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国
- 作品数:27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放疗(HyRt)与常规分割放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5月-2019年5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pTis-T2N0M0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术+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术后采用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大分割放疗组(n=41)与常规分割放疗组(n=42)。分析两组危及器官受量、治疗疗效、治疗失败模式及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根据NCI CTC AE 3.0标准评估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包括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乳腺/皮肤纤维化、肺纤维化等。结果最终纳入83例乳腺癌患者,中位年龄44(26~6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P=0.443)、TNM分期(P=0.335)、分子分型(P=0.333)、分化程度(P=0.617)、病理类型(P=0.127)等临床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比较,大分割放疗组患者的患侧肺V5(25.6%vs.33.8%,P=0.015)、患侧肺V20(13.3%vs.17.2%,P=0.042)及患侧肺平均照射剂量(MLD;7.4 Gy vs.10.4 Gy,P=0.020)均明显降低。本组仅3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未观察到区域淋巴结转移及局部复发。大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无明显差异(94.4%vs.85.2%,P=0.818)。与常规分割放疗组比较,大分割放疗组≥Ⅱ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明显降低(2.4%vs.21.4%,P=0.015);大分割放疗组与常规分割放疗组Ⅰ级乳腺/皮肤纤维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9.5%vs.14.3%,P=0.570),两组均未观察到≥Ⅲ级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相较全乳常规放疗同期瘤床加量照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行HyRt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作为首选的放射治疗模式。
- 姚得顺孙志国黄昱霖翟红芳蔡海峰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大分割放疗常规分割放疗
- 不同压力CO_2气腹LC对肩部疼痛、机体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 张景华曹月敏胡万宁岂怀华李景武胡继卫马杰姜广健孙志国
- 该项目组研究了不同CO_2气腹压力LC后对气腹存留时限、肩部疼痛、术前术后PH、PCO_2、PO_2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不同CO_2气腹压力LC对机体ACTH、COR、PGE2、肩部疼痛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不同CO_...
- 关键词:
- 关键词:CO2气腹LC肩部疼痛机体应激免疫功能
- 结肠壶腹成型联合直肠瓣重建对直肠癌肛门吻合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壶腹成型联合肠瓣重建术式对于直肠癌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6-01-30-2007-01-30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临床试验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临床常规结肠断端与直肠(肛管)端端吻合,干预组为壶腹成型联合直肠瓣重建术的结肠与直肠(肛管)端端吻合。术后排便效果的评价指标包括液体存留时间、排便功能及直肠测压等。结果:干预组术后液体存留时间的总优良率为86%,对照组为62%,P<0.05;干预组术后排便功能、直肠测压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壶腹成型联合肠瓣重建术式能有效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从而改善其术后生存质量。
- 李景武赵刚岂怀华刘远廷孙志国梁寒
- 关键词:直肠肿瘤
- 胃溃疡恶变与胃癌根治术后预后对比分析
- 目的:临床评估胃溃疡恶变根治术后预后特点。方法:对我院1997~2002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308例随访,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胃溃疡恶变与其他类型胃癌根治术后的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308例胃癌根治患者中,溃疡恶变病例12例,...
- 刘远廷权永志孙志国蔡海峰岂怀华胡继卫
- 关键词:胃溃疡恶变胃癌根治术后预后
- 文献传递
- 近乳晕区早期乳腺癌整形保乳术3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评价近乳晕区早期乳腺癌患者行整形保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二)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60例近乳晕区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0例行整形保乳术,对照组30例行标准保乳术,比较两组术中切除的乳腺局部标本质量,肿瘤距外科切缘最近的距离,术后患乳美容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切除的乳腺标本量为(71.03±12.92)g vs.(41.53±7.13)g,肿瘤距外科切缘最近的距离为(13.30±2.97)mm vs.(10.63±1.65)mm,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患者满意率为93.33%vs.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切除的乳腺组织量更大、范围更广,而术后患乳美容效果与对照组无差别。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整形保乳术可行、有效。
- 姜润学蔡海峰胡万宁孙志国
- 关键词:乳腺癌美容效果
-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乳腺癌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US.SGB)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B.SGB)治疗乳腺癌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4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疼痛患者被随机分为US.SGB组(24例)和B.SGB组(24例),均于患侧施行2次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间隔时间为8天;治疗后第4和8周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改善程。结果两组患者经阻滞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疼痛程度缓解,第4周时VAS评分分别为(2.68±1.33)分(US.SGB组)和(3.31±1.27)分(B.SGB组),第8周时为(1.32±0.85)和(2.09±1.02)分,US.SGB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优于B.SGB组(4周:t=2.251,P=0.038;8周:t=1.971,P=0.029)。结论于超声引导下和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均有效;但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盲法穿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刘成军蔡海峰刘殿臣刘延青孙志国李宁张娟张扬戴浩
- 关键词:神经传导阻滞星状神经节神经痛
- 全胃切除治疗胃癌28例分析
- 目的:总结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经验。方法:对2004 年6月至2006年4月经病理证实行全胃切除术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胃癌5例,胃体癌8例,胃底贲门癌5例, 胃窦癌侵及胃体8例,重复癌1例,残胃癌1例,根治性切除...
- 张景华刘远廷马杰蔡海峰赵辉胡继卫岂怀华李景武孙志国王宇赵亚亭
- 关键词:全胃切除治疗胃癌
- 文献传递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积液研究
- 刘殿臣张冰张海泉刘春梅李景武孙志国
- 课题探索性应用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Bl℃k,SGB)的方法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促进伤口愈合的有效性。其技术关键在于安全、有效的实施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每日一次,尽可能...
- 关键词:
-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asL、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FasL和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20例正常乳腺组织和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as、FasL和Ki-67表达。结果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asL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和78.3%(P<0.01);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15.0%和65.0%(P<0.01)。结论FasL、Ki-67表达失衡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 权永志刘远廷张景华孙志国袁文棋李景武蔡海峰胡继卫
-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织化学FASLKI-67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蔡海峰刘殿臣闫金银潘荟丞刘建荣张扬路延芹李宁牛月星孙志国
- 该项研究针对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系统治疗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动物实验、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细胞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技术手段与方法,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对比传统盲穿及彩超引导下神经节阻滞两种操作方式,观...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并发症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