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华彩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杂交
  • 4篇玫瑰
  • 2篇荧光显微观察
  • 2篇月季
  • 2篇蔷薇
  • 2篇蔷薇属
  • 2篇显微观察
  • 1篇远缘
  • 1篇远缘杂交
  • 1篇杂交组合
  • 1篇植物
  • 1篇生根率
  • 1篇扦插
  • 1篇蔷薇属植物
  • 1篇种间
  • 1篇种间杂交
  • 1篇离体
  • 1篇花粉
  • 1篇花粉管
  • 1篇基质

机构

  • 5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孙华彩
  • 4篇赵兰勇
  • 4篇丁一鸣
  • 2篇张玲
  • 2篇王新刚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蔷薇属植物远缘杂交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蔷薇属植物是世界上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很多蔷薇属植物品种抗性较差,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良。远缘杂交是进行品种改良的重要途径,但远缘杂交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杂交障碍,影响了育种效果。为此,作者对蔷薇属种质资源、远缘杂交障碍方式、克服杂交障碍的方法、远缘杂种的鉴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蔷薇属植物远缘杂交育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品种改良提供理论指导。
孙华彩赵兰勇丁一鸣
关键词:蔷薇属远缘杂交
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玫瑰(Rosa rugosa)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R.chinensis)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影响,探讨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机理。【方法】使用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进行培养,花粉管顶端囊泡采用FM4-64标记,花粉管顶端钙离子采用Fluo-3AM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花粉管形态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观测。【结果】经玫瑰花柱提取液处理,玫瑰花粉管形态正常,而月季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发生扭曲、开裂等现象,花粉管顶端囊泡区域化分布不明显,钙离子浓度下降,钙梯度消失,钙波微弱,花粉管顶端有部分细胞壁增厚,产生胼胝质。【结论】玫瑰花柱提取液影响月季花粉管顶端囊泡分泌、钙离子分布,使花粉管生长停止,并在花粉管顶端产生大量胼胝质。由此推测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玫瑰花柱通过影响月季花粉管顶端囊泡分泌、钙离子分布抑制花粉管生长,并且在生长停止的花粉管顶端产生胼胝质沉积。
丁一鸣赵兰勇张玲孙华彩王新刚
关键词:蔷薇属花粉管种间杂交
玫瑰杂交花柱半离体培养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以1份野生玫瑰种质为母本,2个玫瑰栽培品种和2个月季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取杂交后的花柱进行半离体培养,并采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花柱中花粉管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玫瑰花柱半离体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15%蔗糖,0.005%硼酸,0.1%琼脂,pH 7.0。(2)授粉后4 h取花柱培养的效果较好。(3)花柱截取长度对种间杂交组合的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的影响明显,只有截取花柱上部1/3进行培养时能长出少量的花粉管。(4)授粉花粉萌发率大于40%,才能保证授粉的良好效果。
孙华彩赵兰勇张玲丁一鸣
关键词:玫瑰月季荧光显微观察
不同品种玫瑰扦插技术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以‘珲春’、‘牟平’、‘唐红’、‘紫枝’4个玫瑰品种的插穗为试材,研究激素、基质、扦插方式等因素对其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间歇喷雾设备进行玫瑰嫩枝扦插的生根率远远高于普通硬枝扦插,生根率最高的组合是50mg/L ABT1+处理1h+蛭石;混合基质扦插的成活率高于单一基质;4个品种中‘紫枝’生根率最高。
王新刚赵兰勇丁一鸣孙华彩
关键词:玫瑰扦插激素基质生根率
玫瑰杂交后花柱半离体培养技术研究
玫瑰(Rosarugosa)是蔷薇属重要的观赏灌木,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蔷薇属植物育种的重要亲本。本研究以2份野生玫瑰种质(珲春、牟平)为母本,以2个栽培玫瑰品种(‘紫枝玫瑰’、‘重瓣玫瑰’)及2个月季品种...
孙华彩
关键词:玫瑰杂交组合荧光显微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