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疗效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4篇临床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2篇单侧
  • 2篇单侧空间忽略
  • 2篇督灸
  • 2篇治疗失眠
  • 2篇治疗失眠症
  • 2篇失眠
  • 2篇失眠症
  • 2篇思维
  • 2篇思维模式
  • 2篇中医
  • 2篇中医临床
  • 2篇中医临床疗效
  • 2篇卒中后
  • 2篇卒中患者
  • 2篇文化差异

机构

  • 11篇河南中医学院...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作者

  • 11篇宋琳琳
  • 3篇冯晓东
  • 3篇孙伟娟
  • 2篇李瑞青
  • 2篇郭青川
  • 1篇陈新旺
  • 1篇宋晓蕾
  • 1篇吴明莉
  • 1篇刘承梅
  • 1篇王磊
  • 1篇徐志伟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临床疗效与思维模式
现在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研究,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以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辨证论治为前提。但现在中国的中医思维模式在国内中医中已经几乎没有了!
宋琳琳
关键词:文化差异思维模式中医临床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督灸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督灸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临床收集13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督灸法进行治疗。选取四个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分疗程对督灸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宋琳琳
关键词:入睡时间失眠症灸法治疗睡眠时间临床疗效研究
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效果。方法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USN)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35例在接受康复治疗同时进行USN早期针对性作业疗法干预。结果治疗组在康复治疗8周后Barthel指数(P<0.01)、USN的改善程度(P<0.0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作业疗法干预纠正USN可有效提高USN患者的ADL能力,并改善USN程度。
宋琳琳
关键词: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
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的康复疗效。方法对30例脑卒中患者予以运动疗法PT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OT治疗,并与只进行PT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OT组的运动功能、ADL能力评分均高于PT组,在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作业疗法组的ADL能力高于运动疗法组,两组的ADL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OT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有重要意义。
宋琳琳
关键词:脑卒中作业疗法运动疗法ADL能力
益阳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观察益阳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1次/d,6d/周;治疗组另外接受益阳灸治疗,1次/周,每次60min,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采集患肢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作为评定肌张力指标。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FMA、BI和RMS数据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阳灸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冯晓东刘飞来郭青川宋晓蕾宋琳琳孙伟娟李瑞青
关键词:脑卒中痉挛康复训练
中医临床疗效与思维模式
2011年
现在中医临床疗效是中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研究,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以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辨证论治为前提。但现在中国的中医思维模式在国内中医中已经几乎没有了。
宋琳琳
关键词:文化差异思维模式中医临床临床疗效
改良铺灸对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7年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等症状,容易出现泌尿系统的感染,导致肾盂肾炎、肾积水甚至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1—2])。有研究表明,69%—92%的SCI患者会伴发神经源性膀胱,所以积极采取有效、最佳的方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意义重大([3])。
宋琳琳徐志伟陈新旺冯晓东王磊孙伟娟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铺灸充盈性尿失禁反射性膀胱NEUROGENIC
督灸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督灸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临床收集13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督灸法进行治疗。选取四个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周平均睡眠时间、周平均入睡时间、周平均夜醒次数和晨起疲乏),分疗程对督灸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宋琳琳
文献传递
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单侧空间忽略的效果方法脑卒中USN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35例在接受康复治疗同时进行USN早期针对性作业疗法干预纠正。结果治疗...
宋琳琳
关键词: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
文献传递
改良铺灸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肱二头肌肌张力增高31例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评价改良铺灸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肱二头肌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初次发病脑卒中后遗症肱二头肌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良铺灸法治疗,每日1次,共治疗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痉挛肌群肌张力肌电、肌力肌电。结果两组治疗后肌张力肌电均明显降低、肌力肌电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肌张力肌电明显低于对照组,肌力肌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铺灸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肱二头肌肌张力,增强其肌力。
宋琳琳冯晓东刘承梅李瑞青郭青川孙伟娟吴明莉
关键词:脑卒中中风后遗症肌张力增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