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丽萍

作品数:20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突发性耳聋
  • 6篇耳聋
  • 6篇发性耳聋
  • 5篇眩晕
  • 5篇位置性
  • 5篇位置性眩晕
  • 4篇阵发
  • 4篇阵发性
  • 4篇围绝经
  • 4篇围绝经期
  • 4篇细胞
  • 4篇良性阵发性位...
  • 4篇经期
  • 4篇绝经
  • 4篇绝经期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肿瘤
  • 3篇注射
  • 3篇疗效

机构

  • 20篇石家庄市第三...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石家庄市公安...
  • 2篇石家庄市第八...
  • 2篇蚌埠市中心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威县人民医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白求恩国际和...

作者

  • 20篇崔丽萍
  • 11篇董文荣
  • 6篇许秋荣
  • 4篇马秀茹
  • 3篇李晓明
  • 3篇路秀英
  • 3篇李云
  • 2篇刘涛
  • 2篇吴永波
  • 2篇张素辉
  • 2篇田丛哲
  • 2篇白玉娟
  • 2篇李进让
  • 2篇王志斌
  • 1篇张祎
  • 1篇马婧
  • 1篇贾立峰
  • 1篇邸斌
  • 1篇刘博

传媒

  • 4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邯郸医学高等...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5
  • 1篇199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李氏复位法治疗水平离地性眼震BPPV的短期疗效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究李氏复位法对水平离地性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7月确诊的43例向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和30例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采用李氏手法复位治疗,将每次门诊治疗计算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进行2次相同复位法治疗,中间间隔5至10分钟,3天后及1周后复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天及1周的向地眼震患者复位有效率分别为83.7%和95.3%,离地性眼震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6.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氏复位法对治疗离地性眼震HC-BPPV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过程迅速,可在临床应用。
邹世桢李进让王志斌吕霞田丛哲崔丽萍田师宇
关键词:前庭疾病位置性眩晕水平半规管
药物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1995年
血管收缩剂对鼻粘膜的损害,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由于对其重视不够,在我科的工作中,仍然遇到了较多的药物性鼻炎患者。目前,各医院多采用被动停药疗法,由于患者多数不能忍受鼻塞的痛苦,故不能坚持停药。我科在一年的时间里,采用肌苷注射液行下鼻甲注射,治疗了39例药物性鼻炎患者,总有效率达92.3%,现报告如下:
崔丽萍
关键词:药物性鼻炎滴鼻净下鼻甲注射血管运动性鼻炎缩血管作用
围绝经期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特征分析及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7例成年女性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青年组16例、中年组29例、围绝经期组52例,同时选取52例围绝经期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围绝经期组听力损失轻度17例、中度24例、重度11例,经甲泼尼龙、前列地尔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后有效39例、无效13例。检测各组及围绝经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即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中切黏度(MSV)、全血低切黏度(LSV)、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血清比黏度(SV)。比较围绝经期组不同程度听力损失、不同疗效患者间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分析围绝经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听阈的相关性。结果围绝经期组EDI低于其他各组,HSV、MSV、LSV、RCAI、SV高于其他各组(P均<0. 05)。围绝经期组不同听力损失程度患者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LSV、SV与听阈呈正相关(r分别为0. 683、0. 591,P均<0. 05)。围绝经期组治疗前不同疗效者间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后有效者HSV、MSV、LSV、RCAI、SV低于无效者而EDI高于无效者(P均<0. 05)。结论女性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在围绝经期出现显著变化,LSV、SV与听阈相关,治疗后有效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改善。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有助于了解围绝经期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发病机制、治疗效果。
雷培良马静张义董文荣崔丽萍许秋荣
关键词:围绝经期听力损失血液流变学听阈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突聋)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突聋患者40例(突聋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突聋组的焦虑状态(S-Anxiety,S-AI)和焦虑习性(T-Anxiety,T-AI)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突聋组伴焦虑、抑郁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不伴焦虑、抑郁者(94.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聋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心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马秀茹吴永波张素辉贾立峰白玉娟崔丽萍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心理状态焦虑情绪
外伤性颈内假性动脉瘤1例误诊分析
2001年
崔丽萍
关键词:误诊外伤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被引量:32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的150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Epley手法复位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前庭症状指数、生活质量和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8.67%高于对照组的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庭症状指数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DHI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1个月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多(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4.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BPPV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手法复位,可明显减轻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李云崔丽萍董文荣马静
关键词:甲磺酸倍他司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
鼻内镜手术联合布地奈德鼻腔雾化吸入及康复新冲洗治疗鼻息肉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联合布地奈德鼻腔雾化吸入及康复新冲洗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及对鼻黏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拟行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接受鼻内镜手术,术后给予经鼻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新稀释液冲洗鼻腔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情况,记录2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VAS评分、SNOT-20评分、鼻窦CT评分系统(Lund-Mackey)及内镜黏膜形态评分(Lund-Kenenedy),检测2组治疗前后鼻黏膜组织中VEGF、GM-CSF、IL-1β及IFN-γ表达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鼻腔堵塞感、鼻漏、嗅觉障碍、鼻呼气困难、头胀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主观症状的VAS评分、SNOT-20评分、LundMackey评分、Lund-Kenenedy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鼻黏膜组织中VEGF、GM-CSF、IL-1β及IFN-γ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后采用布地奈德鼻腔雾化及康复新冲洗辅助治疗能够显著缓解鼻息肉患者的主观不良症状,促进鼻黏膜上皮修复,并抑制鼻黏膜VEGF、GM-CSF、IL-1β及IFN-γ表达,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孙恒亚刘涛董文荣崔丽萍许秋荣
关键词:鼻息肉布地奈德康复新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Β干扰素-Γ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在顺铂诱导的喉癌Hep-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psis protein,XIAP)在顺铂诱导喉癌Hep-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选择不同浓度的顺铂以不同时间作用于培养的细胞。利用结晶紫法、RT-PCR、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不同时间、浓度下细胞凋亡的发生率和XIAP、mRNA的表达及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正常状态下,Hep-2细胞为贴壁细胞,凋亡率低。顺铂作用后细胞凋亡率和XIAP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XIAP表达水平的下降伴Hep-2细胞凋亡率的升高。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时间点间相比较,细胞抑制率、XIAP的表达及凋亡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RT-PCR终产物分析表明,随着加药浓度的增加及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XIAP的mRNA水平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胞抑制率、凋亡率与药物浓度及药物的作用时间成正相关,而XIAP的表达与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呈负相关,XIAP的表达与调亡率呈负相关。结论顺铂引起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是细胞凋亡。XIAP及mRNA在喉癌Hep2细胞中的表达与顺铂的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双相依赖性。通过诱发XIAP表达水平的降低使细胞的凋亡率升高是顺铂杀伤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马秀茹李晓明路秀英崔丽萍
关键词:鳞状细胞肿瘤抑制顺铂凋亡抑制蛋白类
绝经后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发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清维生素D、骨转换指标及前庭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原发性BPPV且绝经的女性患者79例,根据随访情况(随访1年)判断有无复发BPPV,将其分为复发组(A组)和未复发组(B组)。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绝经1年以上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患者的BMD、血清钙、血清维生素D水平,以及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含量和前庭功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PV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组的BMD(T值)和血清维生素D显著低于B组[(-1.84±0.61)比(-1.34±0.84),(15.33±6.01)ng/ml比(18.64±4.3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PINP和β-CTX均显著高于B组[(54.13±15.48)ng/ml比(43.78±11.25)ng/ml,(0.99±0.23)ng/ml比(0.75±0.3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半规管轻瘫≥25%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62.5%比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D(OR=0.310,95%CI:0.111~0.858,P=0.002)、血清维生素D(OR=0.240,95%CI:0.097~0.593,P=0.023)、PINP(OR=2.282,95%CI:1.758~4.865,P=0.001)、β-CTX(OR=2.078,95%CI:1.005~3.872,P=0.046)和半规管轻瘫(OR=1.527,95%CI:1.002~2.830,P<0.001)均是影响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其中BMD和血清维生素D为BPPV复发的保护因素,PINP、β-CTX和半规管轻瘫为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BMD、血清维生素D、PINP、β-CTX及前庭功能与绝经后女性BPPV患者的病情复发均有一定相关性,对预防BPPV复发及改善预后有指导治疗的作用。
李云张祎刘博崔丽萍郑飞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绝经后女性血清维生素D骨转换指标前庭功能
局部及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自拟中药对鼻息肉术后疗效及鼻黏膜IL-4、IL-17、IL-33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局部及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自拟中药治疗对鼻息肉术后疗效及鼻黏膜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2组均行鼻内镜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局部及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进行鼻腔冲洗,用至术后6个月。采用VAS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鼻漏、嗅觉障碍、鼻塞、头面部疼痛)进行评分,并采用鼻窦CT评分系统(Lund-Mackey)及内镜黏膜形态评分系统(Lund-Kenenedy)评价患者鼻黏膜结构情况,采用SNOT-20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鼻黏膜组织中IL-4、IL-17、IL-33水平;记录2组临床疗效,随访12个月复发率。结果 2组术后3个月、6个月各症状评分及总分和Lund-Kenenedy评分、Lund-Mackey评分、SNOT-20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术后3个月、6个月鼻黏膜组织中IL-4、IL-17、IL-33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及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鼻息肉术后的临床症状,促进鼻腔形态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并提高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鼻黏膜组织中IL-4、IL-17、IL-33水平有关。
孙恒亚刘涛董文荣崔丽萍许秋荣
关键词:中药鼻息肉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33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