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磊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iRN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在HepG2.2.15细胞中的复制与表达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靶向HBVS基因的siRNA表达质粒在HepG2.2.15细胞中对HBV病毒的复制与表达的抑制效应及其抗病毒活性。方法设计并构建了两个靶向HBVS基因的siRNA表达质粒S1和S2,随机设计的用于对照的非同源siRNA表达质粒s3。首先在HepG2.2.15细胞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该siRNA表达质粒对HBVmRNA表达的抑制效应,接着在HepG2.2.15细胞中通过ELISA方法进一步检测它们的抗病毒活性细胞上清液中HBV标志性蛋白HBsAg、HBeAg的表达水平。结果在siRNA表达质粒转染HepG2.2.15细胞后48h,HBVS基因mRNA表达量下降64%~88%,HBsAg和HBehg的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60%~82%和56%~78%。S1+S2联合使用转染细胞中显著抑制HBV病毒的复制与表达的效率,而对照组s3无抑制效果。结论发现靶向HBVS基因的siRNA表达质粒能够在HepG2.2.15细胞中有效的抑制HBV病毒的复制与表达,并能够降低细胞上清液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S1+S2联合使用转染细胞中可以显著抑制HBV的复制与表达的效率。RNAi可能成为防治HBV感染有效的全新的抗病毒防御策略。
- 边中启崔志磊陈维灶刘明秋严维耀郑兆鑫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小干扰RNA病毒复制
- 靶向C基因的shRNA抗乙型肝炎病毒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与表达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研究靶向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的shRNA(shRNA)诱导RNAi(RNAi)在BHK-21细胞中抑制HBV的复制与表达及抗病毒效果.方法 根据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传染病中心克隆测序的中国56个民族CHB患者HBV基因组(基因型B属ayw1亚型)已在GenBank登录注册:CYN/2002和CYN/2000(GenBank登录号AY517488,AY517489,等),为了监测siRNA功能提供报告基因系统,将HBV C基因PCR产物克隆构建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EGFP-N1和载体pCDNA3.1B(-),设计并构建两个靶向同源(CYN/2002和CYN/2000)毒株HBV C基因的长24核苷酸(nt)的shRNA表达质粒(S1和S2),随机设计的用于对照的非同源长24 nt的shRNA表达质粒S3,将其克隆到载体pU6上,构建成表达目的 shRNA重组表达载体,并与pC-EGFP-N1共转染BHK-21细胞.首先在BHK-21细胞中使用BH-2型荧光显微镜观察和FACS-440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细胞数量,评估该shRNA表达质粒在转染后不同时间对C基因/EGFP融合报告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接着在BHK-21细胞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进一步检验了shRNA抗病毒效果.结果 通过BH-2型荧光显微镜观察和FACS-440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在shRNA表达质粒和pC-EGFP-N1共转染BHK-21细胞24 h后,与pC-EGFP-N1或pEGFP-N1单质粒转染相比,S1或S2的共转染组、S1+S2的共转染组使EGFP的表达水平降低了90%,而对照质粒S3或pU6共转染组无显著降低EGFP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应用RT-PCR检测C基因mRNA和EGFP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BH-2型荧光显微镜和FACS-440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相吻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证实了RNAi抗病毒效果,抗病毒效应持续时间超过48 h.结果 发现,创建的靶向C基因的shRNA能够有效特异地抗C-EGFP基因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与表达.结论 靶向C基因的RNAi技术能够有效特异地抗HB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与表达.RNA
- 边中启孙璐璐陈维灶肖安马世武崔志磊刘霜刘明秋严维耀郑兆鑫
- 关键词:短发夹状RNA微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