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亦栋
- 作品数:11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东辛油田稠油举升井筒保温对策研究及现场试验被引量:10
- 2016年
- 稠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由于热损失造成温度下降,致使其黏度迅速增大,举升负荷较大。因此,研究稠油举升中的井筒保温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基于传热学的基本原理,采用计算稠油井井筒温度场的Hansan模型,以东辛油田Y12X2X3井为例对井筒温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影响稠油井井筒温度的油管类型、油管长度和产液量等3项参数进行了优化,提出了采用长度1 000m的D级隔热油管和普通油管组合、产液量由11m3/d提高到20m3/d的井筒保温措施。现场试验显示,井口温度由调整前的20.5℃升高至41.5℃,井深1 000m以浅井段原油黏度大幅度降低,原油流动性增强,有杆泵充满程度增加,泵效提高了47%。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稠油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能准确描述井筒温度的分布情况,并能有针对性地制订稠油井井筒保温措施。
- 崔传智盛倩姜亦栋杨峰贾培锋
- 关键词:稠油热损失井眼保温油管采液量东辛油田
- 高含水期多层油藏注水层段划分方法被引量:14
- 2016年
- 多层合采的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期之后,纵向动用程度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分层注水技术能够改善层间矛盾,促进注入水的均衡驱替,而注水层段的合理划分是提高分层注水效果的关键。文中给出了一套分层注水井注水层段的合理划分方法,并编写了计算程序。该方法提出采用各小层吸水指数为注水层段划分的依据指标,建立了层段划分的政策界限;基于各注水层段内吸水指数级差最小化的原则,在满足吸水指数级差相应的政策界限的前提下,应用枚举算法(插板法)进行注水层段的合理划分。通过东辛油田实例验证了此方法能有效降低含水率,改善高含水期油藏注水开发的效果。
- 崔传智盛倩姜亦栋杨峰陈子晗丁志莹
- 关键词:分层注水吸水指数
- 青南洼陷沉积特征、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10
- 2003年
- 青南洼陷是济阳坳陷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之一。首先以地质研究为基础,分析地层和沉积演化特征,其次从生油岩评价、储集层研究和生储盖组合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青南洼陷的成藏条件,指出该区具有E_2s_3、E_2s_4“双油源”的有利条件;发育多套储集体和3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藏;提出了在南、北两个斜坡带近期可供钻探的有利目标,为胜利油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 姜亦栋周李军许建华李吉慧王思文
- 关键词:成藏条件勘探潜力储集层生油岩油气藏
- 海水基弹性微球深部调驱工艺在埕岛油田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埕岛油田主力含油层系馆陶组发育高孔、高渗透砂岩油藏,因高速开发,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用海水配制弹性微球,其初始粒径按照1/7~1/3倍孔喉直径的架桥准则进行选择,确定了微米级海水基弹性微球,并对海水基弹性微球的粒径与孔喉的匹配关系、粘度和双管驱替效果等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海水基弹性微球膨胀10~15d后粒径达到1.4~1.5倍孔喉直径时,可产生有效封堵;其初始粘度约为1mPa·s,易于进入油层深部。在埕北25A试验区,采用计量泵向高压注水管线中注入0.01倍孔隙体积的海水基弹性微球后,水井注入压力上升了1~2MPa,充满度提高了0.22~0.57,对应11口油井有9口井见效,平均含水率下降了7.6%,恢复水驱4a后仍有效,表明海水基弹性微球深部调驱工艺对海上油田稳油控水具有长效性。
- 任闽燕赵明宸徐赋海陆友明姜亦栋陈庆华崔峻赵福麟
- 关键词:深部调驱砂岩油藏埕岛油田
- 东辛油田盐227块致密砂砾岩油藏井工厂开发技术被引量:10
- 2014年
- 东辛油田盐227块致密砂砾岩油藏前期采用常规方式开采,实施直斜井压裂投产,油井产能和区块采油速度均较低,经济效益差。研究区采用集中钻井、集中压裂、集中投产的集约化建设型井工厂非常规开发模式,强化技术研究及集成应用,针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储层性质,开展了井网优化、钻井工程、多级分段压裂以及井筒举升工艺等井工厂开发配套技术研究。在东辛油田盐227块的应用效果较好,平均单井钻井周期仅为87.6 d,压裂施工速度平均为3.5段/d,储量动用率为96.7%,平均单井产液量为26.3 m3/d,产油量为13.7 t/d,含水率为47.8%,明显改善了盐227块致密砂砾岩油藏的开发效果。
- 赵明宸徐赋海姜亦栋覃忠校高师华王瑞军李友倍
- 关键词:钻井技术举升工艺
- 油田企业重点工程建设早快精准的“四融四联”供应链增值管理 第三十七届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
- 2024年
- 胜利油田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油田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统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扛起央企使命担当。油田以价值导向聚焦重点项目生产链、物资保障供应链,找准“把物资系统建设成为油田生产经营链条中核心价值创造单元、物资保障站在油田高质量发展最前端”的目标定位。
- 姜亦栋徐涛沈岳韩向东刁宏冬张楠于翔
- 关键词:企业管理现代化国家能源安全供应链绿色低碳发展
- 断块油藏人工气顶-底水双驱替渗流特征被引量:1
- 2020年
- 在注水开发后期,断块油藏会进入高含水阶段,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构造高部位,水驱效果不理想,基于该问题开展断块油藏双驱替渗流特征研究。通过双驱替可视化实验,观察油、气、水的运移规律;在模拟油藏条件下进行岩心管驱替实验,总结双驱替增产机制并进行治窜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油藏顶部注气会在重力分异作用下形成人工气顶,驱动高部位剩余油,改善水驱后期开发效果;在可视化实验及岩心管实验中,双驱替阶段采收率提高幅度分别为6.43%和5.80%;在双驱替渗流过程中,油水、油气界面的推进导致剩余油分布状态发生改变,驱替介质的流动特性取决于生产压差的建立以及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由于气体的黏性指进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驱替过程中易产生气窜现象,建立的针对倾斜断块油藏不同开发阶段注气增产的方法可有效改善气顶驱的增产效果。
- 徐正晓李兆敏鹿腾李晓军黄爱先姜亦栋姚安川
- 关键词:断块油藏可视化实验增产机制气窜
- 底水油藏采水消锥机理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在底水油藏生产中后期,油井不可避免出现底水锥进现象,为了得到较好的开发效果,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控水消锥措施。在分析了底水锥进以及采水消锥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采水消锥的工艺措施,以A66-41井为例,采水消锥前后渗流场的变化,并优化了开采底水的射孔位置,对产油与采水的工作制度进行了匹配计算。结果表明采水消锥工艺能有效防止底水锥进、降低油井含水、提高原油产量。
- 姜亦栋杜殿发王青
- 关键词:底水锥进优化设计渗流场
- 套漏井复合堵剂法不留塞封堵工艺研究
- 2018年
- 套漏井封堵技术一般采用井筒留塞封堵工艺,钻塞工序施工时间长,费用高。采用不留塞封堵工艺要求封堵剂在地层里能驻留、井筒里能冲洗出来,常用的触变水泥浆封堵剂价格较高。本文针对水泥浆封堵剂不留塞封堵工艺的要求,开展复合水泥浆封堵剂研制和性能评价,选用市场价格较低的氯化钙做为前置水泥浆添加剂,添加降滤失剂的水泥浆做为后置封堵剂。进行了不同早强剂加量的水泥浆流变性能、静切力、稠化性能的测试,分析了早强水泥浆作为前置封堵剂的作用原理。通过油田工程应用,证明了复合封堵剂做为不留塞封堵工艺的作用,是实现低成本不留塞封堵的可行方法之一。
- 王海文姜亦栋杨峰徐云现田秀丽崔译戈
- 关键词:封堵
- 基于触变水泥浆的套漏井不留塞封堵技术被引量:2
- 2018年
- 套漏井不留塞封堵工艺要求封堵剂在地层里能驻留、井筒里能冲洗出来,油田常用的G级油井水泥性能难以满足要求。针对水泥浆封堵剂不留塞封堵工艺的要求,开展触变水泥浆配制和性能评价。在室内不同温度下对触变水泥浆的流变性、静切力、静置增稠和剪切稀释特性、稠化性能和水泥石的抗压强度等进行了测试,分析了触变水泥浆作为不留塞封堵剂比G级油井水泥的优势。根据不留塞封堵施工过程封堵剂的状态,采用常压稠化仪模拟了封堵套漏井的施工过程;了解触变水泥浆在施工过程稠度变化规律,为优化封堵施工各道工序完成时间提供依据,尤其是确定反冲洗时间这一关键参数,为不留塞封堵施工成功和确保施工安全提供了参考。现场采用触变水泥浆实施不留塞封堵施工获得成功。
- 王海文姜亦栋杨峰徐云现田秀丽崔译戈
- 关键词:G级油井水泥