞能量合并的截面.碰撞转移到6D5/2和6D3/2的截面分剐是(4.1±1.8)×10^-15和(2.2±1.0)×10^-15cm^2.与其它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张刚台袁强华穆保霞王淑英崔秀花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碰撞能量合并截面CS
巧妙利用间接稳态法测量冰的导热系数
2024年
基于大学物理实验中常用的间接稳态法,巧妙利用冰水混合物的0℃作为低温热源,设计一种高于环境温度45~65℃下测量纯冰和加入不同食盐杂质的导热系数实验装置,得到纯冰的导热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加入NaCl杂质后,其导热系数比纯冰导热系数低,且杂质浓度越大,导热系数越小。装置简单易实现、操作简单可重复、测量结果较准确。该研究也是《理工科类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23版)》中“热导率的测量”实验的拓展,达到C类要求,对促进物理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崔秀花穆保霞井群吉旭
关键词:导热系数
Rb(5D_J)+H_2→RbH+H反应截面的测定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激光泵浦-吸收技术,研究了在样品池中(T=385K,H2气压400Pa)的Rb(5DJ)+H2→RbH[X1Σ+(v″=0)]+H光化学反应过程。双光子激发Rb-H2混合蒸气中Rb原子至52D态,荧光中除有泵浦能级发生的直接荧光外,还包含由精细结构碰撞转移产生的敏化荧光,RbH分子是由5D原子与H2间的三体碰撞反应产生的。利用852nm激光扫描RbHX1Σ+(v″=0→v′=17)吸收带,ΔI′和ΔI″分别表示泵浦5D3/2和5D5/2时的吸收光强。泵浦室温下的纯Rb蒸气至5D3/2或5D5/2态,由于在低密度下52D精细结构混合可略去,故由5D3/2→5P1/2与5D5/2→5P3/2的荧光比得到泵浦率比。解速率方程组,得到5D3/2→5D5/2和5D→5D以外态的碰撞转移截面分别是9.8×10-16和2.0×10-16cm2,Rb(5DJ)+H2→RbH+H的反应截面分别是5.4×10-17(J=3/2)和2.3×10-17cm2(J=5/2),5D3/2与H2的反应活动性大于5D5/2,这与其他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赵亿坤崔秀花白振岙戴康沈异凡
关键词:激光光谱光化学反应
发挥教师主控作用的大学物理教学
2014年
本文从教师层面分析当前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提出要发挥教师主控作用的理念,以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孔维新崔秀花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教学效果
高振动激发态KH(X^1∑^+,V=14~21)与CO_2碰撞中的振动-转动能量转移
2014年
利用泵浦-探测技术研究高振动激发态KH(V=14~21)分子与CO_2的振动-转动碰撞转移过程。脉冲激光激发KH分子至高位振动态,与CO_2发生振动-转动能量转移,使CO_2高位转动态得到布居,通过测量CO_2(00~00,J=32~48)转动态分布,得到其平均转动能和平均转动能变化,发现振动量子数V从14增加至21时,CO_2平均转动能变化增加了2.33倍;测量CO_2转动能级的多普勒增宽吸收线,得到V=14和20时,其获得的平均平动能大体随J增大而线性增大;最后,在单一碰撞条件下,测量KH(V=14~21)与CO_2(00~00,J)的振动-转动碰撞能量转移速率系数,结果显示V=19的总碰撞速率系数是V=14的4.5倍,而V>19则呈下降趋势。
崔秀花穆保霞戴康
关键词:光谱学
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光催化技术可以光解水制氢和降解有机和部分无机污染物等,在环境和能源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而光催化材料则是该技术的关键.在目前已研发的各种光催化材料中,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具有可见光响应且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铋基光催化材料及其应用研究新进展,并展望了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前景.
赖康荣孙毅崔秀花陈惠敏
关键词:带隙可见光光催化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