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莉
- 作品数:63 被引量:28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军团菌肺炎22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军团菌肺炎(LP)是由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可合并肺外多脏器受损的细菌性疾病.本文收集了符合LP诊断标准的22例进行临床分析.
- 夏明成孙培莉
- 关键词:军团菌肺炎预后
- 慢阻肺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多与肺部对有害气体、颗粒的产生的异常系统炎症...
- 王晓月孙培莉黄茂
- 氧化氮-环磷酸鸟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环磷酸鸟苷 (NO- c GMP)通路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给 10名健康人、13例缓解期哮喘病人及 2 9例发作期哮喘患者诱导痰液 ,检测诱导痰液中 NO2 - /NO3- 及 c GMP的水平。并对其中 11例哮喘发作期患者应用强的松 (30 mg/d) ,治疗 1周的前后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 :哮喘发作期患者 NO2 - /NO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 [(4 0 6 .34± 5 12 .18) μmol/L,(71.80± 10 0 .98) μmol/L,P<0 .0 1],应用激素后患者在症状、体征好转的同时 ,NO2 - /NO3-和 c GMP的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稳定期哮喘患者的 NO2 - /NO3-水平同正常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NO- c GMP通路可能在哮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诱导痰 NO2 - /NO3- 的测定是无创伤性检测哮喘气道炎症的一项简便易行的实用方法。
- 姚欣殷凯生黄茂孙培莉戴山林许宏岳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
- 层次化呼吸系统慢性病辅助诊疗与监管系统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鉴于医疗资源在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的分布不均衡性,很多患者的呼吸系统慢性病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与监管。采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治疗和监管有着迫切需要。以南京医科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医院展开的研究项目为背景,在近三年的实践和全面分析需求的基础上,完成了层次化呼吸系统慢性病辅助诊疗与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所实现的层次化呼吸系统慢性病辅助诊疗与监管系统采用使用符合实际应用情形的层次化概念来构架系统,并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完成开发。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稳定可靠。该系统对于实现三甲医院引领基层/社区呼吸系统慢性病诊治与管理,建立基层/社区全科医生呼吸系统慢性病诊疗培训与评估有着积极意义,有着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 吴月芳姚欣孙培莉胡勇朱豫川於东军
- 关键词:辅助诊疗
- 应用阿罗格点刺液变应原皮试120例分析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分析门诊应用阿罗格标准化生产的点刺液变应原皮试结果。方法 :用阿罗格 30种变应原 ,加一个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和一个组胺阳性对照 ,试验部位是前臂掌侧皮肤 ,相距 4cm ,滴 1滴变应原后垂直点刺 ,10~ 2 0min后判读试验结果。结果 :12 0例患者中 6 7例 (5 5 .8% )呈阳性 ,6 7例中 4 2例有哮喘症状。 6 7例皮肤点刺试验中粉螨阳性率最高 (89.6 % ) ,其次是室尘螨 85 .1%、豚草 4 7.8%、艾蒿 35 .8%等。结论
- 王凯萍孙培莉
- 关键词:变应原皮试变应性疾病
- 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通过观察原有治疗基础上单次吸入一定剂量利多卡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第 1秒用力呼气量 (FEV1 )和峰值呼气流速 (PEF)的影响 ,探讨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维持原治疗方案不变 ,分两次随机、双盲雾化吸入 5ml生理盐水和 5ml2 %利多卡因 ( 10 0mg) ,分别测定雾化吸入前 (基础值 )和吸入后 5、10、2 0、3 0、45、60min时的FEV1 和PEF。结果 雾化吸入NS和利多卡因后 10min内平均FEV1 和PEF均较基础值轻度下降 ,平均改变率 ( %基础值 )在不同处理因素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吸入利多卡因 45~ 60min后FEV1 和PEF有较大幅度升高 ,最高改变率 ( x±s)分别为 ( 6.2± 6.2 ) %和 ( 5 .8± 3 .8) %,而吸入NS后仅略有升高 ,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均 <0 .0 1)。吸入利多卡因后 45 %患者FEV1 、PEF升高 >7%,其发生率与吸入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哮喘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吸入利多卡因安全可行 ,多数仅在吸入后早期出现短暂而轻度的FEV1 、PEF下降 ,2 0~ 60min后FEV1 。
- 顾经宇殷凯生孙培莉徐龙娣
- 关键词:利多卡因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
- 基于Android的移动呼吸科辅助诊疗系统
- 2015年
- 目的:为应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卫生需求的日益增长,研发基于互联网的移动辅助诊疗系统。方法: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南京理工大学医院展开的支气管哮喘社区干预研究项目为背景,深入考察呼吸科临床诊疗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Android的移动呼吸科辅助诊疗系统。结果:该系统包含了常用的呼吸科临床诊疗模块,可以运行在多种移动终端设备上。结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实现的呼吸科辅助诊疗系统稳定性高、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显著减少医生的工作量,使医生实现移动化办公,提升工作效率。
- 吴月芳姚欣孙培莉金康荣
- 关键词:移动办公呼吸科辅助诊疗安卓系统
- 单次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FEV_1和PEF的影响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观察单次吸入一定剂量利多卡因对哮喘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FEV1)和峰值呼气流速 (PEF)的影响。方法 2 0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保持目前治疗方案 ,分两次随机、双盲雾化吸入生理盐水 (NS) 5ml和 2 %利多卡因 5ml,测定吸入前 (基础值 )和吸入后 5、10、2 0、30、45、6 0分钟时的FEV1和PEF。结果 雾化吸入NS和利多卡因后 10分钟内平均FEV1和PEF均较基础值轻度下降 ,平均改变率 (%基础值 )在不同处理因素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吸入利多卡因后 45~ 6 0分钟FEV1和PEF有较大幅度升高 ,最高改变率为 6 2 %± 6 2 %和 5 8%± 3 8% ,而吸入NS后仅略有升高。不同处理因素下 2 0~ 6 0分钟各时间点FEV1和PEF平均改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0 0 5 )。结论 哮喘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利多卡因 5ml(10 0mg)后短时间内FEV1和PEF可能出现下降 ,但雾化吸入后 2 0~ 6 0分钟FEV1和PEF均比对照组有较明显升高。
- 顾经宇殷凯生孙培莉
- 关键词:雾化吸入支气管哮喘FEV1PEF
- 运动平板试验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指脉氧监测研究及意义
- 陈佳娣孙培莉
- 食物不耐受检测在慢性咳嗽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 探究食物不耐受检测在慢性咳嗽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门诊筛选经规范诊疗症状控制欠佳的慢性咳嗽患者行食物不耐受检测,统计分析食物不耐受检测的阳性率,对常见不耐受食物的年龄分布以及各年龄段不耐受食物进行分析,推测...
- 张雅文孙培莉
- 关键词:食物不耐受检测慢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