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玉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合作作者
臧丽莉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章永凡
福建省光催化重点实验室-省部共...
李奕
福建省光催化重点实验室-省部共...
黄昕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金华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1篇
理学
主题
2篇
电子结构
2篇
子结构
2篇
吸附构型
2篇
构型
2篇
分子
2篇
CO分子
1篇
A12O3
1篇
AL
机构
2篇
福州大学
1篇
武警福州指挥...
作者
2篇
章永凡
2篇
孙玉
2篇
臧丽莉
1篇
朱佳
1篇
胡建明
1篇
金华
1篇
黄昕
1篇
李奕
传媒
1篇
物理化学学报
1篇
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2篇
2011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CO分子在不同类型A12O3表面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的理论研究
臧丽莉
孙玉
章永凡
CO分子在不同类型Al_2O_3表面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
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基于赝势平面波基组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O分子在α-Al_2O_3(0001)以及γ-Al_2O_3的(100)、(110C)、(110D)表面上的吸附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CO倾向于选取C端吸附在表层Al原子上,并主要通过其5σ轨道与表面发生作用,吸附后部分电子从CO转移到底物,导致各Al_2O_3表面功函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气相相比,吸附后CO分子的C-O伸缩振动频率均发生蓝移.通过对比CO在各表面上的吸附情况,可以看出CO可作为检测Al_2O_2不同类型表面活性中心的有效探针分子.
臧丽莉
胡建明
孙玉
金华
朱佳
李奕
黄昕
章永凡
关键词:
电子结构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