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慢阻肺
  • 2篇支气管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慢阻肺
  • 2篇护理
  • 1篇对心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护理
  • 1篇修养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因子
  • 1篇乙酰半胱氨酸
  • 1篇语言
  • 1篇语言修养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正压通气治疗
  • 1篇支气管镜

机构

  • 5篇大庆龙南医院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6篇姜伟红
  • 5篇银翠荣
  • 3篇唐颖
  • 3篇李玉华
  • 3篇李佳
  • 2篇逯九凤
  • 1篇郑玉霞
  • 1篇郝雪丽
  • 1篇郝雪莉
  • 1篇李娜
  • 1篇李娜
  • 1篇侯卫红
  • 1篇李玉华

传媒

  • 1篇中华养生保健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从本院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老年慢阻肺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采用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期间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各组间患者肺功能改善程度及护理疗效。结果: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更优(P<0.05);且呼吸频率、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相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组患者服务满意度为97.36%,与对照组的73.68%相比较高,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在治疗期间同步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缓解临床体征、呼吸频率及心率,有利于加速患者肺功能康复。
苏丽梅姜伟红李玉华李娜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心理护理心功能
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将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该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38例慢阻肺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肺功能康复训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耐力改善情况明显更佳,且肺功能、呼吸功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加用肺功能康复训练,可进一步改善其肺功能、呼吸功能及运动耐力,从而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李佳李翠娟姜伟红银翠荣唐颖
关键词:慢阻肺肺功能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效果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做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抽样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纤维化指标、内皮损伤氧化应激损伤指标、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肺慢性肺心病患者肺纤维化指标(TGF-β1、β-catenin、uPA、MMP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1(57.62±5.75)ng/mL、β-catenin(11.05±2.13)pg/mL、uPA(1.41±0.642)μg/mL、MM-7(6.21±1.10)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TGF-β1(60.59±5.76)ng/mL、β-catenin(18.47±2.10)pg/mL、uPA(2.78±0.65)μg/mL、MM-7(8.98±1.12)ng/mL(t=2.308、15.689、9.499、11.160,P=0.024、0.000、0.000、0.000<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血管活性因子含量(ET-1、VEGF、IMD、ADM)、内皮氧化应激损伤指标(SOD、MDA、AOPP)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T-1(41.10±3.46)pg/mL、VEGF(121.09±10.37)pg/mL、IMD(114.76±7.12)pg/mL、ADM(35.08±3.15)pg/mL、SOD(121.38±3.43)U/mL、MDA(5.53±0.93)nmol/L、AOPP(27.65±2.41)umol/L优于对照组ET-1(58.73±3.57)pg/mL、VEGF(179.85±18.72)pg/mL、IMD(121.09±7.50)pg/mL、ADM(47.69±3.2)pg/mL、SOD(101.29±2.87)U/mL、MDA(9.12±1.12)nmol/L、AOPP(35.42±4.12)umol/L(t=22.428、17.366、3.871、15.509、28.410、15.596、10.295,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在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中能够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肺纤维化,抑制内皮损伤、血管活性因子分泌情况,对患者预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李佳唐颖李翠娟李玉华银翠荣姜伟红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慢性肺心病内皮损伤血管活性因子
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护患双方医疗护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及参阅近十年护理文献,阐述现在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如何利用各种手段、策略和技巧来进行交往。结果化解与患者的矛盾,使护患关系相互协调、沟通、理解,最终实现护患关系的和谐。结论综合准确地论述护患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客观分析了由此产生的诸多不良后果,并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各项操作技巧。
银翠荣郑玉霞姜伟红侯卫红郝雪莉逯九凤
关键词:护患关系语言修养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究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将这8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一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的常规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先给予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再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氢离子浓度指数(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气分压(PaO2)水平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H、PaCO2高于对照组,PaO2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慢阻肺合并呼衰患者的无创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呼衰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李佳唐颖李翠娟李玉华银翠荣姜伟红
关键词:支气管镜无创正压通气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加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对本院近4年收治的18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和发生规律,能有效地降低支气管大咯血患者的死亡率。结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是呼吸内科的急危重症之一,只要抓住最佳的抢救时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能防止大咯血窒息和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李玉华银翠荣姜伟红逯九凤李娜郝雪丽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