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巍

作品数:35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直肠
  • 9篇手术
  • 9篇肠癌
  • 8篇直肠癌
  • 8篇结直肠
  • 7篇肿瘤
  • 7篇结直肠癌
  • 6篇切除
  • 5篇预后
  • 5篇术后
  • 5篇腹腔
  • 4篇外科
  • 4篇胃癌
  • 4篇疗效
  • 4篇腹腔镜
  • 3篇引流
  • 3篇切除术
  • 3篇外科手术
  • 3篇胃肠
  • 3篇列线图

机构

  • 35篇宁波市医疗中...
  • 3篇宁波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宁波市第九医...

作者

  • 35篇崔巍
  • 9篇吴伟主
  • 9篇邓科
  • 8篇汪闻夕
  • 8篇罗勇
  • 5篇赵逸斌
  • 4篇袁谊
  • 4篇严志瑜
  • 3篇杨少辉
  • 2篇郭方达
  • 2篇孟澍
  • 2篇周红意
  • 2篇俞明明
  • 1篇陆才德
  • 1篇吴旻骅
  • 1篇严志龙
  • 1篇吴开春
  • 1篇季晓春
  • 1篇王跃辉
  • 1篇龙慧民

传媒

  • 8篇现代实用医学
  • 4篇浙江医学
  • 4篇临床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4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膜裂隙关闭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关闭系膜裂隙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211例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其中2015年8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91例患者(A组)未关闭系膜裂隙,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20例患者(B组)关闭了系膜裂隙,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B组术后住院时间略低于A组;两组术后胃排空障碍、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内疝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在腔镜下行系膜裂隙缝合不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难度,并可在解剖层面杜绝系膜裂隙导致的术后内疝形成,值得推广。
王瑜崔巍赵逸斌杨少辉陆才德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胃癌致双侧输尿管梗阻18例诊治分析
2008年
罗勇吴伟主崔巍吴旻骅
关键词:双侧输尿管梗阻诊治分析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恢复引流后造瘘术
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7年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手术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对机体的创伤小、应激反应轻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陈海燕崔巍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
一种用于术中肠减压的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术中肠减压的吸引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外套管;引流管,其可抽拉地设置在外套管内,引流管的首端设置有穿刺头,引流管的尾端用于外接负压吸引器,引流管设有多个第一吸引孔;环形导流部,其与引流...
邓科崔巍
一种腹腔镜下的组织牵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腔镜下的组织牵引装置,包括置于腹腔外且用于提供磁力的外支撑块及置于腹腔内且能吸合于所述外支撑块的内支撑块,所述外支撑块内设有第一磁体,所述外支撑块的顶部设有第一挂绳;所述内支撑块内设有能吸合于所述第一...
邓科崔巍赵逸斌
参附注射液合并肠外营养支持法在老年胃肠癌术后的应用被引量:9
2004年
14 1例胃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71例 (PN组 ) ,另一组 70例给予参附注射液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参附 +PN组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参附 +PN组的部分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有明显改善。
罗勇吴伟主袁谊崔巍徐裕光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胃癌肠癌术后
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检测
2004年
吴伟主罗勇崔巍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外科手术
超声、MRI检查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MRI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87例肛瘘患者运用超声及MRI技术进行术前诊断,以手术医师术中诊断为金标准,判断超声、MRI的诊断效果。结果手术探查确认低位单纯性肛瘘55例、高位单纯性肛瘘10例、低位复杂性肛瘘14例及高位复杂性肛瘘8例。超声检查对上述各组的瘘管检出率分别达到87.27%(48/55),90.00%(9/10),85.74%(24/28),75.00%(18/24);MRI检查对各组的瘘管检出率分别达到90.91%(50/55),100.00%(10/10),64.29%(18/28),70.83%(17/24)。两项检查技术相比较,各组中瘘管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超声检查对各组的内口检出率分别达到52.73%(29/55),40.00%(4/10),57.14%(12/21),35.71%(5/14);MRI检查对各组的内口检出率分别达到90.91%(50/55),100.00%(10/10),71.43%(15/21),71.43%(10/14),两项检查技术相比较,各组中MRI检查的内口检出率均高于超声检查,其中在低位单纯性肛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MRI检查在肛瘘术前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瘘管检出方面两者效率相当,但在内口检出方面,MRI检查更有优势。在有条件的医院,建议优先采用MRI检查作为肛瘘术前常规检查。
邓科崔巍汪闻夕
关键词:肛瘘超声MRI
散发性年轻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年轻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0至2019年收治的127例散发性年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确诊时存在远处转移30例。总结远处转移特点,分析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结果远处转移部位以肝脏(46.7%)、腹膜(46.7%)多见。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与散发性年轻结直肠癌远处转移有关(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OR=3.572,95%CI:1.041~12.250,P<0.05)是散发性年轻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EA、CA19-9水平预测散发性年轻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AUC、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57、6.15μg/L、0.759、0.807和0.710、33.35 U/ml、0.621、0.830。30例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最终完成随访21例,其中死亡13例,存活8例;总生存期22(12,28)个月,2年生存率为28.6%。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治疗方式的散发性转移性年轻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散发性年轻结直肠癌远处转移部位以肝脏、腹膜多见;淋巴结状态是影响其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EA、CA19-9水平对远处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肿瘤分化程度、治疗方式可能影响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
李琪俞明明邵巧晔崔巍
关键词:结直肠癌远处转移预后因素
FAM方案与LEF方案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中晚期胃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中晚期胃癌应用FAM方案及LEF方案行选择性动脉插管治疗的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2003年6月~2006年2月用FAM方案(5-氟脲嘧啶,表阿霉素,丝裂霉素)与LEF方案(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草酸铂)选择性动脉插管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112例。结果FAM方案治疗56例,有效(CR+PR)46.4%,LEF方案治疗56例,有效(CR+PR)57.1%;两组疗效经x^2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EF组疗效稍优于FAM组。两组毒副反应均有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FAM方案的消化道反应较LEF组重,而骨髓抑制较LEF组轻;FAM组有3例出现心脏毒性反应。LEF组无明显的心脏毒性反应,但有明显神经毒性,多为Ⅰ-Ⅱ度,且为可逆性的。结论LEF组疗效稍优于FA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毒副作用经对症处理可耐受,无心脏毒性,神经毒性可逆。
罗勇吴伟主崔巍袁谊
关键词:中晚期胃癌动脉灌注化疗FAM方案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