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邦 作品数:31 被引量:92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电气工程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无工质微波推进低信号调试 <正>微波耦合及调谐技术是无工质微波推进的关键技术之一,输入微波在推力器腔体内产生谐振的时候,微波功率才能很好的被腔体吸收,从而使得微波在谐振腔体前后端面 朱雨 杨涓 李鹏飞 孙安邦关键词:谐振 针-板空气间隙流注放电起始过程的三维PIC/MCC仿真研究 被引量:9 2018年 流注放电作为自然界中闪电传播的预电离机制、高压输变线路间长空间间隙放电的重要初始阶段,在工业领域存在诸多潜在应用,近年来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流注放电具有典型的多尺度、非线性的放电特征,实验观测中多呈现出分叉等不规则结构.为了研究其微观结构特性和行为特征,本文采用三维粒子仿真模型(PIC/MCC),着重研究了流注从针型正电极的起始和发展过程.模型采用了可变自适应网格、可变粒子权重以及并行计算等技术,有效地降低了三维粒子仿真的计算时间.通过调节针型电极上的施加电压幅值、改变气体组分及调整电极形状尺寸等,研究了放电参数变化对流注放电的分叉结构、半径等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升高,流注的半径及分叉数目增加;对比不同气体组分(纯氧以及不同比例氮氧混合气体),发现其对流注的分叉数目影响较为显著;针型电极结构直接影响了流注的起始时间和形貌. 李晗蔚 孙安邦 张幸 姚聪伟 常正实 张冠军关键词:流注放电 针-板电极 周期性等离子体模拟中的渐近保持PIC算法 <正>针对一维准中性无碰撞等离子体的Vlasov方程及与其相耦合的求解电势的Poisson方程所组成的Vlasov-Poisson系统,提出了两种渐近保持PIC算法,并将其运用到一维 孙安邦 毛根旺 P.Degond 杨涓 夏广庆关键词:PIC 多尺度 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放电室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正>放电室是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ECRIT-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 Ion Thruster)的关键部件,其内部通过电子回旋共振产生等离子体。本文以漂移-扩散近似模型为研 杨铁链 杨涓 石峰 孙安邦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9 2018年 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是一种高性能微型电推进系统。它利用放电电弧在腔体内部烧蚀管壁材料,材料消融产生的等离子体在压力梯度下加速喷射产生推力。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输出参数可调节范围宽的特点。与传统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相比,在低功率条件下,其推功比和总体效率有较大提升,在微小卫星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毛细管型推力器研究包括推力器结构设计、关键部件及电源研制、工作机制研究、工作特性诊断、性能参数优化等,本文调研了日本、美国、德国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毛细管型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王亚楠 丁卫东 程乐 李悦 孙安邦关键词:等离子体 毛细管放电 烧蚀 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 电推进系统 电场不均匀系数对SF_(6)/N_(2)混合气体负直流电晕电流脉冲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1年 为了研究SF_(6)/N_(2)混合气体负直流电晕电流脉冲特性,建立SF_(6)/N_(2)混合气体二维轴对称针-板几何模型,对不同电场不均匀系数下的负直流电晕放电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将放电过程中正离子、负离子和电子的连续性方程与泊松方程耦合,研究负电晕电流脉冲的形成机制,分析了电场不均匀系数对带电粒子变化过程和电流脉冲特征参数的影响,并通过针-板模型电晕放电实验平台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电流脉冲形成过程中,电子数密度远小于离子数密度,且正离子数密度大于负离子数密度;每个电流脉冲对应一个负离子云的形成和迁移,随着电场不均匀系数减小,由于针电极和负离子云之间的静电排斥,负电晕会呈现先偏离针尖发展、而后又向针尖回移的趋势;电流脉冲幅值整体呈增大趋势,初始电流脉冲宽度增大,脉冲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增长,同时脉冲重复率减小。 何彦良 丁未 孙安邦 张冠军关键词:混合气体 准中性等离子体模拟中的两种渐近保持PIC算法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针对准中性无碰撞等离子体的Vlasov方程及与其相耦合的求解电势的Poisson方程所组成的Vlasov-Poisson系统,提出了两种渐近保持PIC算法,并将其运用到一维周期性波动等离子体模型上。与传统PIC算法相比较,两种渐近保持PIC算法解决了Vlasov-Poisson系统多尺度参数中的小量束缚问题,时间和空间步长的选取可以克服传统粒子模型中等离子体周期及德拜长度的限制,且模拟结果稳定正确,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孙安邦 毛根旺 P.Degond F.Deluzet L.Navoret M.-H.Vignal 夏广庆关键词:PIC 多尺度 基于过渡态理论及密度泛函理论的SF6主要分解产物生成路径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分解组分分析的SF6绝缘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不受电磁干扰,得到了广泛应用。前人建立了许多SF6分解模型以探究SF6分解的内部机理,但现有模型采用的反应速率常数为300 K温度下测量所得,并不适用于SF6的过热及电弧分解。对SF6分解过程中主要稳定分解产物SOF2、SO2F2、SO2的生成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结合B3LYP/6-311G*方法分析了主气室内SOF2、SO2F2、SO2的主要生成路径:SF4水解生成SOF2、SOF4水解生成SO2F2、SOF2水解生成SO2,得到了所涉及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过渡态结构;并采用高精度耦合簇[coupled-cluster with single and double and perturbative triple excitations,CCSD(T)]方法结合aug-cc-pVTZ基组得到了各反应的势垒;再根据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 state theory, TST)从理论上计算了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该反应速率常数考虑了温度变化的影响,适用范围更广,为研究SF6过热及电弧分解的内部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邵先军 袁旭初 陈孝信 钱平 何彦良 何毅帆 孙安邦 张冠军关键词:SF6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理论 面向火星探测的CO_(2)工质射频离子推力器离子源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之一,研究其磁场、大气、气候、构成以及地形地貌将有利于空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CO_(2)是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以CO_(2)为工质的电推进技术的研究对火星探测以及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具有重要意义。开展了CO_(2)射频离子推力器离子源点火试验;使用朗缪尔探针诊断腔体内的等离子体参数,并将其和地面试验中常用的Ar工质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射频功率对CO_(2)工质腔内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对推力器离子源栅极施加直流电压,进行离子束流引出试验,分析了屏栅电压、射频功率、工质流量和栅极透明度对推力器离子源栅极电流参数的影响。 杨谨远 张思远 李程 李昊霖 孙安邦关键词:火星探测 离子源 离子推力器放电腔内等离子体流动规律的全粒子模型 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详细描述等离子体在放电腔内的产生、演化过程,建立了放电腔内部等离子体流动的二维轴对称全粒子数值模型。在考虑壁面二次电子发射影响的前提下,模拟得到了稳态后放电腔内电磁场、电子与离子数密度,电流密度等一系列参数分布,且与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吻合较好。模型得到了实验中难以观测到的放电腔内等离子体的产生、演化过程以及稳态下的分布规律,合理解释了放电腔工作的基本原理。 孙安邦 毛根旺 夏广庆 陈茂林 邢鹏涛关键词:离子推力器 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