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天培 作品数:34 被引量:250 H指数:11 供职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电子电信 更多>>
四川羚牛的家域与忠诚度 被引量:9 2015年 野生动物倾向回到或留在一个特定范围或者与原有区域完全重叠的行为被称为栖息地忠诚。利用GPS无线电颈圈对5只四川羚牛的家域及家域的季节和年度忠诚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2006—2009年)。结果显示:四川羚牛年均家域面积为(MCP/FKE)(15.01±2.92)km2/(9.02±1.85)km2,但个体间及年际波动较大;季节间家域面积差异显著,个体家域的季节变化体现出较一致的变化模式,最大季节家域主要集中于春季和夏季。年际间季节家域忠诚度最高的是秋季和夏季,冬季家域年际忠诚度最低,春季家域忠诚度也相对较低。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季节间质心距离总体差异不显著,与家域重叠算法获得的忠诚度结论基本一致。 官天培 葛宝明 谌利民 游章强 唐中海 刘昊 宋延龄关键词:有蹄类 家域 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羚牛适宜栖息地评价 被引量:7 2018年 羚牛是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的特有濒危物种。其中的四川羚牛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岷山和邛崃山系。识别栖息地适宜性是科学管理和保护栖息地的前提。为提高局域尺度羚牛种群的保护,2017年—2018年笔者在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羚牛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模型可靠(AUC> 0.85)且保护区内羚牛适宜栖息地分布局限(80.4 km2)。最适宜的栖息地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5%,且绝大多数的适宜栖息地(包括适宜和较适宜)都分布实验区(39.1%)与核心区(40.6%)。在7个环境变量中,贡献最大的主要是地形因素(海拔和坡度)及特定的植被类型。野外调查发现,白水河羚牛集中分布区域的最低海拔2 100 m左右,最高出现在3 750 m,平均分布海拔是2 843 m,远高于其他保护区羚牛利用的海拔。低海拔区域(<1 900 m)主要分布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因此保护区需要加强该区域的干扰控制、管理和监测,增强羚牛对该区域利用的概率,减缓人为活动对栖息地的进一步挤压。 胡大明 邓玥 温平 梁磊 夏奎 官天培关键词:有蹄类 国家公园 大熊猫 地形 四川狭口蛙的求偶期鸣声分析 被引量:1 2017年 动物的鸣声在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重要的一项作用就是求偶.为了研究雄性四川狭口蛙(Kaloula rugifera)在求偶期鸣声的特征,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师范学院北校区以及其旁边的森林公园里,采用Sony录音笔,录制了该物种的声音样本.然后通过使用Praat声音分析软件对四川狭口蛙求偶期声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狭口蛙雄性个体发出的求偶鸣声呈单一谐波鸣声结构,鸣声内含有多个脉冲,单个声波振幅特征为纺锤形.其鸣声时程在0.200~0.220 s之间,脉冲时程在0.004~0.005s之间,脉冲间隔在0.004~0.005 s之间,鸣声主频率在3 000~4 000 Hz之间,鸣声声强在65~70 db之间. 陈伟 杨攀 符自娟 文琳 官天培 贾小东 刘昊 游章强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春季大熊猫与羚牛在空间利用上的差异 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在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对春季羚牛与大熊猫的栖息地利用特征进行调查,在重点调查的三个样地中,有两个样地出现了空间替代,分别为石桥河区域和洪石坝区域,其主要表现是:大... 官天培 胡锦矗关键词:生境利用 基于地形的牲畜空间利用特征及干扰评价——以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6 2019年 地形是栖息地的基本要素,从地形评价动物的空间利用特征能够掌握动物的分布规律并进行预测。为掌握保护区内牲畜的空间利用特征,并评价它们对主要保护动物的潜在影响,我们于2018年5–11月调查了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牛和马的分布,并结合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及历史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虽然两种牲畜均偏好低海拔、低坡度、光照良好(半阳坡、阳坡)、距水源近的栖息地,但它们在地形利用上存在显著差异;(2)牲畜活动最频繁的三条沟分别是竹根岔右一支沟、竹根岔正沟和大窝凼洋洞沟,且呈现不同的干扰特征;(3)基于监测数据,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tibetana)可能是保护区内最易受牛马活动威胁的保护动物。红外相机监测结果显示,羚牛沿海拔分布现状可能是回避牲畜密集区域的结果。基于本研究,我们建议:(1)保护区重点关注竹根岔(右一支沟、正沟、白沙沟)、大窝凼(洋洞沟、外侧坡)两个核心区的牲畜活动情况,并尽快针对放牧采取措施。例如,持续监测重点干扰区域牲畜的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趋势。(2)严格限制牲畜继续向高海拔栖息地入侵。(3)管控放牧投盐等干扰的发生频率。(4)加强执法力度,防止牲畜对保护区带来的干扰持续和扩大,威胁物种安全。 陈星 赵联军 胡茜茜 罗春平 梁春平 蒋仕伟 梁磊 郑维超 官天培关键词:海拔 栖息地 放牧 大熊猫 国家公园 岩羊在森林-草甸交错生境活动的季节特征 被引量:3 2020年 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是野生动物形成季节性生境利用策略的主要动力。这种策略的形成为它们在环境波动时创造了生存机会。岩羊(Pseudois nayaur)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草甸、流石滩生境为主要栖息地类型,而位于分布边缘的岩羊存在对森林-草甸交错区的利用情况。为了解岩羊边缘种群的空间利用特征和季节变化,并探究环境结构与物种分布的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红外相机调查,根据监测结果利用列联表卡方检验、Bonferroni法和Post hoc testing检验综合分析岩羊在森林-草甸交错生境中活动的季节性特征。结果表明:1)岩羊在不同生境中的季节性活动强度存在极显著差异(χ^2=503.50,df=6,P<0.05)。2)从不同生境的活动强度季节性变化看,岩羊在草甸的活动,以春季最强(活动频率44.4%,标化残差10.6),夏季最弱(5.3%,-17.4);在林缘的活动,以夏季最强(54.0%,6.6),秋季最弱(30.2%,-9.1);在林内的活动,以夏秋强(夏:40.7%,8.4;秋:45.0%,8.0),春季最弱(3.8%,-11.7)。3)从不同季节生境的活动强度判断,岩羊在夏、秋两季的活动多出现在林内(夏:45.9%,8.4;秋:26.8%,8.0),而冬、春两季的活动更多在草甸(春:20.6%,10.6;冬:49.4%,9.1),岩羊在夏季也较多出现在林缘(41.5%,6.6)。本研究结果显示,岷山北部的岩羊在夏、秋季对针叶林存在较多的季节性利用,可能与躲避高温有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海拔地区气温与降水的显著变化将导致高山林线出现明显的交错和进退,进而影响着众多依赖森林和草甸生境生存的物种的分布。 陈星 赵联军 胡茜茜 刘明星 罗春平 蒋仕伟 古晓东 官天培关键词:有蹄类 栖息地 红外相机 岷山山系 GPS项圈系统在野生动物管理与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12年 野生动物管理与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监测手段决定了保护工作中收集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收集动物活动位点数据是野生动物管理与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通过样线法收集动物活动痕迹(实体)位点或采用无线电遥测获取动物的活动位点等,采用这些位点数据可以研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家域、运动、栖息地利用和选择等。通过给野生动物佩戴GPS项圈,利用GPS项圈系统进行定位记录其活动位点,较前述常规方法更为便利,能高效地收集大量高质量位点,这种方法可以为野生动物的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基础。 葛宝明 官天培 谌利民 马文虎 宋延龄关键词:保护区 野生动物管理 羚牛的家域与忠诚度 迁移与居留的野生动物都倾向回到或留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区域附近或者与原来的区域完全重叠,这就是栖息地忠诚行为。本研究利用9 只GPS 无线电颈圈对四川羚牛的家域及家域的季节和年度忠诚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官天培 葛宝明 宋延龄 william J McShea棕背伯劳的雏鸟生长和出飞后行为发育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8 2007年 2005年3-5月对南充地区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雏鸟的生长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对出飞之后的行为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棕背伯劳育雏期12~13d,观察21雏成活18只,成活率为85.7%。体重、体长和其他形态特征的生长都适用于Logistic方程拟合。出飞后笼养雏鸟的“理翅羽”和“一侧翅下展,同时同侧脚下伸”行为频率最高,分别为18.81%和11.88%。 胡婧 官天培 周材权 胡锦矗关键词:棕背伯劳 雏鸟 生长发育 行为发育 四川9种有蹄类动物夏秋季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40 2018年 基于全国哺乳动物观测网络中四川王朗、四姑娘山、贡嘎山及亚丁4个自然保护区2017年6—11月红外相机数据,利用相对丰富度指数RAI对四川羚牛(Budorcas tibetanus)、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水鹿(Cervus unicolor)、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高山麝(Moschus chrysogaster)、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和岩羊(Pseudois nayaur) 9种有蹄类动物的相对种群数量和日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毛冠鹿在九种有蹄类动物中的相对丰富度(64. 12%)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动物。(2)小麂、毛冠鹿和中华斑羚的日活动模式呈双峰型,具有明显的晨昏习性。(3)水鹿和中华鬣羚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4)毛冠鹿在不同地区日活动模式均呈双峰型,但不同地区其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段存在差异。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与食物资源、捕食压力等有关,活动节律受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研究四川地区有蹄类活动节律,可以为该地区有蹄类的监测及有效保护管理提供依据,并能为其捕食者行为学研究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孙佳欣 李佳琦 万雅琼 李晟 官天培 王杰 夏万才 徐海根关键词:有蹄类动物 活动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