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宿双宁

作品数:40 被引量:149H指数:8
供职机构: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9篇航天
  • 6篇载人
  • 4篇动物
  • 4篇神经元
  • 4篇猕猴
  • 4篇空间环境
  • 4篇计算机
  • 4篇额叶
  • 3篇载人航天
  • 3篇生物学
  • 3篇皮层
  • 3篇紫外线
  • 3篇微生物
  • 3篇小鼠
  • 3篇立位
  • 3篇立位耐力
  • 3篇加速度
  • 3篇航天员
  • 3篇飞船
  • 2篇动物实验

机构

  • 33篇航天医学工程...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6篇宿双宁
  • 7篇陈善广
  • 7篇刘新民
  • 7篇肖培根
  • 6篇吴斌
  • 6篇刘觐龙
  • 6篇李勇枝
  • 6篇王圣平
  • 5篇王立为
  • 4篇谢琼
  • 4篇吴元亮
  • 4篇于澍仁
  • 3篇汪德生
  • 3篇巴福森
  • 3篇向求鲁
  • 3篇任维
  • 3篇孙磊
  • 3篇武惠斌
  • 3篇刘朝霞
  • 2篇王宪民

传媒

  • 15篇航天医学与医...
  • 3篇中华航空航天...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中草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航天器工程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国空间科学...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航天员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
航天员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是航天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最具特色的一个万面。本文论述了航天员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的必要性、注意事项、训练内容和方法等,并着重介绍了起重耐力适应性训练、失重训练、前庭功能训练和航空飞行训练。
吴斌黄伟芬宿双宁
关键词:航天员训练失重训练
文献传递
座垫缓冲设计与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座垫缓冲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确保其能够提高人体耐受着陆冲击的能力。方法通过简化力学模型分析,推导出满足人体安全性要求的座垫整体力和变形关系公式,并经过静力学实验及冲击实验验证。结果通过座垫整体刚度特性的良好设计,座...
刘炳坤刘洪涛宿双宁姜世忠姜宝银马红磊
关键词:座垫
文献传递
大脑额叶神经元在痛觉和针剌镇痛中的作用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为研究大脑额叶神经元在痛觉和针刺镇痛中的作用,设计了两套痛辨别作业,即痛辨别反应作业(作业Ⅰ)和痛延缓辨别作业(作业Ⅱ),对4只成年猕猴(Macaca mulatta)进行了实验研究。待动物学会了上述作业并进行操作的同时,引导额叶单个神经元放电。在作业Ⅰ中记录了276个作业相关神经元,其中有211个对痛和/或热刺激起反应.在作业Ⅱ中记录了73个作业相关神经元,其中有59个对痛和/或热刺激起反应。电针穴位可使动物的痛反应时延长,作业的操作正确率降低,神经元对痛刺激和热刺激的反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这些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大脑额叶弓状沟上支内侧的前额叶与运动前区皮层交界处。实验结果表明,痛觉刺激可以投射到大脑额叶,引起神经元活动的变化。这些神经元的机能可能与对伤害性刺激和非伤害性刺激的辨别有关。针刺对这些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能降低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辨别能力,从而有利于镇痛效应的产生。
刘觐龙韩湘文宿双宁
关键词:额叶皮层痛觉
动物学习记忆计算机实时监测分析处理系统
结合医学、电子工程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优势,将压力传感、图像分析处理、多媒体视频和电子工程学等多种新技术联合用于大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学检测中,通过捕获动物学习记忆过程的活动图像轨迹,获得了更多、更敏感...
刘新民王立为王圣平于澍仁肖培根陈善广宿双宁邢志新孟慧
关键词:计算机学习记忆
文献传递
21d-6°头低位卧床对肺气体分布和小气道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
2003年
:目的探讨 2 1d - 6°头低位卧床 (HDBR)对气体分布和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Vmax2 2LV肺功能仪 ,对 1 6名健康男性被试者卧床前、后及卧床不同时间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 (ΔN2 、CV、CV/VC %、LCI)进行了测试。结果ΔN2 在恢复期平卧位与卧床前平卧位及卧床早期比较其增加有统计学意义 ;CV仅在卧床第 1天 (HDBR 2 0min左右 )测量值与卧床前平卧位比有显著增加 ,CV/VC %的变化与之一致 ;LCI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2 1d - 6°头低位卧床对气体分布有影响。CV仅在头低位卧床开始阶段一过性的增加 ,2 1d - 6°头低位卧床使气体分布不均有增加趋势。
卫世强宿双宁鲁立力李勇枝仲崇发任红茹
关键词:模拟失重头低位卧床气体分布小气道功能
紫外线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01年
目的 为了更好的了解各种因素对紫外线杀菌效果的影响 ,我们在净化间进行了紫外线对不同标准菌的消毒实验。方法 在不同条件下使用强度为 10 0μW· cm- 2 · s- 1 的紫外线灯对净化间喷雾的标准菌进行照射。结果 温度、湿度、紫外线强度、照射方式和电扇吹风与否、以及不同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均有显著影响 ,温度对紫外线杀灭率影响最大 ;在相同条件下紫外线杀灭白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最好 ,大肠杆菌其次 ,枯草杆菌最差。结论 用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的方法是可靠、安全。
宿双宁巴福森张红武惠斌
关键词:紫外线空气消毒影响因素
航天活动各阶段动脉血压的变化被引量:1
2001年
人体动脉血压 (BP)是 4大生命体征之一 ,动脉血压某种程度上可反映心血管功能状态。国外载人航天活动各阶段动脉血压总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心血管参数。虽然航天中有关血压的报道不尽一致 ,航天后立位应激时低血压普遍存在 ,航天后立位耐力降低的机理实质上是航天后立位低血压的机理。本文对国外载人航天活动各阶段有关动脉血压的报道和航天后立位低血压的机理研究作一简要概述。
汪德生任维向求鲁孙磊刘朝霞宿双宁
关键词:航空航天医学载人航天血压动脉血压
提高人体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检验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在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方面的有效性 ,寻找可行的训练方法。方法 1 2名被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6人 ,分别接受 1 1d共 9次的A模式和B模式 (头低位、头高位快速交替 )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训练前、后进行头低位 (HDT - 30°/30min)耐力检查和立位耐力检查 ,以评价训练效果。结果 1 ) 2种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均提高了被试者的HDT耐力 ;与训练前相比 ,训练后在HDT耐力检查中 ,B组的症状得分明显小于A组 (P <0 .0 5 ) ,B组心率降幅明显增加 (P <0 .0 1 ) ,说明B模式的训练在提高HDT耐力方面的效果较好 ;2 )两种模式的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均使被试者的立位耐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与训练前相比 ,训练后在立位耐力检查中 ,B组平均动脉压增幅明显增加 (P <0 .0 5 ) ,心率的增幅呈现小于A组的趋势 (P <0 .1 0 ) ,说明B模式的训练在提高立位耐力方面的效果略好。结论反复体位改变训练可提高人体对血液重新分布的适应性 ;B模式是相对较好的训练方法 ,有望在航天员血液重新分布适应训练中得到应用。
吴斌由广兴吴萍薛月英刘兴华宿双宁
关键词:血液体位改变立位耐力航天员
计算机控制的小鼠跳台测试仪被引量:5
1994年
计算机控制的小鼠跳台测试仪刘新民,王圣平,于澍仁,王立为,肖培根,陈善广,宿双宁(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北京100094)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有关抗衰老和促智药物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而现有的有关学习记忆的检测方法却相对...
刘新民王圣平于澍仁王立为肖培根陈善广宿双宁
关键词:小鼠跳台测试仪动物实验实验药理学
飞船搭载微生物对航天器材的霉腐实验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探讨空间环境对微生物功能性状的可能影响。方法采用空间搭载和地面对照实验的3种真菌作为霉腐实验标准菌,对9种航天器材的板材进行7个月的霉腐测试实验。结果空间搭载菌株与地面对照相比,搭载的烟曲霉菌株气生菌丝生长良好,分生孢子生长丰茂,霉腐板材重量损失较少。结论微生物在空间条件下繁殖能力增强,搭载后生长加快,形态分化提前,对材料的霉腐能力有所下降。
谢琼石宏志李勇枝吴元亮马一兵宿双宁
关键词:空间环境降解真菌航天材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